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用造谣来批判刘鑫是一种道德的虚伪
  • 用造谣来批判刘鑫是一种道德的虚伪

    时间:2017-11-16  来源:凤凰评论  作者:刘昌松

    文丨特约评论员 刘昌松

    “江歌案”事件不断爆出一些新信息,有的信息简直匪夷所思。例如一张江歌生前同刘鑫及另一名女子聚会的图片,居然被人恶意作了处理——江歌和另一名女子的面部各被一顶军帽图案遮挡,以突显刘鑫灿烂的笑容。文字说明称,江歌过世才2个月,尸骨未寒,刘鑫就出去跟人聚会吃饭了(还笑得这么放肆,这句话没说,因为写在图上)。刘鑫昨天在微博上将图片中被盖住的江歌还原出来,算是洗清了自己在该情节上的清白。

    上图是被P过的,下图是刘鑫微博公布的原图,中间为江歌。

    到底是谁第一个对图片作那样处理并作别有用心的说明,现在还不得而知。该造假情节传播得非常广,那篇斩获双十万+的咪蒙公号文也使用过。在舆论一边倒地强烈指责刘鑫之时,这一情节出现,对刘鑫的杀伤力可以想见。其实,这一行为已经涉嫌严重名誉侵权,甚至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名誉侵权是指用语言文字和行为动作对当事人进行攻击,以贬损其人格的侵权行为。侵犯名誉权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侮辱,一是诽谤。侮辱是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诽谤,则是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像本事件中图片造假后作恶意文字说明再进行传播,就是这种类型的名誉侵权。

    依照法律规定,名誉侵权轻者应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情节较重者可依治安管理处罚法,处其10日以下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追究其刑事责任,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若单纯地追究捏造者的民事责任,让受害人自己来调查出捏造人,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若通过治安或刑事报案,警方立案后通过技术手段应该不难找出捏造者——比如从咪蒙公号文查起,顺藤摸瓜。

    捏造者可能还有一种侥幸的心理,侮辱罪一般为“告诉才处理”,由被害人自己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检机关不介入,而被害人很难查出来。但也应知道,像江歌案这样的公共事件,若发生涉嫌造谣诽谤的案中案,完全可能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司法机关是可主动介入,走公诉程序的。这就极大地增加了查出捏造者的可能性。

    P图的始作俑者可能认为,江歌毕竟因刘鑫与男友纠葛而死,刘鑫过度懦弱的表现确实应当受到舆论的强烈指责,他的行为只不过为这种谴责添了一把柴而已,是在维护道德正义。殊不知,以虚假的事实来进行道德批判,只能混淆视听,产生缘木求鱼的效果,是法律绝不允许的。

    刘鑫道德有亏,但虚构的事实也并不能为攻击刘鑫增添多少道德的色彩,反而会让自身陷入法律的争议。维护正义并不需要用假相,这样的正义就是非正义,假正义,是为批判而批判,为攻击而攻击。虚构事实不足以维护道德正义,江歌也肯定不希望支持她的网友是一群听信谣言的“不明真相的群众”。

    因此,公众事件中发言一定要理性,要有理有据,绝不能像本事件中这样以P图造谣的方式参与到事件中去,那样是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几年前的药家鑫案有过这方面的教训。当时,药家受到舆论汹涌的指责,被害方的代理人为让药家鑫判处死刑,编出了药是富二代、官二代等谎言,药家再怎么声明也无人理睬,可事后药家将代理人告上了法院,还原了名誉侵权事实,代理人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作者系北京慕公律师事务所律师)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