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 从农村税费改革看“三农”发展③“一班人”的强村奋斗路
  • 从农村税费改革看“三农”发展③“一班人”的强村奋斗路

    时间:2018-10-13 15:12:39  来源:  作者:

    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马鞍山市太仓村党支部组织干群两赴华西村考察学习,寻找发展生产奔小康的路子。

    从“组织社员出工”到“办汽酒厂”,从要钱、要粮到集中精力抓发展,再到新时期带领乡亲共同富裕,税费改革等一系列农村改革推动村干部职能转变,折射出改革的辉煌历程。

    “那时候看外省村级办企业红火,挣钱多,村里就想跟着学”

    ――从“埋头村里搞农业”到“外出取经办企业”,改革让村干部转换思路,太仓村由纯农业村发展成为工农同步的富裕村

    高耸的树木为村间小路带来了阴凉。星星点点的光斑从树缝中洒下,绿意更加通透。

    这里是马鞍山示范园区年陡镇太仓村。相传北宋元丰年间,这里曾是太子赵煦的储粮点,因而得名太仓,有着风调雨顺、粮仓饱满的意味。时至今日,千百年延用下来的地名,道出了百姓的美好向往。

    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坡道走上去,就是太仓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了。

    9月3日上午,记者走进服务中心,进门过厅,两侧的墙面都挂满了奖状。全国文明村镇、先进基层党组织、马鞍山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粗略一数,有七八十张。最醒目的一张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嘉奖令”,落款是1980年。“因为产粮多,得了省政府嘉奖。”太仓村党总支书记王秀凤指着嘉奖令说。

    今年61岁的王秀凤,1976年高中毕业到生产队当会计,负责统计工分和账目。“村干部主要任务是安排出工,分派任务,统计工分,还有就是组织各项学习。”王秀凤回忆,村干部埋头在村里,主要搞农业生产,而且受各种“左”的观念和制度束缚,生产效率不高,村里产业结构很单一。

    1981年,太仓村分田到户。 “以前村里都是安排一稻一麦。分田到户后,家家户户都加种一季晚稻,产量上去了。 ”王秀凤说。

    不要组织村民出工了,也不再忙于各种学习。村干部该干啥?1984年,村里展开讨论,随后决定组织党员干部到江苏江阴市的华西村“取经”。 “那时候看华西村办企业红火,挣钱多,村里就想跟着学。 ”王秀凤介绍。

    凭借着区位优势和思想大解放,村干部带着太仓村一边搞农业生产,一边摸索兴办企业,由农业型的村子发展成为工业、农业同步发展的村庄。

    此时,王秀凤已担任太仓村村委委员,主职是管理村办汽酒厂。

    汽酒是一种气泡酒,当时十分流行。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太仓村汽酒厂职工25人,年人均工资三四千元,在那个年代收入不菲。很快,太仓村的村办企业如雨后春笋相继诞生,到1990年先后成立了24家村办企业、35家个体企业。

    企业红火,让全村人享受到了好处。

    顺着高低起伏的村路走着,经过一片荷塘,只见一座两层楼房。白墙上已有一些斑驳痕迹,窗沿处镶着粉色的边,墙根靠着一排芝麻秸秆。 74岁的老人邢万英正坐在门前休歇。

    “这房子是我41岁时建的,现在已经有30多年啦。 ”见记者打量自家的房子,邢万英笑着说。 90年代末,全村基本都是两层楼,冰箱、洗衣机、电视机、自来水已经普及。

    “太仓村以前很穷,来参观的客人根本想不到。”王秀凤告诉记者,解放初期本地有一首歌谣,叫“太仓太仓、八座山岗、山上光秃秃、山下水湾湾、无雨闹干旱、连雨闹水荒、逼得穷人外出去逃荒。 ”

    如今的太仓村已是全国文明村镇和全国五十佳生态村。“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靠好的带头人和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王秀凤说,要说经验,就是时时刻刻跟着党的政策走。要吃透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踏踏实实谋发展、找路子,就能带着乡亲们奔小康。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专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