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综合财经 > 筑梦十年路 |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 筑梦十年路 |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时间:2022-10-20 12:52:01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

    前言:筑梦十年路,扬帆启新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冲击带来的诸多风险挑战,中国经济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国网财经集中梳理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网财经10月15日讯(记者 李春晖)十年来,我国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我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脱贫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

    脱贫地区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每个脱贫县都打造了2-3个特色鲜明、带动面广的主导产业,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33项过渡期衔接政策出台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全面建立,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继续倾斜支持,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五年来,中央连续发布5个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具体安排。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取得了积极进展。

    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特别是小麦的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7%,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畜牧水产、设施农业等机械化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4%,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一批现代化灌区,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正在加快改变。

    科技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组建了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成了4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0个农业科学观测试验站,取得了节水抗旱小麦、超级稻、白羽肉鸡等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转型升级,休闲旅游、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打造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农村面貌焕发新气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公共设施提档升级,农村供水供电、交通道路、宽带网络和学校医院等设施加快建设,农村民生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农村改革全面深化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初步确立了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体系,实行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两亿多农户领到了证书,吃上了定心丸。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慎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制逐步健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三项试点已取得重要成果。在全国104个县(市、区)和3个地级市部署启动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全面确认,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稳步推进。清查核实集体土地等资源65.5亿亩,农村集体资产7.7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5万亿元;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约9亿人,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约96万个,集体产权归属更明了、农民财产权利更多。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有序开展,交易品种逐步丰富,服务功能逐步健全。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家庭农场达到390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95万多个。

    农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十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自觉把农业绿色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面,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农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十年来,我国重点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健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全国耕地平均等级达到4.76,比2014年提高了0.35个等级。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实现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推进品种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8,较十年前提高了0.052。

    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持续推进,通过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集成推广农药减量增效模式,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使用量连续多年负增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不断增强,养殖大县全部开展整县推进粪污综合利用,大型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比2015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秸秆农膜利用水平稳步提升,通过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综合利用率达到87%以上。同时,加强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全程监管,回收利用率超过80%,农田白色污染治理取得了重要进展。

    农业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我国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面实施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森林覆盖率超过2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8%,为全球贡献了最多的新增绿化面积。保护修复重点流域生态系统,黄河流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稳步开展,长江十年禁渔成效初显、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