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首个“中国医师节”前夕 让我们对医务工作者道一声感谢
  • 首个“中国医师节”前夕 让我们对医务工作者道一声感谢

    时间:2018-08-18 22:36:53  来源:文汇报  作者:唐闻佳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最美逆行者”,大灾当前总是挺身而出;是“城市的守护者”,守护着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生命;也是“攀登者”,夜以继日地攀登医学高峰。他们就是上海的20多万名医务工作者。

    16日,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卫生计生委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我心中的白衣天使――市民为五‘十佳’颁奖活动”暨上海首个“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上,六名优秀医务人员代表以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医路”故事勾勒出上海医疗的高度、速度与温度。

    医疗的高度

    对标最高标准,惠及天下患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张陈平教授从医36年,手术奋战到天明是常事。这么辛苦为什么?张陈平说起了一个24年前的病例。一个边陲山区的4岁女孩,下颌骨恶性肿瘤疯狂生长,生命垂危。张陈平为她进行了下颌骨扩大根治术,彻底切除了肿瘤。但由于下颌骨广泛切除,孩子不敢出门,不愿上学。年满18周岁时,张陈平用下颌骨重建系列技术为她进行了第二次修复术,让她找回了自信。现在她是两个健康男孩的妈妈,幸福地经营着一家杂货店。张陈平说,每每忆起这个病例,再看着门诊源源不断的患者,自己就丝毫不敢懈怠,更不会轻言苦累。如今,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早已蜚声海内外,成批的海外学员来此受训。张陈平说,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惠及千万患者会永远是他的目标。

    与张陈平相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刘华晔在另一个生死场上“对标国际”。刘华晔在最具挑战的急诊岗位上一干就是近20年。急诊科是分秒必争的场所,刘华晔不断推进急诊流程改造,以无声的力量确保“生命通道”的畅通。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出现在救灾一线;2015年尼泊尔地震,她又奔赴灾区建立起飘扬着五星红旗的中国医疗救援点。

    医疗的速度

    救患者于生死之间,快些再快些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医生吴昕已在院前急救岗位上坚守了15年,钻车底、爬脚手架……“身材优势”让同事钻不进的许多地方成了他的“主场”。120急救车上,他是医生,也是护士,还是“搬运工”,抬他两倍体重的病人、背30斤的药箱,“我是大上海的搬运工,我搬运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生命。”

    随着医改推进、医学技术发展,松江区中心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夏进东以另一种速度守护着患者。2010年,在松江区卫计委的支持下,松江区中心医院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八年来,夏进东所在区的70多万人次患者在家门口共享了优质的医学影像诊断服务。在探索医学影像发展新模式的过程中,夏进东和同事们又助推了区域临检中心、区域病理中心成立,这一助推远程医疗、分级诊疗的模式还被他们推广到西藏定日县的医院,惠及偏远地区的百姓。

    医疗的温度

    用爱与真情为患者撑起一片天

    医学不止有高精尖的技术。陈雯在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负责后勤保障和基建工作,曾几何时,医院的饭车没有加热设备,患者很可能吃不上热饭,陈雯就带领后勤团队研究琢磨,让普通饭车摇身变成了“保温饭车”。此后,她又带领后勤团队完成了医院无障碍厕所、定制版护栏床等一系列改造项目。

    与她一样,郭红也在自己的一方天地,守护一群她要守护的人。郭红是宝山区大场镇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防接种医生,她自创“多笑一笑、多摸一摸、多问一问、多夸一夸”的“四个一”工作法,尽可能让孩子们减少哭声、不怕打针。免疫接种工作细琐、平常,郭红九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就做好一件事――守护社区儿童的健康之门。

    在上海,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名这样的医务人员,守护岁月静好,有他们的风雨兼程。今年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让我们向他们道一声感谢。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