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9日开幕 传递AI最强音
  •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9日开幕 传递AI最强音

    时间:2019-08-31 18:47:58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上海世博中心布置一新。今天,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这里开幕。记者 蒋迪雯 摄

      63年前,也是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日,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一次研讨会上,“人工智能”被首次提出。63年后,人工智能的世界坐标转到了亚洲,上海代表中国向全球人工智能翘楚发出“浦江之约”。今天,备受全球期待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黄浦江畔揭开神秘面纱。在这里,数百位全球AI界领军科学家、产业界领袖将向世界传递“AI最强音”,提供AI未来发展的“上海方案”。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上海将依托科教资源、应用场景、海量数据、基础设施等优势,以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视野,聚焦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和人才集聚,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上海高地”。一年来,上海人工智能已形成强势发展势头,国际巨头、本土新锐齐头并进,高端智库、精英人才纷至沓来,应用场景、赋能百业次第展开……“上海高地”正凝聚起强大“朋友圈”。

      行动力

      一个个项目力争落笔即落地

      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瞄准AI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关键核心领域签约的一个个重磅项目,正以时不我待的奋斗姿态力争落笔即落地。

      聚焦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的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暨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是世界巨头与沪上领军企业的一次强强联手,目标就是要把高水平的人工智能研究能力扩展到上海。今年5月24日,创新院正式揭牌,并启动人工智能人才培训体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人工智能人才现非常稀缺。我们不光需要理论人才,更重要的还要有能够去实践,结合实战与理论的人才。”上海仪电集团总裁蔡小庆说。

      人工智能独角兽商汤科技落“沪”后步子越迈越大,拟在五年内在沪投资额不低于60亿元,打造全球研发总部等四大功能性总部。如今,商汤科技与徐汇区正全力推进“商汤上海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原型机研发项目”,以商汤自主研发的Parrots深度学习平台为核心,研制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原型机,为AI应用提供澎湃动力。

      G60科创走廊,正加速占领脑科学研究制高点。目前,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和松江区合作的“G60脑智科创基地”稳步推进,有望两年内完工。未来,这里将布局脑疾病治疗手段研发中心、脑疾病疗效评价中心和新药检测与分析中心,直指国际领先的脑科学前沿阵地。基地在建,但科研进度不受影响。今年1月,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成果在这里发布。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高鸿钧院士称,“G60脑智科创基地”希望引进培养全球顶尖科学家团队,加快阿尔茨海默症等重大脑疾病机理研究和药物研发,力争打造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脑科学和类脑智能技术研究高地、相关成果转化的试验田。

      此外,亚马逊AWS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正集聚全球顶尖AI人才,参与和开发开源深度学习框架生态系统;百度(上海)创新中心专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创业服务,全面开放110项以上的AI能力;华为、阿里、腾讯、安谋科技、科大讯飞的“上海战略”正不断释放出巨大能量。

      创新项目签约落地,不仅助推上海创新策源地和人才高地建设,更推动产业区域联动。依托复旦、交大、中科院等院校研发优势,并与微软亚洲研究院、腾讯、商汤科技等国内外龙头企业及独角兽企业签约的徐汇区先行先试,先后发布构筑人工智能新高地三年行动计划、人工智能新高地建设“T计划”,形成“一核一极一带”空间布局。随后,浦东、黄浦、杨浦、长宁、闵行、青浦积极响应。例如,静安以市北高新园区为载体,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的聚集,突出功能性平台和示范基地建设,深化大数据在城市管理的效力。杨浦依托各类功能性创新平台,促进人工智能企业的聚集,成立了人工智能创投服务联盟,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多元创新生态。黄浦着力产学研平台和创新生态建设,聚焦人工智能在金融、健康、零售等行业以及城市管理、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等场景的应用。

      如今,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上海上下共识并列入优先战略,产业发展迈上快车道。据统计,上海已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000家,泛人工智能企业超过3000家,人工智能企业从业人员约10万人,居全国前列,“头雁效应”得以发挥,并初步形成以浦东张江、徐汇滨江等重点创新示范区引领,杨浦、长宁、闵行、静安等区域联动的发展格局。

      生态圈

      多渠道施策助推产业集聚做强

      面向未来,聚焦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密度、促进产业集聚是优先考虑因素。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推出“22条新政”,从产业协同、数据开放、人才建设、资金引导等方面,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海陆空”全方位支持。

      数据被称为人工智能的“燃料”。上海最不缺的就是数据,已建成覆盖2400万常住人口、200多万家企业以及涵盖全市域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全市医联数据共享系统拥有250亿条数据,交通数据流量每日新增30GB,上海大数据交易中心日均数据交易量占全国半壁江山。当前,正制定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清单,依法有序向人工智能企业开放教育、医疗、旅游等重点领域数据信息,完善交通运输等城市管理场景资源的供给,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本市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人工智能,最根本上要有“人才”。为吸引高端人才,上海将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人才和核心团队纳入“人才高峰工程”,提倡“一人一策”,为其生活、就业、创业保驾护航,并配置国际竞争力的事业发展平台。同时,上海鼓励各区因地制宜、自主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在本区的生活、就业等保障举措。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目前上海已集聚了全国1/3的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张江等已形成AI人才集聚区。

      作为典型的“头脑型”经济,资金是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助推剂。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已形成组建方案,首期募资100亿元人民币。而此前,G60科创走廊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杨浦人工智能创业投资母基金等基金也已发起设立,初步形成基金群。其中,“G60科创走廊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于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作为上海人工智能创新项目签约,目标募资规模100亿元。基金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以G60科创走廊作为产业腹地,主要投资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链项目,包括基础层的芯片、传感器、算法和应用层的智能家居、智能驾驶和智能医疗等领域的企业。同时,还专门设立人工智能专项资金,目前有两批共83个项目获得支持,范围涵盖AI芯片、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

      人工智能的最大活力在于应用,也只有在应用中才能构建起上下游生态体系。去年人工智能大会后,上海率先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并先后公布了两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揭开了人工智能改变城市生活的新篇章,也为人工智能企业施展才华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在生产制造领域,商飞大飞机装配和检测插上AI翅膀,上汽物流大脑实现大规模物流供应链高效运作;办公领域,科大讯飞、腾讯、中译语通等语音转录翻译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医疗领域,联影、森亿、依图等的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用于癌症筛查、智慧诊断等多个环节;交通领域,图森未来、西井的无人重卡驶进港口码头……今年4月25日成立的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更是将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研发第一梯队企业悉数揽进,通过打造“朋友圈”构建生态圈。

      同时,上海在顶层建立领导推进机制,市主要领导亲自联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并形成市区两级合力推进机制;通过举办全市人工智能领导干部培训班,提升人工智能治理能力;设立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召开多次咨询论证会,为上海人工智能战略布局提供智力支持。

      话语权

      先导区培养国际竞争“主力军”

      高地建设,关键要有话语权。

      今年5月21日,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正式揭牌,这也是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可以说,创建人工智能先导区是我国面向未来30年实体经济和产业创新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而推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性举措。

      之所以选择上海“先行先试”,国家工信部在批复中给出的四条理由是:上海产业门类齐全,具有大数据的资源优势,智慧应用的基础已初步形成规模,且上海拥有比较优质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先导区是深化改革的“先锋队”。国家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和新产业,还面临一些现有制度、政策以及机制体制方面的障碍,先导区要在这些方面敢为人先,敢于试错、善于纠错。先导区也是探索新机制、新方法的“试验田”。除了制度上的创新,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也要敢于创新,统筹用好政策、标准、金融、监管等综合性手段,打好组合拳,推动人工智能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同时,先导区还要成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领军企业的“主力军”。

      作为首个先导区,上海没有经验可循,只有靠坚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目标是到2021年,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集聚区、全国人工智能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先行区,以及人工智能行业标准规范的创新策源区,形成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国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上海,之所以能成为今天之上海,靠的就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要打好人工智能这张创新牌、国际牌,代表国家掌握行业话语权,还要围绕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创新,积极完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重大支撑平台,推动人工智能基础攻关,力争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语义、无人系统、类脑智能等领域率先实现重大突破。

      一年来,交大“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济“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相继揭牌,突破一批前沿基础理论。人工智能算法研究院、人工智能国际学院、开源开放研究院等正谋划布局,面向未来打造创新策源高地。

      一批行业创新中心正落地发展。腾讯优图实验室、上汽、宝钢AI实验室成立运作,依图、深兰、乂学等本土企业AI创新中心启动建设,促进面向行业的科技应用开发。

      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先后发布。依图云端芯片“求索”、腾讯AI开放平台、华为全栈式AI战略和AI芯片、寒武纪云端和终端芯片等在上海首发亮相,树立行业发展标杆。

      一批重大创新项目持续推进。联影人工智能医疗创新平台、复旦微电子异构智能芯片、寒武纪云端推理芯片、达闼柔性机器人、极链AI视频平台、中科院上海分院高性能计算平台等新一批重大项目正加速推进。

      有理由相信,在人工智能跑道上加速奔跑的上海,定将不负期待、不负时代,交出一份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上海答卷”。

        原标题:一年来,“上海高地”正凝聚起强大朋友圈 今天,聚焦AI未来的“上海方案”再开新篇!

        相约浦江畔,传递AI世界最强音

        ——写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之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