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东新闻 > 白云湖生态修复面积超5万平方米
  • 白云湖生态修复面积超5万平方米

    时间:2018-12-13 17:22:56  来源:  作者:

    生态修复治理后的白云湖一角。通讯员供图

    白云湖是广州中心城区最大的人工湖,近来不少市民发现,湖水清澈见底,各种植物水中摇曳,仿佛一座“水下森林”。笔者从广州市水务局获悉,从去年起白云湖进行了生态修复工作,示范区目前已取得较明显的水质改善效果。不过,水务部门也表示,修复区水生态的日常维护工作也至关重要,要构建健康稳定的水生态系统,对于罗非鱼、福寿螺等外来入侵物种要及时清理和转移。

    中心城区最大人工湖进行生态修复

    白云湖于2006年12月开工建设,2011年11月开园至今已接待游客超过3400万人次,2015年11月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2017年开始,广州市各公园相继对湖泊进行生态整治。白云湖公园平均水深1.85米,最大水深3.7米,总蓄水量约240万立方米,面积超过广州传统四大人工湖(荔湾湖、东山湖、流花湖、麓湖)之和,是广州市中心城区最大的人工湖,治理水质的难度无疑也是这些湖泊中最大的。

    2017年4月,广州市水务局属下单位白云湖水利工程管理处委托广州市水务科学研究所实施了白云湖的生态修复工作,以白云湖西湖湖滨缓流区5万平方米和东湖崇廉园4700平方米水域为实施对象,在前期完成水体围隔水位调节、鱼类转移、底质改善的情况下,种植矮种苦草等五种沉水植物,芦苇等三种挺水植物,及睡莲等两种浮叶植物,构建以沉水植物为主,沉水、挺水、浮叶植物共生,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强化吸收水体氮磷等污染物;后期通过投放螺、蚌、虾等大型底栖动物,鲢鱼、乌鳢等滤食性鱼类和青鱼等肉食性鱼类,形成良性循环的水生态食物链,进一步提升水体透明度,构建健康稳定的水生态系统。

    笔者现场看到,示范区目前已取得较明显的水质改善效果,湖水清澈透明,水下有各种植物,有“水下森林”的感觉,让人不禁流连驻足。

    控制入侵鱼群维持生态平衡

    不过,细心的市民没准会留意到,身穿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白云湖上划着小船,忙忙碌碌。他们除了打捞水草、处理设备、投放鱼苗外,有时候还捕鱼!治水为什么还要捕鱼?原来都是外来物种惹的祸!

    工作人员捕捞的是罗非鱼,也叫非洲鲫。对于改善水质的人工湖来说,它就是最大的捣乱者。众所周知,水草、浮游植物很对罗非鱼的胃口,它们从养殖鱼塘里逃逸后,在自然水系扩散建群,会使自然水域的水生生物安全面临严峻威胁,他们还吃本地原生鱼的鱼苗鱼卵。由于小的罗非鱼没有经济价值,连渔民也不愿抓,不加控制就开始泛滥。

    人工湖治理采用的水生态修复技术,要包括水体围隔、基底条件改善、鱼类群落调控、沉水植物种植、水生动物放养等方面。其中鱼类群落调控至关重要,目前白云湖内有六七成的鱼类是罗非鱼、清道夫等杂食性入侵鱼类,它们的繁殖速度极快,挤占了其他鱼类的生存空间,并将辛苦种下的改善水质的水草咬断,工作人员必须捕捞入侵鱼类,控制鱼群数量。

    “目前修复面积超5万平方米。”白云湖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对项目现场的管理,督促项目承担单位持续做好修复区水面保洁、围隔维护、植物收割、鱼类群落调控,以及罗非鱼、福寿螺等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等日常养护工作,维持修复区水生态景观效果,进一步提升白云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形象,为市民游客提供“水清草绿、鱼翔浅底”的亲水环境。(记者 冯艳丹 通讯员 赵雪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