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旅游经济 > 大理向客栈“开刀” 民宿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共赢
  • 大理向客栈“开刀” 民宿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共赢

    时间:2017-05-09 15:11:49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

      “近2000家客栈餐馆关停整治洱海将如何破解治污难题”“大理向客栈‘开刀’”“洱海还会有‘海景房’吗?”3月31日,大理市发布了《关于开展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的通告》,要求在4月10日前,包括核心区以及核心区划定红线经过的洱海环湖自然村,所有相关餐饮、客栈经营户一律自行暂停营业,接受经营证照、环保等核查。“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正是海景客栈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共涉及餐馆客栈1800多家。这场堪称大理史上最严的整治风暴,引起了社会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在发展旅游住宿业的同时是否可以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共赢?

      “现在连我们这里的居民想到早餐摊上买个早点都不容易,大部分的餐馆和商店也都停业了。”在大理双廊镇沿洱海经营一家民宿的关女士告诉记者,原本现在是双廊最热闹的时候,与傣族泼水节齐名的白族三月街就在这个月开幕,往年一到这时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赶来和白族人一起赛马、对歌,而这也是他们生意最火热的一段时间,而如今这里都没有了往昔的喧闹。

      据了解,此次双廊镇被关停的客栈餐馆有近百家。如今,20多天过去了,关女士和她周边有同样处境的商户经营者都在追问:“我们这些证照齐全,废水监测达标,愿意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污水排放的商户究竟什么时候可以开

      业?我们积极配合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的专项整治自行暂停营业,但是在停业期间的经济损失由谁来和我们一起承担?”截至记者发稿前,关女士他们仍未得到明确的答复。

      “洱海的水同样也是客栈的生命。不说远了,只有你家门前洱海的水是干净的才会看见海鸥和鱼。如果你家门口飘着都是垃圾,客人是不会来的。正是因为我们大部分的客栈经营者都有这样的意识,所以尽可能的配合政府工作。”关女士说,按照相关规定,2010年他们将所有的排污管道并网到政府主排污网管道中实现统

      一排放。今年年初又请政府指定的厂商使用指定品牌为他们每家安装了排污水箱,并通过了政府指定单位的验收,他们现在排放的生活废水为一级A类水质。不仅如此,关女士的客栈特意安装了五格化粪池。“这些费用都是我们自掏腰包的。”据关女士介绍,这里的大部分客栈经营者在这方面的投入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

      大理环海西路银桥镇溪村的杨女士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3月底,接到停业整顿通知后,她开始忙着退订单、向客人解释,由于她的客房已经预订出了好几个月,她统计了一下,损失达20多万元。

      4月9日,杨女士被通知去镇政府开会,她以为可以得到一个重新开业时间的明确答复,但并没有。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只是通报了民宿客栈关停的消息,告诉她们停业验收的标准正在制定,需要进一步等通知。杨女士没有其他途径了解事情的进展,只能等待。杨女士于2014年来到大理开了这家客栈,客栈一直按照政府的规定,连接乡村排污管网进行污水统一排放。由于处于一线海景区,之前杨女士还跟村里签订了“门前三包”,自觉清理门口垃圾、海面垃圾。杨女士说:“如果真的要等到大理市环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后才能重新开业,可能要等上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我的房子是租来的,员工也是聘请来的,我们现有的资金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真不好说。”

      发展与保护难题咋破

      近年来,大理旅游人数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洱海周边的大部分游客都是长时间停留的度假游客,作为这个群体的主要停留地,客栈的生活垃圾、污水、废水必然增多。由于过度开发和无序规划,让一些客栈餐馆偷偷地将污水直排入海,成为洱海污染的“元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巡视员周宏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尽管大理客栈餐馆对洱海的污染不超过5%,并不意味着就不要对其进行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一个原因就是生活废弃物中磷等成分的排放。但是在治理的同时,把近2000家客栈餐馆全部关停是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否还有公众更容易接受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宏浩同样认为,对于洱海周边的一些排污没有达标、威胁洱海水域的生态环境的客栈餐馆,应该要关停整改,待其达标以后再营业,对于一些不能进行整改的客栈,要坚决关停。

      在杨宏浩看来,问题有两面性,对于大理来说,这近千家民宿客栈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而且不少民宿的环保措施也做得很到位。“这次关停整顿,对于大理的旅游业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对涉及到的企业也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建议大理政府在全面检查过后,对于环保达标的民宿、客栈和餐馆,尽快让其恢复营业。”

      “此次大理大面积整改民宿客栈也显现出了一个问题:对于大理以及国内大多数地区的民宿客栈,地方政府的规划、规范和监管是滞后的,开始的时候任其自由生长,直到问题严重后才进行规制。当然,大理如今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同时这也给全国其他地方一个警醒,要把民宿的规范管理工作做到前面,而不是等问题暴露了,再突然采取一些较为极端的方法来进行管理。”杨宏浩说。

      那么,在发展旅游业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同时是否能够实现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周宏春研究员给出了肯定回答。他说:“旅游是一个惠民工程,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发展旅游和保护当地环境并不矛盾,有些地方做得还非常不错。”周宏春举例道,有一些旅游区,甚至把生活废弃物拿来做有机肥料进行资源化利用,有机肥用于大田生产有机食品,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民宿客栈作为旅游业的配套,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周宏春建议,一是各地要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旅游部门和环境执法部门联手切实行动起来,进行相关的规范和监督。二是民宿客栈自身要提高环保意识,将生活废弃物分类排放、有序处理,按照统一的规定进行处理达标排放。三是政府要加强相关宣传,同时,总结经验、树立标杆供大家学习,以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在环境保护这个方面,政府不应该是单纯地限制,而是要把引导和限制结合起来。有一些污染问题可以集中解决,把环境保护和住宿业发展协调起来。”

      “民宿客栈虽然被称为非标住宿,并不是说它就没有一定的进入门坎和最基本的标准。对于污水的处理,建筑用材以及家具布草的选用等都应该符合一定的环保标准,当然还包括安全、消防、卫生等方面都需要达到一定标准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民宿可以发挥创意,打造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住宿产品。”杨宏浩说。对于民宿客栈如何做好环保工作,他建议,政府要安装统一的污水处理管网。对于每一家民宿,有能力的可以单独安装污水处理池,如果实在经济条件不允许,相邻的几家民宿可以联合起来,安装污水处理池或者净水系统。另外民宿厨房的污水处理,可以通过安装油水分泌器来解决。

      监督引导双管齐下

      事实上全国不少地方的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有序发展民宿客栈的同时,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和引导。江苏省同里民居客栈管理中心主任赵锋告诉记者:“我们将同里的民宿客栈交由苏州市同里旅游民居客栈管理公司实行统一管理,并出台了《旅游民宿服务规范》,其中对治安、消防、卫生和环境保护都有明确的规范。除此之外,我们还成立了同里镇商会民居客栈分会,作为民间组织,分会的会长、副会长均由民宿客栈的业主通过选举来担任。而分会职责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与各个民宿客栈经营者进行沟通,引导他们遵守规范,从而达到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制双管齐下。”赵锋介绍,作为市政工程,同里的水、污两个管道是完全分离的。

      2003年,在北京工作的关山和同事计划在北京怀柔不夜谷莲花池村建一座名为泰莲庭的乡村酒店,他们费尽心力设计了梦想中的房屋,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建设审批时卡壳了,当地水务部门近乎“严苛”的要求彻底击碎了关山的设计。由于酒店选址一面临河,一面靠山,为了保护河水,建筑必须后移,最后规划使用地块变成了一个仅3米宽的狭长的“火车道”,三层的建筑被砍去了一层。为了顺利拿到环保批件,关山四处奔波,从市里请来了好几位环保专家,对周边环境进行反复评价,制定水土保持计划。几番周折,审批才得以通过。

      泰莲庭所在的雁栖不夜谷是怀柔区著名的民俗旅游一条沟,这里散布着一大批民宿、乡村酒店及农家乐,每逢假日,异常火爆。记者从怀柔区旅游委了解到,为了保护水源纯净,怀柔区对这些经营者提出了严格的污水处理要求,对于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经营者,要求其安装独立的污水处理设备,并保证24小时正常运转,如不具备条件,需要并入乡村排污管网,统一排放。怀柔区旅游委副主任王琳表示,“仅仅解决了‘硬件问题’那是不够的,还需加强‘软件管理’,需要定时督查。”如今,怀柔区各部门联合对民宿户排污情况进行抽查已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王琳认为,保护环境,提升经营者的环保意识是关键,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怀柔区每年都会举办各种乡村旅游培训,如何保护环境成为一项内容被写入培训课题中,“因为只有不断‘提醒’,才能加深印象。”

      早在2015年,浙江德清就发布中国首部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乡村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不仅在卫生环保、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方面进行细分,还倡导低碳环保,要求客人节约用水用电,禁止室内抽烟,鼓励公共交通出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德清莫干山民宿“莫凡”在环保方面做得尤其到位。民宿主人沈蒋荣介绍:“开业近两年,我们始终把保护绿水青山作为经营的指导思想。在硬件设备上,化粪池从原先的2格增加到6格;厨房的隔油池定期清理,今年还专门花费近5万元安装污水处理罐,净化排放的生活污水。”同时,作为当地民宿协会的副会长,沈蒋荣说,为了保护环境,民宿协会还专门在每年的10月23日(谐音“邀你爱山”)成立了“保护环境日”,组织一些主题活动,发动民宿经营者和客人共同参与,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014年李雁在去牛背山旅行的途中发现了四川雅安甘孜州蒲麦地村,并在此建起了蒲麦地客栈,他当时想在这里做个牛背山保护站。一方面可以关注当地环境,另一方面驴友来了还能有个地方落脚。李雁说:“各地具体实施的环保标准不一样,我们目前是参考了国家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GB897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两个国家标准。”

      遗憾的是李雁告诉记者,这个区域之前有20余家民宿客栈,但2016年牛背山彻底封山后,因为没有客源,很多民宿客栈基本都名存实亡,仅有少量还在坚持。“尽管如此,我们会专门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和义工在村周围及山上清理垃圾,同时也会在村里发起安装垃圾桶的活动并在沿山道路上安装有‘爱护环境’倡导的指路牌。”李雁坦言,山里的垃圾处理问题不是靠一两次活动就能解决的,还是需要政府提出一个统一、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他建议政府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民间力量参与进来。

      旅游住宿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否真正实现共赢,任重而道远。期间也会有更多好的案例涌现,本报将持续关注。

      本报采访组成员:王玮郭凌志黎彦执笔:王玮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