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专家复盘武汉抗洪细节:通顺河创历史最高水位,蔡甸先后启用6个民垸分洪
  • 专家复盘武汉抗洪细节:通顺河创历史最高水位,蔡甸先后启用6个民垸分洪

    时间:2020-08-07 21:34:25  来源:  作者:

    楚天都市报8月7日讯(记者潘锡珩 通讯员廖宇智 实习生彭程程 郝如卓)7日凌晨,长江汉江武汉段先后退出警戒水位,武汉市防汛形势趋于好转。7日上午,来自武汉市防洪院、武汉市水科院的专家复盘了今年武汉防汛抗洪的诸多细节。为了确保通顺河流域堤防安全,蔡甸区先后主动启用6个民垸进行分洪。

    启用民垸前,人员财产提前转移

    通顺河起于汉江,流经潜江、仙桃、武汉三地,最后经蔡甸区黄陵矶闸汇入长江。2016年汛期,长江汉江中下游遭遇大洪水,洪北大堤多处堤段曾出现渗漏、管涌等险情。此后,大堤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堤面由泥土地改成了水泥地,并扩宽至7米,堤身高度达28.5米,堤防工程达到三级防洪标准。

    尽管提前为防汛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但6月22日通顺河长江出口黄陵矶闸关闸后,受本地多轮强降雨袭击、上游来水及长江汉江水位顶托等多重因素影响,通顺河水位迅速上涨,北垸闸水位还是一度创下历史新高。

    为了确保更大范围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武汉防汛部门根据相关预案,先后启用了洪南垸等6个民垸进行分洪。在启用民垸分洪前,垸内所有人员以及企业的贵重设施设备,均提前有序撤离和安全转移,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谢珊介绍,按照预案,当通顺河北垸闸达到27.5米水位时,当地就需要启用周边民垸分洪。先启用洪道以南的民垸,再启动洪道以北的民垸。原则是“预案先行,精准调度,有序行洪,分仓蓄水,能保则保”。

    水位创历史之最,6次启用民垸

    7月8日,通顺河北垸闸水位达到27.52米,蔡甸区紧急启动了洪南垸分洪降低水位。9日,通顺河水位继续上涨达到27.59米,当地又启用了周家墩垸。

    10日,北垸闸水位继续上涨至27.65米,这也是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到了11日中午11时,通顺河水位仍居高不下,持续在27.56米左右的高位。防汛部门决定启用张沉湖垸分洪,这是蔡甸区最大的民垸,面积达到37平方公里。

    7月11日晚,蔡甸区又发生一轮降雨,为防止通顺河水位进一步上涨,当地又启动了赵家垴垸和香城垸。

    27.5米、27.4米……水位稳步下降几天后,7月18日武汉又发生了一轮强降雨,全市降雨量最大的点就在蔡甸区,北垸水位下降至27.5米以下后又出现反涨。7月19日15时30分,按照确保水位不超27.5米的预案要求,确保堤防安全,当地又启用了港洲垸分洪。

    目前北垸闸水位正逐步下降,通顺河安全度汛只是全市防汛抗洪工作的一个缩影。谢珊告诉记者,今年武汉市把防汛工作做在前面,提前修订细化了各级防汛预案,因此才能做到在洪水来临时不慌不忙有序应对,未发生大的险情。

    预测失准恰恰是调控的结果

    武汉市城市防洪勘测设计院院长孟建军表示,今年洪水是1998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流域性洪水。今年武汉市历经几次洪峰安然过境,没有出现预期中的高水位,恰恰是人工干预的结果,得益于整个流域和三峡水库的精准调度。

    孟建军介绍,今年武汉洪水和往年同期相比,上涨的速度是比较快的。6月29日深夜武汉关水位进入25米设防水位,短短一周多时间后,7月7日就超过警戒水位。

    受降雨影响,7月份长江流域累计有244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长江上游先后发生3次编号洪水。其中,1号洪水形成后,曾有防汛专家预测武汉将迎来29.2米或29.0米的洪峰水位。但实际上,武汉过峰水位为28.77米。

    “这恰恰是人工干预调蓄的结果。”孟建军表示,当时的预测结果是基于当时掌握的信息,但水情汛情是瞬息万变的。

    为了不让武汉承担过大的防洪压力,水利部长江委先后发出53道调度令应对长江3次洪峰,调度上中游30多座控制性水库削峰、错峰、拦蓄,累计水量超过300亿立方米。其中就包括为武汉降低了近半米的1号洪峰,调控以后武汉关最高洪水位控制在28.77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