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 从“一票难求”到百花齐放
  • 从“一票难求”到百花齐放

    时间:2018-11-20 19:30:41  来源:  作者:

    中安在线讯 据合肥晚报报道,寿春路95号,这里几乎记载着老合肥人所有关于电影的回忆。在这段回忆里,电影票从曾经“一票难求”到如今丰富的快线产品;从需跨地区排长队购票到当下足不出户的网上订票……合肥电影公司的发展以及那一个个旧貌换新颜的老影院仿佛讲述着合肥电影发展的精彩故事。在打造文化合肥的过程中,小小一张电影票既见证着城市蓬勃向上的脉动,又折射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光芒。

    合肥首家电影院成立于抗战后

    “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摆动百万兵”,这句合肥地方特色的庐州俗语形容的是一门叫做“影子戏”的传统手艺――当灯光照射在剪影上,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操纵戏曲人物,同时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整个过程中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在电影“出生”之前,影子戏几乎“承包”了合肥人所有的文化活动。

    合肥什么时候有电影院?根据《安徽省电影志》记载,合肥市第一家正式的电影院诞生在抗战结束后。那时芜湖、安庆、蚌埠等省内其他城市都已经具备了电影院。1946年9月16日,合肥市第一家电影院成立。在之后的岁月中,它先后改名为“安徽肥光电影院”、“安徽省立合肥社会服务处委托办理肥光电影院”以及“新记肥光电影院”。

    1955年的春夏之交,位于蚌埠路585号,一处崭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电影院开业了。肥光电影院的人员和设备再次移交给新电影院,名字也改叫长淮。据《合肥电影志》记载,长淮电影院开始营业的时候,观众大厅面积将近650平方米,座位980个。

    解放电影院、长江影城、光明影都、人民影城、长淮电影院……盘点下合肥那些老影院,你会发现影院名称中就体现浓郁时代特色。电影行业的发展用数据说明:最初合肥影院只有寥寥数家,到目前合肥已经发展到80多家。如今的电影院早已经不是那种传统的独立拥有一二千人座位的大礼堂,而是设置在购物中心内的现代时尚的多厅影院。它将人们的购物、餐饮、娱乐、交际等结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到电影院里看电影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成为一种全新的电影文化生活方式。

    特殊年代电影票可换优质猪肉

    在合肥市电影文化事业发展初期,电影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文娱方式之一。自然特定的历史时代下,在影院数量、影片数量、题材等方面都是稀缺资源的前提下,那时的电影多是以革命题材为主,于是,《侦察兵》、《渡江侦察记》、《英雄儿女》成为大家热捧的电影,电影里的主角形象自然就成为大家膜拜的对象。今年文博会期间,裕丰花市分会场就用100张电影海报来记录改革开放电影发展历程,其中一大批海报均为革命战争题材。

    随着时代的推进发展、改革开放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影片质量、数量以及题材不断丰富起来,技术也越来越先进,1982年《少林寺》上映时的万人空巷以及2008年从国外引进3D技术的影片《地心历险记》,很多外地市民跨市来合肥市排长队买票观看的激情澎湃,成为合肥电影公司发展甚至这个时代的高潮点。

    如今,看电影已经成为常态,进口大片任君挑选。从2014年开始,安徽掀起了“文化惠民消费季”的热潮,看电影还能获得额外奖补。可在老合肥人的眼中,当时电影票受欢迎的程度堪比猪肉。可以拿电影票换猪肉,这是合肥市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负责人夏纯仁印象最深的事情。在计划经济时代,肉制品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手拿电影票可在菜市场随意换取优质猪肉”。“用现在的话来说,看电影就是很时髦也比较隆重的一件事。”随着后来电视、DVD等影像制品以及市场化电影院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传统电影剧场开始走下坡路。长淮电影院历经波折最后也退出历史舞台。据相关数据统计,曾经的长淮电影院截至停止放映电影,总计接待观众达六千万人次以上,并且获得过安徽省放映收入第三名的荣誉称号。

    合肥电影改革成就可圈可点

    当危机袭来,电影事业就面临着改革。2003年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正式启动,这意味着电影企业将不论出身,在平等的市场环境中竞争。2006年起,合肥市第一批事业单位改制启动,从这时起合肥市一批电影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也正式起航,经历两轮时代“阵痛”。作为合肥文化系统第一批五家经营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长江剧院、花冲剧院、合肥剧场、市文化局劳服公司、文华音像公司先后完成了“事改企”工作。2008年底,市电影公司、解放电影院、光明影都、长淮电影院、人民影视娱乐城、市广告公司、美术服务部、市文化音像器材站、文宝斋、艺品斋等10家国有电影文化企业的国有资产授权给予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经营,并与市长江剧院公司改制重组成立现在的合肥市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

    体制改革之后的合肥电影公司焕发新生,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初步实现了经营目标――资产总额增长1000多万元;2009年电影票房收入达到2518万元,比改制前增长122.66%,远超全国城市影院40%的票房业绩增幅,跨越了市属国有电影企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改制前上述这些单位由于体制机制僵化,大部分处于停业或亏损状态。改制后市电影公司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实现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做大做强产业链实力,面向市场、自主经营,使得企业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据夏纯仁介绍,电影公司不但率先在省内做起映前广告,而且长江剧院也成为行业内的标杆剧院。

    在改革的洪流中,合肥电影事业成就可圈可点。其中“金穗院线”走进农村,将好电影送到村民家门口,今年已经完成公益放映万余场;同时,金穗还创新设立了“爱国主义电影进校园”、“千场电影下基层”、“合肥好人”系列微电影拍摄巡展等特色品牌。另外,全省首家反腐倡廉“清风影院”在长江剧院揭牌亮相,成为合肥市“廉”文化品牌建设的又一张靓丽城市名片。

    (王舒婷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乐天茵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