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武汉打造“五个中心”,全面体现了新发展理念
  • 武汉打造“五个中心”,全面体现了新发展理念

    时间:2021-02-21 06:10:00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作者:周劼

    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目标任务,是在开局十四五,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五个中心”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并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对此,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研究所所长欧阳康教授。

    访谈嘉宾: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研究所所长)

    “五个中心”是一个体系,目标就是要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长江日报:“五个中心”是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上提出的,这样的发展思路具有怎样的时代使命?

    欧阳康:这个时代使命,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全国能够叫“大”的城市,只有两个,一个大上海,一个大武汉。总书记特别看重武汉的“大”,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既是“五个中心”的落脚点,也是目标。

    武汉之大,是历史生成的,也是时代造就的;是国家期待,也是人民向往。

    从历史生成来看,武汉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曾经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现代化的重镇,历史为这座城市留下了非常丰厚的经验和基础。

    从时代造就来看,从洋务运动到新中国,武汉一直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重镇,毛泽东同志当年在北京以外住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武汉,武汉逐步形成了中国最强大的工业基础,它的经济格局非常之完整,在各个领域里也都有一批领头企业,这是各个时代长期造就的优势。

    从国家期待来看,在中国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无论是从地域的辽阔和九省通衢的交通便利,武汉都占据了中国最广袤地域的中心位置。武汉位于长江的中游,自然地理造就了它必然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央赋予的特殊使命。

    从人民向往来看,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多年来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通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科技和教育实力。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武汉都能排在全中国第三或者第四,同时武汉还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平台的科研优势,拥有最多的也是最优秀大学生生源的人才优势,从这些角度都可以看出大武汉所拥有的特色优势。

    当然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还是党中央赋予的武汉“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角色高度,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这个角色高度与新发展理念,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都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五个中心”全面体现了新发展理念

    长江日报:“五个中心”目标的确定,如何体现了新发展理念?

    欧阳康:新发展理念的首要理念也是核心价值在于创新。创新是优秀民族的灵魂,也是对于人性中最可宝贵的要素的激发。大武汉的历史与时代、战略和人心格局已经为武汉成为超大创新型城市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从协调的角度,武汉无论从地域的协调,还是产业结构的协调,还是科技创新的协调,都可以有更开放的格局和更广袤的空间;从绿色的角度看,日前《长江保护法》已经公布,武汉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龙头、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地带,通过多年发展绿色经济,可谓得“中”独绿,应当也可以在中国中部的绿色崛起和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开放的角度看,武汉传承近代以来的开放传统,从当年的沿海开放、沿江开放到现在向全国、向一带一路和全世界的开放,既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强大势能,也有吸纳天下精英精华的足够魅力。而从共享的角度来看,武汉健康快速发展不仅可以造福于武汉和湖北人民,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华美湖北篇章,也可以为推动“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湖北贡献。

    当然,加快打造“五个中心”,真正建设好现代化大武汉,也不会是轻而易举和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艰苦的和持久的努力,由此不仅要有信心,还要有清醒的头脑,更多地看到我们尚存的短板和弱项,努力地补短板、强弱项、建长项。

    当前尤其要注意消除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例如,从武汉内部来看,要防止比较盲目的自高自大,自嗨自赏,要比照世界超大城市找差距、定目标、寻途径。而从湖北范围内,则要注意消除所谓武汉“一城独大”的错觉,实际情况是,不是武汉太大,而是湖北其他地市相对弱,只有继续做大做强武汉才能更好带动湖北全域发展,担当起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重任。而更为根本的是,大不一定强,做大武汉,从根本上是做强武汉,强是本质,是胸怀,是格局,是势能,是境界。

    新发展理念要在具体实践中落实和体现

    长江日报:在加快打造“五个中心”的过程中,如何具体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欧阳康:武汉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是武汉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这“五个中心”各有侧重点,但究其根本是要武汉通过创新而获得全面发展,努力做大做强,在中国打造东部高地,凸显湖北高原,塑造武汉高峰。这里关键还是要从自身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中找到创新发展之路。有几个关键点值得关注。

    第一,要充分发挥武汉的科教优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作用。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来自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以科技创新打造新经济、创造新业态、促进新发展,这也是武汉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应有的新境界和新战略。建设武汉科技创新中心,要努力发挥好武汉高校云集和科技创新重要基础设施的优势作用。武汉有中国一流的大学,也有诸多的科技创新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平台,就我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而言,就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有先进智能制造中心等,是中国大学里拥有国家大科技平台最多的大学之一,关键是怎么加强校市企等联动与合作,站在科技教育创新发展前列,发挥引领作用,产出特殊发展效能。

    第二,充分发挥武汉“九省通衢”特殊区位优势,同步加强城市—交通硬件建设和政策—环境软件建设。从硬件方面看,武汉将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拥有两个大型国际客货机场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高铁、高速公路和长江航运的中部中心枢纽,应当高度重视对于航空、高铁、公路、水运等各方面交通运输的系统性构建,加强其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设施之间的无缝衔接与网络化整合,同时加强各子系统之间的空间契合与时间耦合,构建系统化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创建新型国际化大都市。从软件方面看,要加强政策法规和环境文化一体化建设,创造有利于超大城市现代文化形态。应当注意到交通运输业本身既是重大产业也是重要服务业,既要服从于生产性和市场性规律,也要服从于服务性和社会性规律,要加强国际国内和区域交通商贸物流的政策一体性衔接与融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增加新服务、新供给,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第三,要积极推进武汉作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提升武汉市作为超大城市的治理现代化水平,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武汉的要求,也是加强大武汉建设的关键性领导力量和制度保障。要深入贯彻湖北省委关于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深入研究武汉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建设路径,将武汉抗疫经验转化为善治举措,将武汉的“五个中心”建设与武汉“八大战略”内在有序衔接,开启武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长江日报记者周劼)

    【编辑:付豪】

    (作者:周劼)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