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贵州新闻 > 多彩贵州 劲吹“文化风”
  • 多彩贵州 劲吹“文化风”

    时间:2018-11-17 17:49:57  来源:贵阳网  作者:

      阿西里西非遗情景秀

      多彩贵州文创园一角

      贵州多彩文创园内景

      ●阅读提示

      2005年,贵州实施“多彩贵州”文化品牌战略,并成功举办“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让苗族飞歌、侗族大歌、水族民歌等一批民族歌曲家喻户晓。

      2007年,“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举办,黔中大地近百万人参与,同年揭晓的“荷花奖”上,贵州民族舞蹈集体发光,苗族舞蹈《水姑娘》风靡全国。

      2010年,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召开“多彩贵州商标全面注册暨品牌招商新闻发布会”。当时不少媒体报道称,“这标志着多彩贵州完成了从一个文化窗口到文化品牌的华丽转身,铺开了贵州文化品牌强省的宏伟蓝图。”

      时至今日,“多彩贵州”品牌已初步形成品牌产业集群,涉及旅游地产、文化旅游研究、传媒、演艺、文创、旅游等十几个业态和领域。

      A

      多首民族歌曲

      唱响多彩贵州

      2005年,在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侗寨里,潘萨银花老人正专心地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她培养的几个年轻歌手,将会出现在舞台上演唱侗族大歌,她很希望孩子们能拿到大奖。

      今年76岁的潘萨银花老人从4岁开始唱歌,会唱280多首歌,2009年,她被评为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是寨子里最受尊敬的歌师之一,唱歌对她来说,就像每天要梳头洗脸一样,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05年,贵州提出了“多彩贵州”外宣口号,并开展了第一个以“多彩贵州”命名的歌唱大赛。在“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举行之前,小黄村并没有几个年轻人像潘萨银花老人那样热爱侗族大歌,与之相反,他们认为唱“侗歌”很“土”。

      “以前外地打工的年轻人回来就会染头发,唱流行歌曲,肯学侗歌的人越来越少。”时任从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吴金秀说。

      2005年的“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改变了小黄村人的想法。当时,共有340多万人现场观赛,8820多万人次电视观赛,创造了贵州历史上群众性文化活动新纪录和单场电视收视率之最,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布依族八音坐唱、水族民歌等,成了那段时间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那一年,小黄村“十姐妹”演绎的侗族大歌拿到了全省金奖,四年后,侗族大歌被纳入世界非遗代表作品录,小黄村也因为侗族大歌成为了游客争相拜访的旅游胜地,更重要的是,当地的年轻人又开始学侗歌了,据当地人介绍,如今小黄村每3位外出务工者就有一位从事着与大歌相关的产业。

      B

      魅力《水姑娘》

      风靡全国 

      “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只是多彩贵州品牌建设奋力实现贵州文化崛起的冰山一角。

      2007年,“多彩贵州舞蹈大赛”的举办,让黔中大地近百万人参与到舞蹈盛事中,同年举办的“荷花奖”上,贵州舞蹈更是集体发光,苗族舞蹈《水姑娘》捧得金奖。

      “《水姑娘》一经推出,贵州苗族舞蹈火遍全国,在2009年南京举行的大学生艺术节上,居然同时出现了11个版本的《水姑娘》;2011年,在贵州举办的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上,包括北京、上海等地在内,贵州以外的省市居然有七八个新创的苗族舞蹈作品报名。”当时《水姑娘》参赛队的领队郑兴建自豪地说,“多彩贵州”这四个字,让他感到扬眉吐气。

      十多年来,贵州省举办了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舞蹈大赛、旅游形象大使大赛、小品大赛、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等公益文艺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50万余人次报名参加各级赛事,各类比赛达9000余场,3000万人次观众到现场观看比赛,各级电视台录播、直播2000余场,电视观众累计达数亿人次。一大批优秀人才和作品脱颖而出,一大批旅游工艺精品和工艺人才纷纷涌现,赢得了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拥护。

      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黄升民说:“贵州致力于以品牌引领产业,以文化实现跨越,以形象改变命运,就目前的发展现实来看,贵州的这步棋走得颇具智慧。”

      C

      根植文化沃土

      打造文化品牌

      说着一口北方话的刘洋是来自北京的“贵飘”,现在他在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工作,是贵州省多彩贵州贵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北方多雾霾,我向往去一个环境好一点的城市,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昆明,一个是贵阳,两个地方我都走了一遍,最后决定留在贵阳。”刘洋认为贵州潜力无限,大有可为,因为在贵州虽然银饰行业的从业者很多,但大都小而散,他们需要一只“领头羊”。“贵银是省里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省里的领导说要把贵银打造成贵州的‘瑞士军刀’,游客必购的旅游商品。”

      但对刘洋来说,最大的目标是在保护贵州非遗的同时,让更多传统手工艺人受益,并让他们树立起品牌意识。

      刘洋所在的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是2015年7月由省委宣传部牵头,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具体实施建设的“‘多彩贵州’品牌孵化平台”。2016年入驻园区的孵化企业经营产值达8000多万元,纳税近500万元,解决就业人数达500多人;2017年入驻园区的孵化企业经营产值破亿元,解决就业人数达600多人。

      时光倒回到2010年11月30日,在贵州饭店,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正在召开“多彩贵州商标全面注册暨品牌招商新闻发布会”。当时不少媒体报道称,“这标志着多彩贵州完成了从一个文化窗口到文化品牌的华丽转身,铺开了贵州文化品牌强省的宏伟蓝图。”

      D

      “多彩贵州”品牌

      释放集群效应 

      “‘多彩贵州’是我国首个省级全类注册区域文化品牌,比‘好客山东’还要早。”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后转企改制为“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品牌运营中心副主任罗孝洪说。罗孝洪告诉记者,他正在梳理多彩贵州品牌的发展史,正在考证“多彩贵州”究竟是谁最先提出来的。

      据其介绍,当年贵州为了注册“多彩贵州”这个商标,中间经历了很多酸甜苦辣,其中省里的相关领导亲自跑工商总局都不知道跑了多少趟,吃了不少“闭门羹”,“工商总局的理由是,以省级地域名来注册商标是不合法的。”

      记者为此翻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发现其中的第十条:“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也许正是“但是”后面的内容改变了“多彩贵州”的命运。

      在一份《多彩贵州品牌轻资产市场化运作情况总结》中记者看到,为了打响“多彩贵州”的知名度,从2012年开始,贵州每年花费广告费上亿元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多彩贵州形象宣传广告;2015年,“多彩贵州”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山东、海南、浙江、广东、山西等省就“多彩贵州”品牌的产业化运作做法纷纷与我省对接或派团前来交流。

      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华说,“多彩贵州”品牌进入产业整合资源,初步形成品牌产业集群,涉及旅游地产、文化旅游研究、传媒、演艺、文创、旅游、网站、影业、生态农庄、酒店、全景VR、智慧旅游等十几个业态和领域,拉动投资,带动就业。“十二五”期间,“多彩贵州”品牌集群直接拉动投资40多亿元,带动就业5000多人,2016年直接拉动投资10多亿元,带动就业1000多人。

      记者 陈问菩

      ●相关链接

      “多彩贵州”

      多出彩?

      2016年“多彩贵州”做出重新定义,将“多彩”聚焦到5个颜色上。这5个颜色分别是红、绿、蓝、古、特。

      红色代表中国革命的精神传统,是爱国主义、长征精神、人类精神的升华与提炼。贵州是一块红色沃土。贵州是红军长征途中转战时间最长、留下红色历史事件最多的省份。

      蓝色代表蓝海、蓝天、蓝图,是科技文化的象征,是多彩贵州发展的未来。伴随着平塘天眼投入使用,贵州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贵州的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

      绿色代表自然的颜色,绿色文化即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进,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贵州是山的王国,生态环境优美。连续举办“生态文明论坛”,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百姓富,生态美”的“大生态”战略,多彩贵州将成为世界上一颗耀眼的“绿宝石”。

      古色象征着古色古香。贵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从战国后期的夜郎文化,到王阳明龙场悟道和贵州传道,形成“黔中王学”;从明代的土司文化,到近代蓬勃发展的沙滩文化;贵州是中华民族的记忆之地,记忆之州。

      特色代表民族聚居与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和独具地域特色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贵州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民族风情独特,绚丽多彩,特色少数民族文化成为贵州的一块绚丽的瑰宝。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