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夕阳余温,葆非遗青春
  • 夕阳余温,葆非遗青春

    时间:2019-02-21 18:17:57  来源:台海网  作者:

    台海网2月21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元宵夜,彩灯、彩架和载歌载舞的人们游走在街头。在枫亭游灯队伍行进过半后,大街上的上万观众迎来了8辆彩车。与其他花车不同的是,这8辆车上的“孔雀开屏”“双凤戏牡丹”“猪年吉祥”等作品,清晰可见其纹路,精雕细琢,它的原材料是萝卜。菜头灯非遗传承人刘德明,一直守在第一辆车旁,时刻观察他的作品的动态。

      菜头灯需要一定的雕刻技艺,莆田图书馆副馆长张翔告诉记者,仙游素有雕刻之乡的美名,这与之有密切的联系。过去,穷人家在佳节供不起灯,只好选用田地里最方便的东西来凑数,萝卜灯应运而生。

      菜头灯在车辆走动时闪闪发光,与背后的花树相互辉映。同一时间的另一空间里,荔城区新度镇锦墩村的砂花迎神,则真可谓火树银花不夜天。

      张翔说,砂花这项技艺的形成应该与旧时锦墩村村民多以打铁铸鼎为业有关。至今,村里还有翻砂厂与机械加工厂。

      高达1300多摄氏度的铁水,洒向围粗、叶茂、高大的荔枝或龙眼树,高温铁水遇上寒冬里低温的枝叶,瞬间火花四溅。古语有“溶铁作水水生金,泼向庭树尽银花。玉皇今夜醉眼看,也向人间羡繁华”,即是最好的佐证。

      砂花迎神既“娱神”又“娱人”,保留了原生态的传统手工民艺创造。而在北边的涵江区延宁宫里,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徜徉在妈祖蔗塔的手工民艺里,不时发出赞叹声。

      妈祖圣像前,370多层由新鲜甘蔗片叠搭成的“灯塔”熠熠生辉。和萝卜灯一样,蔗塔的原材料也需要保持新鲜。大年初五一过,妈祖蔗塔的非遗传承人谢玉章就去预定剥过皮的甘蔗。370多层,每层44块蔗块,这样叠起来,没有一定的耐性和平和心境是做不好的。“需要目不转睛,而且心还得静。”谢玉章说。

      在这些传统的民俗工艺品上,无一不体现着工匠的手艺,也无一不寄托着民众祈求神明护佑,祈愿在新的一年里纳福迎祥,以实现大家内心最朴实的愿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创新传承,宝刀不老

      在莆仙地区,虔诚是元宵中的常用词。大家常用虔诚来形容妈祖蔗塔,但谢玉章更愿意说那是一件艺术品。

      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谢玉章不爱热闹,不搭蔗塔的时候,喝点茶,脑子里不断地构思怎么做才比较好。大大小小的树和花在他手上变成一幅幅画。这样的创造力,注定他不会止步于前辈们的传统技艺。这些年,因为甘蔗比过去的粗壮,谢玉章扩大了蔗塔底座的直径。因为要保证有44块甘蔗块,否则塔身的字就会受影响。没有合适的工具,他自己来,画一个图纸,请人做出一个模具,自己组装成专用的电动切蔗机,取代原先简易的刀片。叠塔时从天井顶板上吊下重锤到中心点做准线,八个角也从顶棚到底座拉直,以保持塔身平衡。这些,都是他的改进。

      雕刻这门手艺讲求想象和天分。花盆菜头灯传承人刘德明说:“我年轻时候从事打鱼,闲下来,看老一辈人在节日里制作菜头灯,就大有兴趣。”这些年自己慢慢琢磨,累积了一些经验,可较自如地根据菜头形状,雕出飞禽鸟兽、花卉之类的图案,形成了“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等十来个品种。

      在夜色中,如何让一盆景活起来?刘德明介绍,早年花灯使用猪油,条件所限,光线较差。1979年后,当萝卜灯重新示人,他就把烧猪油改为电灯。他还将花盆菜头灯装置在新车上,用三轮车运载,节省人力。

      从明中叶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砂花迎神,也一直在更新换代。砂花迎神需用猴子炉一座、风箱一台、碎铁或生铁百余公斤、石灰石一些、毛竹多片、铁打棒多支、木炭或焦炭等若干。其中风箱是关键环节,砂花技艺传承人陈银洪说,过去是用手把式木制鼓风箱,出的铁水慢且少。后来,他自制鼓风机,装上马达,百余公斤的生铁,一两个小时后就可出水。

      巧合的是,这三位老人都已进入古稀之年。但无论驼背,或视力下降,都不影响他们一直不息的创造力与不服老的活力。

     后继有人,绝活不绝

      去年春节,刘德明生病住院了。

      制作菜头灯这个重任,一下子摆在大家面前。谁承接?枫亭游灯协会会长刘建庭回忆说,那时候形势较紧迫,协会召来几个学过的年轻人,共同将这个非遗项目做出来。当晚出场的花盆菜头灯,样子、神态当然不如老师傅做得好,但总算没有让这个手艺中断。

      在正常的情况下,每年为元宵而制的菜头灯,要提前三四天开始,8个主题的制作,消耗萝卜175公斤,每天雕刻超过10小时。“这个不是年轻人随便能够承受得住的!”刘德明说,学这门技艺,“挺苦的”。

      与菜头灯的情况相反,砂花这项植根在锦墩村的绝活技艺,有近20人排着队争先去学。村民陈涵今年39岁了,是这群学徒里最年轻的。“我始终觉得祖先留下来的手艺,很宝贵,我有责任有使命将它好好地传承下去。”陈涵认为,在他这个年纪就能亲近砂花技艺传承人,得其“真传”,是相当自豪的一件事。在学习这个技艺前,需要少则半年,多则三四年的铸铁基础。“有了基础,我就能通过铁水的颜色,来预知温度,判断铁水流出的时间,为接下来的砂花做准备。”

      在谢玉章的记忆里,他的父亲虽然种田,但手很巧。印象中,父亲搭过一个精美蔗塔,这个记忆成为他一直追寻的方向。2007年,“妈祖蔗塔”入选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年,谢玉章也有意识地培养搭蔗塔传承人。他说:“年纪大了,记性变差,快落山了,所以要拼命教。”

      谢玉章说,学这个活,没有其他秘诀,只要吃苦与耐心这两样。有一年,在搭蔗塔那几天,正好碰上心情很不好,那一次的蔗塔作品,没等到农历十六子夜就倒下了。今年,他的两个学徒负责蔗塔的搭建,老人只负责关键环节的把关指导。眼下,蔗塔已经屹立在那,等待再一次的时间考验,和再一批游客的瞻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