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北京新闻 > 南锣四条胡同今年试点打造“共生院”
  • 南锣四条胡同今年试点打造“共生院”

    时间:2019-02-14 17:59: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南锣鼓巷西侧,全长343米的雨儿胡同,是一条直通什刹海的小胡同。从2014年开始,在保持原有居住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包括雨儿胡同在内的南锣鼓巷四条胡同试点启动了疏解、修缮和整治。如今,昔日的小胡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的生活也随之改善。

    今年,南锣鼓巷四条胡同中已经腾退过的院落将重新进行空间设计,院落中原住民的生活也将进一步得以改善。此外,还将按照“一院一策”,“一户一方案”的方式,在南锣鼓巷四条胡同内打造一批“共生院”,将年轻的新居民引入老胡同、老院落。

    ■雨儿胡同

    透过整洁街巷 一眼就能看见胡同牌楼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南锣鼓巷主街依然人头攒动,但一拐入与南锣鼓巷相交的雨儿胡同,人流量立刻大减。雨儿胡同东口墙壁的显眼位置,贴着“街巷环境整治提升公示牌”,上面公示着“十无”街巷管理标准,还公布了街巷长的手机号码,居民有任何意见,都可以直接联系街巷长。

    公示牌对面,一间古色古香的“非遗博物馆”引人注目,馆内一个个摊位上摆放着各式非遗手工艺品。红彤彤的剪纸被镶嵌在镜框中;骑着老虎的兔儿爷威风凛凛……博物馆的主人、南锣鼓巷商会会长徐岩告诉记者,非遗博物馆所在的房子,是南锣鼓巷区域最大的建筑,徐岩原本打算在这里建小吃城,但是考虑到南锣鼓巷地区风貌的保护和业态升级转型,他第一个带头,对自家店铺“下手”。“南锣商会会长要是做小吃,商户都会跟风做小吃,那南锣怎么整治升级转型?我带头,改成非遗博物馆。”

    沿着雨儿胡同一路由东往西走,青砖灰瓦的平房院落门口贴着对联福字,仿古的路灯上悬挂着中国结和红灯笼。抬起头,过去横七竖八割裂天空的架空线不见了,透过整洁的街巷,一眼就能看见胡同西口的牌楼。胡同两侧摆放着一个个木质的花钵,精心修剪过的花枝正静待春天的来临。“以前胡同里乱停车严重,有个空地儿就塞进一辆车。现在,花钵摆在胡同两边,既能美化环境,还能防止车辆在胡同中乱停乱放。”2016年,胡同里也进驻了物业,雨儿胡同的保安介绍,胡同物业管停车、管安全,未来还会管胡同院落里的小事琐事。

    ■29号院、30号院

    违建已被拆除 恢复青砖灰瓦古朴样貌

    “家和睦人兴财旺,好日子幸福安康”,雨儿胡同29号院的红色朱漆大门两侧,一副对联寄托着居民的美好愿望。

    73岁的关世岳从1989年起就住在雨儿胡同29号院,他家的小厨房只有4平方米多,却还肩负着浴室的重任。灶台的旁边,安装着热水器和淋浴喷头,要洗澡就不得不在灶台边进行。走进厨房旁边的小平房,一张双人床、一个大柜子,再加上冰箱、电脑桌和电暖器,就挤得满满当当。在这样的小屋里,关世岳和家人已经凑合住了20多年。

    原本想年老继续留在雨儿胡同的关世岳,如今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今年春节前,关世岳自愿申请腾退自己在29号院内的住房,准备乔迁新居。他说:“我想通了,合适咱就走。新的楼房面积大,设施齐全,方便多了。”

    在29号院的斜对门,一位拎着编织袋的工作人员从30号院内走出。记者走进去看到,院内曾经存在了多年的违建已经被拆除,如今宽敞的院落恢复了青砖灰瓦、红门、绿格窗的古朴样貌,地面上还辟出了绿地。记者从东城区了解到,雨儿胡同30号院曾经是清代值年旗的花房,院内原有居民进行申请式腾退后,居民外迁腾出的公共空间可以用来恢复古都传统的历史风貌,而留住居民也将因此改善生活,达到“下厨不出户、如厕不出院、洗浴在家中、储物有空间、晾晒有设施、院内有绿化”的目标。

    ■南锣四条胡同

    腾退院落今年重新设计

    2014年,东城区以帽儿、雨儿、蓑衣、福祥四条胡同为试点,正式启动南锣鼓巷地区保护复兴,在保持原有居住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对胡同和院落进行疏解、修缮、整治。通过“申请式退租”,政府公布政策,老百姓算好自家的账,自己来决定是不是腾退。截至目前,南锣鼓巷试点的四条胡同已经腾退了401户居民,腾出了662间房屋。

    “街区整治近年来做了很多,但实际上院落保护和院落中老百姓居住生活条件的提升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过去的四合院通常是一家一户居住,现在却是四五户人挤在一个院落中,甚至有的大院落可能住着上百户居民。院落空间早已不能承载这么多人口。”东城区区长金晖表示,要把人口密度降下来,才能有空间去改善。申请式退租就是为了把人们从狭小的空间中腾出来,腾退出来的空间,可以用于留住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申请式退租的真正目的是申请式改善,走了的也是改善,留住的也是改善。

    今年,包括雨儿胡同在内的南锣鼓巷四条胡同,将对腾退过的院落重新设计,进一步进行改善。金晖表示,今年将出台平房院落综合治理配套政策,引导留住居民制定自治公约。在南锣鼓巷四条胡同打造一批“共生院”,每个院落和每一户居民都有不同的改造方案,以此改善提升居住条件,实现建筑共生、居民共生、文化共生。另外,今年还将试点探索平房区物业管理服务向院落延伸,整合区域物业管理资源,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楠 )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