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沪开放老建筑有望达到1174处 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
  • 沪开放老建筑有望达到1174处 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

    时间:2019-09-18 18:29:08  来源:文汇报  作者:

      在上海,形态丰富的各类历史建筑无疑是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遗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老房子只能在外面看,没法走进去参观。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将持续加大老建筑的开放力度,改变“牌子好挂门难进”的状况。

      据悉,去年以来,沪上文化旅游部门联合房管、规划等部门,在黄浦、静安、徐汇、长宁、虹口、杨浦六个中心城区开展“建筑可阅读”工作,为1298处不可移动文物、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设置了二维码,市民游客通过扫码阅读,便可了解建筑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不仅如此,六个区还建立了志愿者讲解,并在二维码中增设了英文导览、语音、视听播放,以及最新的VR功能,使建筑“能读”“能听”“能看”“能游”。到年底前,上海还会新增237处历史建筑的二维码设置,力争到明年上半年六个区完成所有历史建筑的二维码设置工作。

      在让建筑可阅读的同时,上海努力让市民走进去。截至目前,六个区老建筑开放总量达到1032处,是去年开放数量的10倍。这些老建筑的开放,打造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向人们展示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仅今年上半年接待的游客数已达到760多万人次。

      记者获悉,接下来,开放的力度将继续加大,争取到今年年底新增142处开放建筑,使开放总量达到1174处,占到上海历史建筑应开尽开的100%。

      今年上海旅游节期间,上海将推出87条各具特色的建筑微旅行线路,打造阅读上海指南。比如,黄浦区精选外滩沿线建筑,采用建筑内单位志愿者导览服务方式,通过“黄浦最上海”的官方微信在线预约,吸引游客走进外滩建筑。静安公园将举办首届“建筑可阅读”文创市集暨微旅行线路推介活动,通过展示相关的文创产品,放大阅读建筑的综合效应。

      近年来,全国掀起了“文博热”。为了让文物真正“活起来”“火起来”,上海各个博物馆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比如,在策展上狠下功夫,着力提高展览水平,丰富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去年,全市博物馆共举办展览833个,各类教育活动2.5万余场。为实现“观众、藏品和大数据”动态多元交互传播,让观众获得更好的体验,目前,全市138家博物馆中,有70座博物馆开设了网站,112座博物馆开设了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超过半数的博物馆启用了展品二维码。

      特别是今年,上海推出博物馆夜游活动,为白天紧张忙碌的市民和观光游客提供了独特的夜间参观体验。这项活动从今年7月份开始,首批14家博物馆参与,试点每周五延长开放时间。截至目前,夜游活动共接待观众六万余人次。今后,上海将继续推动夜间开放常态化,推动更多的博物馆开放夜游活动。(李婷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