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 记录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期间亲历事件的点点滴滴 九旬幸存者亲撰特殊“传家宝”
  • 记录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期间亲历事件的点点滴滴 九旬幸存者亲撰特殊“传家宝”

    时间:2018-10-16 09:42:08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于洁尘

    葛道荣(前排左一)和幸福和睦的大家庭。葛凤瑾供图

    92岁的葛道荣嗓音洪亮、思维敏捷。15日下午,当他走上颁奖台,领回鼓楼区凤凰街道“最美孝亲家庭”的奖牌时,忍不住骄傲地说:“我们家四代16口人,受过高等教育的超过半数。孩子们不忘历史、奉献社会,是我们的家训。”

    葛道荣是南京大屠杀惨案的亲历者和幸存者。他的祖上九代都是南京人,1937年时他和父母亲住在新街口附近的高家酒馆22号。惨案发生期间,世代中医的葛家亲戚中有3人被侵华日军杀害,10岁的葛道荣为了保护弟弟妹妹,还被侵华日军刺伤了腿。

    上世纪80年代,南京筹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消息传出后,报刊发出了寻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消息,葛道荣带着儿子葛凤亮挺身而出,第一时间给报社写信。从此,他成了呼吁全社会铭记这段历史的“志愿者”。

    2017年12月13日,葛道荣在二儿子葛凤瑾的陪同下,于国家公祭日活动当天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总书记握着葛道荣手说的祝福“保重身体,健康长寿”让他感动不已。回家后,他把4个儿子和孙辈、重孙辈们叫到跟前,再次嘱咐了家训“不要忘记这段历史,好好学习工作”。

    在莫愁新寓社区荷花里5栋的家里,葛道荣多年来一直埋首做着一件事——撰写制作一份特殊的“传家宝”。这份“传家宝”,包括一份10多页的大屠杀惨案发生期间他亲历事件的点点滴滴。还有一份几寸厚的资料集,里面是他数十年来收集整理的有关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各类资料,此外,还有一份他参加各类相关活动的记录表。

    “孩子们早已成家立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我没什么财产留给他们,只想把这份‘传家宝’在葛家世世代代传下去。”葛道荣说到做到,4个儿子每家都收到了一模一样的这份“传家宝”。令人感动的是,孩子们个个都把葛老亲历的这段历史当成家族最珍贵的财富,不仅言传身教后辈,还陪着葛老一起呼吁社会“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58岁的葛凤亮和老人住在一起,平日里由他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他说:“当年寻找幸存者的消息传出后,20多岁的我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知之甚少,听了父亲的讲述,我深受震动。”葛道荣的叔叔是一名中医,家族举家逃往安全区时,叔叔说:“我是个中医,不能离开诊所,他们不会对医生怎么样的。”然而,残忍的日军还是把叔叔杀害了。葛凤亮说:“这样的历史,中国人怎么能忘记?”他和哥哥们一样,葛老参加的所有相关活动,他们都陪同前往。

    莫愁新寓社区书记刘红则把葛老当成了社区的“宝贝”,请他给社区孩子上爱国主义教育课,孩子们个个聚精会神。葛老还给社区党员们上过党课,引来年轻党员们泪湿衣襟……

    铭刻着一段沉重历史记忆的家族往事,往往会给子孙后代带来精神上的养分,葛道荣家就是如此。从小到大,4个儿子从来没红过脸,葛凤瑾说:“我父亲10岁时为了保护5岁的妹妹和2岁的弟弟,不惜被日军刺伤大腿,孝亲友爱的基因已刻进我们的血脉。”

    跟葛老一起荣获“最美孝亲家庭”奖的,还有凤凰街道的其他11个家庭。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志平介绍,像葛道荣家一样,不计得失私利、重视家族传承和亲情的良好家风,值得表彰奖励、更值得全社会学习。

    本报通讯员 章蔷丽

    本报记者 于洁尘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