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东新闻 > 携手浇灌“夜之花”——来自广州的“夜经济”对话
  • 携手浇灌“夜之花”——来自广州的“夜经济”对话

    时间:2019-08-08 18:11:56  来源:  作者:

    新华社广州8月7日电题:携手浇灌“夜之花”——来自广州的“夜经济”对话

    新华社记者王攀、邓瑞璇、董博婷

    灯火璀璨的珠江两岸游轮川流不息,华灯照耀的“花城汇”广场光影变幻莫测,摩肩接踵的天河路商圈人声鼎沸,有“千年商道”之称的北京路游人如织……这些交织在一起的“夜之花”,共同构成了富有岭南特色的“夜广州”。

    广州是一座善于通过夜色展示自己风采的城市,广州人大都有享受夜生活的习惯。随着时代发展,如今广州的夜生活正迎来新一轮转型升级。新时期,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该如何发展“夜经济”?在珠江之畔的桨声灯影里,来自广州市多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如此对话。

    有了“东风”,才能“夜放花千树”

    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既是城市繁华与便利的标志,也是对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考验,特别是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中的“夜经济”,更需要政府吹起的“东风”。

    “企业是市场主体,商家比我们离市场更近,更能发现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政府要顺应市场,为企业对接消费者需求营造良好环境。”广州市发改委服务业处处长尹志新说,“假如大多数商家都有延长营业时间的需要,那么政府的工作就是尽量让消费者有足够安全、顺畅的交通工具回家,这就是‘夜经济’需要的‘东风’。”

    事实上,广州市民夜间消费的热情一直很高。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不管多晚都能吃上饭”,就是广州“夜经济”最显眼的标志。如今,逛街、购物、餐饮只是广州“夜经济”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如何为不断升级的消费变化提供更多服务和产品,满足从食、游、购到娱、体、演、展的各种需求,不仅考验企业的商业头脑,也考验城市的治理能力。

    “在广州发展‘夜经济’的过程中,民间的商协会组织发挥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在跨界发展、打造‘文商旅联合体’方面,需要突破很多旧有的束缚和藩篱,这就需要政府和民间携手共同应对。”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说。

    如今,总长2.8公里、拥有5座大型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和22家大型购物中心、12家五星级酒店、1000多家餐饮门店的天河路商圈,在广州的“夜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从建立商圈服务标准到制定商圈商业指数,完全由企业组成的天河路商会扮演了“总策划人”角色,广州市政府扮演了“总协调人”角色。

    据介绍,政府部门在商圈发展规划、完善公共设施、交通优化组织、地铁站点设置等方面给商圈转型提供支持,如通过数字化改造,消费者数公里外就能看到商圈里停车位的剩余数量,仅这一点就能带动商圈便利程度大幅提升。

      重构商业格局,打造“城市新名片”

    在历史上,夜市曾是广州市广为人知的一张“城市名片”,也是“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随着城市环境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传统的夜市已逐渐退出城市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商业格局和商业形态。

    “政府部门积极鼓励商户‘升级换代’,是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引导业态和消费升级的有效措施。”尹志新说,如今,包括广州在内的许多大中城市已出现了新的夜间经济集聚区,这些集聚区正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从我们的城市新中轴线‘花城汇’广场和广州塔,到重庆洪崖洞、北京簋街、西安大唐不夜城,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夜游打卡地,为城市增色。”他说。

    从广州的发展历程看,“消失”的夜市,一是室内化,商家转移到了可以遮风挡雨的室内,店铺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二是街道化,将商家聚拢起来统一管理规划,形成集聚效应,吸引更多客流;三是地下化,现在一些大型综合类商圈的地下都成了小商户的集聚地,它们往往开到很晚,餐饮零售一应俱全,深受年轻人喜爱。

    “文化+科技”,为“夜经济”注入文化灵魂

    2018年底的一个夜晚,300架无人机飞临珠江上空,和华彩斑斓的广州塔、光影变幻的创意灯光艺术作品一起,向数十万观众讲述了广州改革开放40年恢弘激昂的时代篇章。如今,“无人机+灯光秀”,已成为广州“夜经济”的新标志,孕育出巨大的商业开发空间。

    “广州的‘夜经济’正在成为一种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跨界新业态。”朱小燚说,近年来,从“财富论坛广州年会”到“亚洲美食节”,从“当广州遇见巴黎——花城魅力之夜”到“点亮全球地标”,广州的夜间灯光秀慢慢从纯粹的炫亮转向意境美,“我们不再单纯追求壮观的场面,更追求一种文化底蕴。”

    特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夜经济”可以持续发展的灵魂所在。在对话者们看来,广州的实践证明,将文化注入城市的夜生活,能为消费者提供焕然一新的消费体验,进而延长消费者的停留时间,拉动夜间消费模式多元化、链条化。

    以闻名遐迩的珠江夜游为例,2016年,为振兴粤剧专门打造的“红船”正式从珠江启航。如今,这艘具有鲜明岭南风格的珠江游轮,载人饱览珠江夜景、欣赏粤剧、体验岭南风情。朱小燚说:“只有借助文化,才能开发符合城市定位和城市气质、凸显城市格调的‘夜经济’产品,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夜经济’。”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