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十四五”我们这样干丨漯河 “三链同构”擎起国际食品名城
  • “十四五”我们这样干丨漯河 “三链同构”擎起国际食品名城

    时间:2021-05-09 22:29:00  来源:大河网  作者:

    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吸引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一些与会者正在品尝食品。

    开局新语

    从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到建设“国际食品名城”,一字之差,视野观念凸显。漯河市依托食品产业集中度高、体量大、名企多、链条长的优势,大力实施“食品+”工程,以集群发展延伸产业链,以创新发展提升价值链,以融合发展打造供应链,推动食品产业迈向中高端,致力打造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国际食品名城。

    河南日报记者卢松 通讯员张晓甫

    品种丰富的植物聚在一起,会形成良好的绿色生态。不同产业链的食品企业扎堆,同样能形成完善的食品产业生态。

    4月30日,走进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记者就看到了这样有趣的现象:围绕饮料制造,可口可乐与嘉吉相邻建厂、管道互通,嘉吉生产的糖浆直接输送到可口可乐的车间,实现物流零成本;围绕肉制品加工,食品辅料园生产的淀粉、香料调料等产品,不出园区,直接供应双汇、卫龙食品等需求大户。

    放眼漯河,依托广阔的特色种植基地和不同的食品类专业园区,食品产业之间链链相通、要素之间环环相扣,集群发展延伸了食品产业链条。

    纵向来看,漯河市引导雪健面业、中粮面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小麦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市农科院和小麦育种专家、小麦专业合作社以及种植大户、粮食仓储企业、面粉加工企业、面制品生产企业等实现多层面深度合作,构建“种植—加工—流通—餐桌”的全产业链;横向梳理,漯河市各县区依托食品类专业园区,促进食品产业加快向装备制造、造纸及金属加工、生物医药、盐化工、物流、动物饲料等关联产业延伸。

    “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纵横贯通、无缝衔接”。漯河“食品+”工程,助推全市绿色食品产业生态逐步完善丰满。

    近两年,网红零食“卫龙辣条”深受青少年青睐,更是登上了美国奢侈食品榜单。靠的是什么?“创新发展提升价值链。”卫龙食品董事长刘卫平直言不讳。

    在卫龙食品,最抢眼的是占地900多平方米的先进研发中心,各种专业检测仪器一应俱全,研发人员全神贯注、配合默契。

    “我们的研发人员大部分是80后,均来自国内高等院校食品专业。他们深谙年轻人的喜好,创新推出魔芋爽、风吃海带等新产品,受到国内外食客的追捧。”刘卫平说。

    在漯河,创新已成为食品企业发展的标配和成功密码。全市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达到84家,食品企业每年研发新产品300个以上。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建立的食品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帮助全市中小食品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百余项,增加企业销售收入约13亿元。

    临颍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几乎每天都有满载火红辣椒的大卡车排队出园,驶往全国各地。“我们有40余万亩优质辣椒种植基地,年交易额突破20亿元,不仅能满足南街村集团等本地食品企业所需,还成为老干妈、海底捞等知名企业的重要供应商。”临颍县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郭占锋说。

    不仅优质辣椒,漯河还在全市建立了优质小麦、优质大豆、优质花生、优质林果、优质蔬菜、优质食用菌、优质畜牧等生产基地,为全国蓬勃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绿色优质安全的原料。

    中国(漯河)食博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漯河电商产业园接受来自全球的食品订单,双汇物流等冷链物流把漯河食品运到消费者餐桌……漯河构建多渠道的食品产业供给业态,麻辣面制品、火腿肠、冷鲜肉单品产量等均居全国第1位,全部食品企业年营业收入接近2000亿元,占全省的1/6、全国的1/60。

    “作为粮食主产区和中国食品名城,漯河在推动全省食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漯河市委书记蒿慧杰表示,“十四五”期间,漯河将持续深化“三链同构”,聚焦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向着3000亿级以上的食品全产业链、5000亿级以上的食品产业生态的目标冲刺,全力打造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

    重特大项目:

    漯河市卫龙三期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占地约1000亩,主要建设食品产业园、电商物流产业园、彩印包装产业园、总部大厦等多业态的综合性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卫龙旗下公司年产值可达200亿元,实现税收20亿元,安排就业1万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