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利好因素减少钢铁市场风险在积聚
  • 利好因素减少钢铁市场风险在积聚

    时间:2010-04-19 00:00:00  来源:  作者:

    3月份,不少钢种,如热轧卷、中板等的价格已突破了2009年的高点,这与原料价格上涨、钢厂调价、良好市场预期以及远期市场等有关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成本支撑仍很明显,但经过连续几周持续拉涨之后,价格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风险正在加大。同时支撑并推动本轮价格上涨的利好因素呈减少趋势,宏观政策则有可能出现调整,这些将继续制约钢价上涨,因此市场人士要加强规避风险意识。

    从宏观面来看,我国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众多机构及专家预计第一季度GDP增速可能接近12%,或将创下近一年多来的最高水平,因此第二季度可能是政策调控压力相当大的一个季度。具体而言,“翘尾”因素的影响加大,猪肉、大宗商品走势的不确定性将使物价成为第二季度最受关注的重要经济指标,加息等调控措施的“窗口”有可能就此打开。

    从整体来看,3月份宏观经济政策为钢市运行提供了较好的宏观环境。尽管偶尔有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加息的传闻,但整个3月份宏观政策面较为稳定。虽然央行采取加大公开市场回笼力度,当月净回笼资金达6000亿元,相当上调准备金率1%所冻结的资金量,发出了收紧货币流动性信号,但整体对钢市影响不大。进入4月份以后,央行4月7日发布的公告指出,将于8日发行150亿元3年期央票。这是自2008年6月26日以来,央行首度发行3年期央票。与目前发行的3月期央票和1年期央票相比,3年期央票能够“深度”锁定流动性。有专家指出,此举是进一步收紧流动性的信号,体现了政策趋紧的趋势。因此从宏观上来看,钢材市场风险在积聚。

    从钢铁产品供应来说,虽然库存开始下降,但供应总体宽松。主要钢材品种社会库存在3月第一周达到历史高点,之后连续4周下降,目前总量为1700万吨左右,比4周前减少了158万吨。况且市面上获利资源增多,容易使商家产生获利套现心理。这将促使市场产生更多“泡沫”。从下游预期和出口来看,需求增长并未超出预期,主要下游行业已经或开始进入传统生产旺季,主要钢材品种的社会库存持续下降便是有力的证明。须指出的是,尽管需求进入增长小周期,但增长程度并未超出此前预期。至于出口好转助推国内钢价上涨的观点,笔者认为不宜过于乐观,毕竟出口绝对量难以一下子达到较高水平,对国内资源分流的能力也较为有限。另外,钢材金融属性已明显增强,钢材期货和电子盘市场易受资本、国内外重大消息面的影响而出现波动,进而波及现货市场。

    综合分析,到目前为止,国内钢价上行的趋势尚未打破,成本刚性支撑明显,市场对后市预期总体依然向好,主要钢厂出口接单情况良好,国际大宗商品涨势可观,上述因素有望合力推动钢价进一步走高。不过,后期宏观政策出现调整的可能性较大,再加上部分品种价格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个别品种价格涨势稍微过急,社会库存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钢市出现冲高调整行情的可能性增大。

    来源:中国冶金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