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申城催开文艺创作千树繁花 开启文化繁荣崭新华章
  • 申城催开文艺创作千树繁花 开启文化繁荣崭新华章

    时间:2019-10-15 19:24:37  来源:文汇报  作者:邵岭

    这是上海文艺创作精品迭出的五年――

    在全国综合性奖项中,上海作品几乎涵盖所有文学艺术大类,表现引人注目。

    这更是上海文化界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砥砺前行的五年――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新时代文艺和文艺工作的重要性,为新时代如何做好文艺工作划定了基本遵循,标定了价值航向。上海文化界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从顶层设计入手,以体制机制保障,催开了文艺创作的千树繁花。

    以体制机制的创新来培育良好生态,激发文化灵感和创作活力

    上海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者。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上海文艺工作者更深刻地认识到,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而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首先就要从“创新”入手,以体制机制的创新来培育良好的文化发展生态,激发文化灵感和创作活力。

    带着这样的初衷,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举措,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

    2015年,上海出台了《关于推进上海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引进等多个方面推出多项举措,并在充分尊重艺术规律和各艺术院团个性的基础上,鼓励全市18家国有文艺院团采取“一团一策”,出人才,出好戏。

    同样是在2015年,上海出台《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推出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其中,有近一亿元用于对电影创作的直接扶持。

    在培养文艺创作人才方面,上海更是多管齐下,多措并举。2014年,上海在时隔12年后开启了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并确定每五年评选一次,成为繁荣上海文学艺术创作的一项战略性举措。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上海文学艺术奖”采用常态评奖机制和长效培养机制双管齐下的做法,在表彰和褒奖老一辈文艺大家的同时,也通过在全国率先设立的“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全面淬炼青年文艺人才。今年,就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揭晓。

    创新创造活力迸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以一系列机制体制创新为保障,五年间,上海文艺工作者从创作的原动力出发、从创作的方式方法出发,努力践行着“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这一重要命题,迸发出巨大的创新创造活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全国综合性奖项中,上海作品几乎涵盖所有文学艺术大类:在第十四、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上海先后有电影《我是医生》、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平凡的世界》、歌曲《幸福少年》(组歌)、图书《布罗镇的邮递员》五部作品和电影《我不是药神》、电视剧《大江大河》《黄土高天》、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歌曲《一路走来》、图书《战上海》六部作品上榜……

    在国内国际各个专业奖项评选中,上海的表现同样亮眼: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获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长篇小说《繁花》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昆剧《邯郸记》、交响乐《启航》、沪剧《敦煌女儿》先后入选国家舞台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杂技《攀登―集体造型》《突破―斜杠》获第42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比赛“金小丑奖”……尤其可喜的是,这些“上海出品”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获得专业奖项和业界口碑的同时,也赢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电影《我不是药神》以近31亿元位列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第三位;电视剧《小欢喜》首播之后不仅收视率全国领跑,在网络播放平台上也持续“霸榜”;上海昆剧团凭借”一团一策“盘活的老中青三代人才队伍,在全国率先把《临川四梦》完整搬上舞台,在全国多地屡破戏曲商演票房纪录……这些案例无一不说明:好的作品,就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