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创多个第一的超大居民区 彭浦新村的前世今生
  • 创多个第一的超大居民区 彭浦新村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8-03-11 11:33:33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原标题:上海彭浦新村的前世今生

      初建于1958年的上海彭浦新村,今年已满一个甲子。

      原属宝山、后隶闸北、两年前又融入新静安的彭浦新村,60年来从偏僻乡村到中心城区的大型住宅区,历经沧桑巨变,浓缩了时代变迁。作为老闸北的笔者,花了些功夫,“扒一扒”彭浦新村前世今生的那些往事。

      宋元年间有河海口

      说起“彭浦”地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宋元年间。

      一个“浦”字,说明这里原来是有河口或入海口的。这就是“彭越浦河”。这条南起吴淞江(今苏州河)、北至走马塘,全长7.4公里的河流,是当地的主干河流,朝潮夕汛衣食万家。传说宋元间,作为吴淞江支流的彭越浦,当时江潮汹涌,民间称其“霸王潮”,常对周边地区造成危害。元大德三年(1299年),为避水患,当地乡绅立汉功臣彭越为神,于彭越浦东岸潮神殿后建起了彭王庙。庙建成后,各类摊贩商贾酒肆依庙聚市,外乡人也陆续来此谋生居住,年久逐成小镇,曰“彭浦镇”,这就是“彭浦”地名的由来。

      据说彭浦作为行政区域建置,可追溯至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当时朝廷在此设“彭浦厂”,向灾民赈灾施粥,灾后,厂也随之撤消。上海开埠后,租界向北拓展,彭浦地处南北交通之隘,市面日益兴盛。宣统三年(1910年),彭浦由厂改乡,正式建置由此开始。

      曾经,彭浦新村随处可见这种叫人视觉杂乱的旧房子 吴磊摄

      1928年,彭浦乡由宝山县划入上海特别市,改设彭浦区,成为与原闸北一样,同属中国首批区级行政机构。以后,随着时代变迁,彭浦建制几多变化,先后设置有乡、公社、镇等行政机构;地域范围也几经调整,最大时乡土面积有32平方公里,是现在彭浦镇面积7.7平方公里的四倍多;隶属关系也几易其变,先后隶属上海特别市、沪北区、宝山县、北郊区、闸北区和现在的静安区。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的彭浦新村,虽然以“彭浦”命名,却不在彭浦镇的区域范围内,新村内的两个街道作为一级行政机关,是与彭浦镇平级的县处级行政机构。不同的是,彭浦镇是一级人民政府,两个街道办事处,则是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曾是北郊一片田

      彭浦新村作为地域概念,位于新静安区的最北端。广义上的彭浦新村,东起江杨南路,西至少年村路,南沿走马塘,北至北长浜,面积5.1平方公里。设有彭浦新村街道和临汾路街道两个办事处,有53个居委会,户籍人口18万,常驻人口超过23万,是全市最大的居民住宅区之一。

      彭浦新村的土地早先是上海北郊的一片田野。这里河流纵横,东西走向的有走马塘(原名乾溪)、北长浜,南北走向的有东高泾、俞泾浦;又复田宅交错,清朝中叶后相继形成颜家宅、杨家宅、塔水桥、翔前宅和香花桥等18个自然村落。

      彭一新村,这里一层24户 吴磊摄

      民国13年(1924年)后,在今平顺路以东,建起了一座广肇山庄,成为祖籍广州、肇庆人士身后的安息之地。民国25年(1936年),这里新筑了场中路,成为连贯大场至江湾的交通要道。民国34年(1945年)抗战胜利时,这里属于宝山县大场区第二保、第十六保和江湾区第九保、第十六保的部分区域。民国38年(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这里则已经有32个自然村庄,近万人口生活居住在这片土地上。

      上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一批机电工业大厂落户在走马塘以南的原彭浦乡地区,并在此建起了彭浦工业区。1958年,彭浦工业区在场中路以北、共和新路以东、平顺路以西、闻喜路两侧建起了56幢职工宿舍,建筑面积达16.9万平方米,迁入1200多户职工家庭,形成了最早的彭浦新村。也就是说,现在的彭一、彭三、彭五、彭七四个住宅小区,按照东南西北分成了四个块,门牌号是以彭浦新村某某号来命名,而不是现在以某路某弄某号命名的。其他后造的小区,虽然也叫彭浦新村,但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彭浦新村了,只能说是属于彭浦新村这个地区的了。

      创下许多“第一”的超大规模居民区

      作为上海第一批工人新村,“四个街坊、三条路、两个红绿灯、一条公交线”,曾是彭浦新村的最早写照。

      当年的彭浦工业区,曾造出中国第一台大型天线座、第一台推土机、第一台气动电控冷轧机、第一台水管式工业锅炉等,与之相对应的彭浦新村,便是创造这些“第一”的工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建造于上世纪50年代的工人新村有着明显的田园都市特征:一排排住宅整齐地排列在广阔的田野上,新村的中央大道闻喜路上是窗明几净的饮食店、粮油店、食品店等各类商店和新华书店、文化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新村内,小菜场、幼儿园、中小学、医院、邮电所、银行和公园等一应俱全。以后,一些大厂又在周边建造工房,新村范围逐渐扩大,到1978年,居民住宅发展到397幢,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入住居民6000多户,人口增加到23000多人。

      新村里一楼的居民在自家门口用泡沫箱子种了一片蔬菜 吴磊摄

      1980年,市政府在“六五”计划中,将彭浦新村列为全市重点建设的十二个居民居住区之一,新村扩容加速。四年间,拆迁了12个自然村。1984年,原属宝山县的江扬村、胜利村划归彭浦新村街道。到1985年,市机电一局在岭南路临汾路一带建造住宅90多幢,分配给2300多户职工7000多人居住,解决了部分职工的居住困难。1985年起,原闸北区住宅办在汾西路、阳曲路、保德路一带又建造起120多幢住宅,安置铁路新客站、苏家巷、公兴路17弄、怡兴里等地的动迁居民4500多户13000多人。1988年起,虹口区住宅办在汾西路、阳泉路、保德路一带建造住宅130多幢,安置虹口唐山里、香烟桥、四平路等地的动迁居民4700多户14000多人。至1993年底,彭浦新村已建成居民住宅250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生活设施较为完善齐全,商业网点相对集中,教育、卫生、文化和交通设施较为齐全的上海大型居民居住区。

      1993年以后,伴随着上海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巨变,彭浦新村继续向东、西两侧和北面扩展,承担了安置上海中心城区动迁居民的重任。原闸北的不夜城、成都路高架(现在的南北高架路)、轻轨明珠线(现在的轨交3号线)等重点工程建设动迁的居民,连同市、区大量旧区改造地块的动迁居民,纷纷入住彭浦新村,形成了如今上海超大规模居民区的现状。

      乡习未改的老彭浦人

      如果说,老闸北在上海人的印象里是“下只角”的话,彭浦就是“乡下头”了。彭浦新村虽然从1958年就开始规划建造成为上海首批工人新村,但是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仍有不少乡间小路,乃至于出了居民小区,便会看到一小块一小块的自留地,再一转身,又会看见一间间猪圈鸡棚,白天可以听到鸡叫蝉鸣,晚上还能听到犬吠蛙声。城乡混杂、厂田交错,也是彭浦新村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风景。

      小孩在小区的一堆沙堆上玩耍,在彭浦新村,白天是老人和小孩的世界 吴磊摄

      1978年,彭浦新村正式划入原闸北区,居民的户口才从城镇户口变为城市户口。别小瞧这一字之差,在计划经济年代,居民享受的待遇是不一样的。仅拿计划供应的食油来说,城市户口居民每人每月可以有半斤(250克),城镇户口居民每人每月只有四两(200克)。难怪老一辈的彭浦新村居民也一直自认为这里是“乡下头”。加上多年的拆村建房,当地大批原住民“农转非”后,由农民变成了市民,虽然从农家简屋搬进了新村公房,但乡音未改、习惯依旧,房间里藏着锄头铁牠,厨房内摆着柴爿竹扁,说这里是“乡下头”也不是全错。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里交通不太方便。连接彭浦新村与市区的道路只有一条不宽的共和新路,公共交通也只有一条95路,是从当时的秣陵路上海东站(现在的铁路上海站)开往上钢一厂的。其他路过的公交线路,都是开往郊区的长途公交班车。就是到上世纪90年代,老一辈的彭浦新村居民称到市区走亲访友或购物逛街为“到上海去”。

      彭浦新村作为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其在规划上,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按照工人新村和动迁房的理念和标准,按部就班地建设着,因此,住宅标准相对较低。直到进入新世纪,在汹涌而来的商品房建设高潮中,才稍有改变,但受限于土地资源枯竭,仅在三泉路、江杨南路有少量商品住宅。时至如今,60年过去了,彭浦新村的住宅,相当一部分已经陈旧老化,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建造的住宅,有些煤卫合用,有的一个楼面只有一个厕所。很多老的小区,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外来流动人口,生活困难的群众占有相当比例,这可能也是彭浦新村老是被人称为“乡下头”的原因之一吧。

      “彭浦夜市”,喧嚣中走向“终点”

      说到彭浦新村,不得不提一下彭浦新村临汾路上曾经的“夜市”和闻喜路上曾经的“夜排档”。

      夜市小吃一条街的闻喜路,傍晚就有零零星星的摊位摆出来 吴磊摄

      临汾路,相当于彭浦新村的“南京路”。原本这里就是商业街,大小商店一家连着一家,而所谓“夜市”,就是设在这些商店门前的地摊。相当长一段时间,一到榜晚,小商贩们便陆陆续续开始摆摊,到了晚上八九点钟以后,已是商贩云集,满街的小商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逛街的入群更是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而闻喜路,一度堪称彭浦新村的“美食中心”。这里最早有一家国营的“红花村饭店”,以后,各类小饭店小餐厅逐渐云集,小吃摊点也见缝插针,形成了小贩吆喝、食客云集、人群熙攘、颇有市井烟火气的美食夜市。这里号称各种口味的小吃都有,价格也很平民化,一时名声大震,高峰时人声鼎沸、场面壮观,成为“吃货”们的天堂。这里的招牌美食曾有:彭浦第一粥庄、彭浦第一炸、巧玲鸡腿、买卖提红玫瑰烧烤、红辣椒拉面、耳光奶茶等等,成为彭浦新村一道颇有争议的风景线。

      彭浦“夜市”,出身‘草根“,自发形成,虽然受到一部分人的欢迎,也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但因其杂乱的摊位和拥挤的人流,干扰了正规商店的营业,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甚至一度逼停了沿途的8条公交线路,成为上海滩上一大热点新闻。最终,有关部门痛下决心,采取强制措施,取缔了这个名噪一时的非法市场。

      一甲子后,彭浦新村还在变新变美

      算起来,彭浦新村已经有60年历史了。这么多年来,彭浦新村同中国各地的城区发展一样,“摊大饼”式向周边扩展,如今已达区域极限。现在的彭浦新村,尽管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在彭浦新村人的心中,这里已经是居住习惯了的地方:习惯了街坊邻里的嘘寒问暖,习惯了公园广场的清晨锻炼,习惯了超市商街的应有尽有,习惯了自娱自乐的棋牌歌舞。也许,之于整个大上海,彭浦新村算不上是最海派最美好的住地,但它却是彭浦新村人安居乐业的地方。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实施“美丽家园”的建设中,新村里的违章建筑基本拆除,居民小区的整修全面推进,一个河道整洁,马路干净,购物方便,交通便捷的居民住宅区已经形成。而那些1958年最早建造的煤卫合用的老公房,也正在分批实施推倒重建,第一期三幢高层已经在共和新路闻喜路口高高耸立,走过一甲子的彭浦新村,正在不断蜕变中换发新的生机。

      老街坊们遇到,就站在小区道路上闲聊一会儿 吴磊摄

      “彭浦新村是我成长和生活的所在,承载着我所有美好的记忆和情怀。和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一样,我坚信彭浦新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好的。”一位彭浦新村老居民这样表达,相信这也是众多彭浦人的肺腑之言。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