•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西新闻 > 邕宁区:破旧立新 小何坡打造幸福宜居家园
  • 邕宁区:破旧立新 小何坡打造幸福宜居家园

    时间:2019-08-14 21:01:43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

    广西新闻网记者 胡瑞阳 通讯员 熊千梅

    邕宁区:破旧立新 小何坡打造幸福宜居家园

    小何坡的莲花池。阳继乐 摄

    小何坡,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那楼社区下辖的一个自然坡,有236户815人,2018年荣获自治区“绿色村屯”奖。

    近年来,小何坡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以南宁市开展的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三清三拆”工作,改善人居环境,挖掘文化底蕴,成为那楼镇远近闻名的宜居村屯。

    村居环境破旧立新

    夏日的小何坡,环境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序,道路两旁绿意葱葱,鸟鸣叫声清脆,令人心旷神怡。被绿树围绕的塑胶球场,红绿相间,球场旁的荷花池,莲叶田田,一片挨着一片。

    “现在都说建设美丽邕宁,我们也要打造好宜居家园,共同构建咱们的美丽乡村。”村民黄文钦说。

    2018年4月前,小何坡主干道两边,破旧的房子林立,废弃的猪牛栏搁置不拆,尚未硬化的地带杂草丛生,村民家门前不时堆放着垃圾。为了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19年4月,邕宁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那楼镇那楼社区小何坡决成立文明示范理事会,负责全面开展工作。

    “报名的人数达到50多人,都愿意干,这是好事。最后我们推荐了9名积极性高、服务意识强、能挺身而出、能以身作则的村民作为理事会会长及副会长,其他村民作为理事会会员。”那楼社区副主任何宏毅介绍,小何坡文明示范理事会成立之初,就得到了很多村民的支持。

    “村民们都很享受现在这样好的居住环境,不管是公共场所还是自家院子,干净整洁永远是第一位的,那代表着我们村里的精气神。”那楼镇那楼社区党支部书记梁才智介绍。

    2012年起,那楼社区还通过“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发动村民硬化了小何坡的主干道、修建了篮球场、打造了景观带,成立了文艺队,不断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这两年,不少搬出村外的村民也开始回归故里,享受生态宜居的田园生活。黄文钦是土生土长的小何坡人,早年间由于村容村貌差、出行不便的因素,一家搬到了南宁居住。近两年来,眼看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黄文钦也回到村里,把家里的宅基地改造换新貌,自建公益“美丽庭院”做示范。

    “都说我们小何坡好,农村人也能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条件,出门不走泥巴路,饭后散步有步道,运动打球有球场,晚上有路灯,房前屋后像花园。”言语间,村民黄仁贤满是骄傲。

    文明乡风润入心田

    在小何坡,“村民规约”是大家都遵守的重要准则,其中包括关心集体、邻里团结、和睦相处等,都是从当地淳朴的乡风里提炼出来的。尤其是关心集体这一条,在小何坡建设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做好整治工作,理事会会员起早贪黑做村民思想工作。面对部分村民的不理解,文明示范理事会成员和会员们先从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入手,实施“一去一来”工作法。“去”就是到村民家中登门做思想工作,或者按照“就亲就熟就便”的原则自主认领联系农户作动员;“来”就是从村民中来,不定期召开“工作分析会、动员通气会、问题讨论会”,将动员拆除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类民情民意及时交办解决。

    今年60多岁的何大林是土生土长的小何坡人,主动加入小何坡村民文明理事会并担任副会长。今年5月份,坡里开展“三清三拆”工作,他一面照顾93岁卧病在床的老母亲,一面投入到村里的清拆工作中。为了让他全心全意做工作,何大林的弟弟将老母亲接到家中照顾。

    十足的干劲、得当的方法,小何坡文明示范理事会在30天内动员村民拆除危旧房、猪牛栏、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等36处共3600多平方米。

    那楼镇那楼社区党支部书记梁才智介绍,目前,规划公司正在结合小何坡实际进行特色村屯规划设计,并通过划分管理区的方法,以签订管理承诺书为形式,将各家各户的房前屋后及周边区域划归各家各户进行管护。理事会做好监督管理,确保环境、规划同步进行,力争把小何坡打造成真正的宜居家园。

    小何坡的环境变靓了,群众性文体活动也热闹起来。文体设施暂时跟不上,爱好文艺的村民黄文钦就自掏腰包购买音箱设备供大家晚上唱歌跳舞使用,还义务担任播放员和文艺队指导员。在小何坡里,像何大林、黄文钦这样的“热心村民”还有很多。为此,村里定期进行“关心集体”奖评比,作为典范公示上墙,也是为了让“关心集体”这种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