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传统产业谱新曲
  • 传统产业谱新曲

    时间:2019-04-11 19:20:24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钟金平

    赖小荣 本报记者 钟金平

    近年来,宁都县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延伸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之路。

    从传统农业到设施农业

    “去年,我承包了一个大棚,种了15亩蔬菜,一年就挣了10万多元。”宁都县黄石镇大岭村村民张桃生介绍,以前种稻子,一年忙到头,也赚不到1万元,村民多以外出务工为主,良田撂荒的不少。如今,政府带领村民发展大棚蔬菜,荒田成了香饽饽,大家都抢着种。

    近年来,黄石镇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先后在大岭村、江口、大洲唐等村新建标准化大棚200余座,发展大棚蔬菜3000余亩、露天蔬菜1000余亩,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大岭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村。

    “现在我们这里,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人均年收入也从5年前的2000余元增长到现在的7000多元。”大岭村党支部书记张伍生高兴地向记者说起村里近年来发展蔬菜产业带来的巨变。

    大岭村通过发展设施农业让传统农业华丽转身,是宁都县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宁都县通过大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提升工程,采取政策撬动、园区带动、品牌推动等有效措施,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以黄鸡为主,蔬菜、脐橙、茶叶、粮食加工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等为补充的农业发展格局,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宁都已发展脐橙19万亩,发展高标准大棚蔬菜1万余亩、茶叶园2万余亩,直接带动500余户村民发展特色产业,间接带动5000余名贫困户就业。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

    仲春时节,行走在宁都县小布镇陂下村花果山茶园基地,但见三三两两的采茶工腰挎茶篼,游走在绵延的茶山上,穿梭在一排排茶树间。

    “现在正是采茶的最好时节,我们种的小布岩茶最高可以卖到1000多元1斤。”茶农曾佑金高兴地说,这两年茶叶专业合作社免费对茶农进行技术指导,茶叶品质好了,价格也高出许多。

    “成立合作社,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减少了风险,另一方面有助于统一管理,保证品质。最关键的是,可以在市场上找到稳定销路。”说起成立合作社带来的好处,宁都县小布金叶茶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温勤生滔滔不绝。

    在宁都,各类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截至今年3月底,该县已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有500余家,产业涉及蔬菜、脐橙、果蔬、食用菌、畜牧、林业等多个领域,专业合作社成员达到7000余人。

    为了把各种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宁都县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抱团取暖,整合各类资源,将分散的土地连成片,让分散的农民抱成团,把分散的资金捆绑起来,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走出一条农产品种植、加工、营销一条龙路子。

    据宁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晓义介绍,除成立专业合作社外,宁都县还培育了10余家龙头企业、160余个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增强农民在用工、用地、种植和产品价格方面的市场竞争力,带动了农业产业发展。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当前,“黑科技”不仅让农民种田更轻松,也让他们种田的效益倍增。4月3日,记者走进宁都县森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只见几个人坐在电脑前,随时掌握温室大棚内农作物的生长信息,何时灌溉、温度调节等操控,一部手机就可搞定。

    “我们种的草莓,最贵的可卖40多元1斤,市场上供不应求。”森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赖林生高兴地告诉记者,种田用上了黑科技,品质提升了不少,效益也倍增了。

    近年来,宁都县抢抓政策机遇,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农业科技引进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打造了一批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首的农业科技园,这些科技园集生产示范、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发展无病毒苗木、四季果蔬等,推广农业新技术10余项。

    从“传统农业”到“设施农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宁都正沿着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经营的道路,开启现代农业新征程。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