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体育资讯 > 综合体育 > 北京冬奥会多场馆践行可持续发展 赛后向民众开放
  • 北京冬奥会多场馆践行可持续发展 赛后向民众开放

    时间:2018-06-13 17:01:15  来源:  作者:

    按照规划,位于首钢园区内的滑雪大跳台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单板大跳台场地。图为单板大跳台建成后的效果图。冬奥组委供图

    按照规划,位于首钢园区内的滑雪大跳台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单板大跳台场地。图为单板大跳台建成后的效果图。冬奥组委供图

    中新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尹力)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全冰面设计,水立方仅需一个月可变身冰立方,工业遗存内将搭建单板大跳板形成标志景观……2022年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后,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记者于12日探访三大场馆建设进展,进一步了解可持续办奥的理念。

    “冰丝带”采用全冰面设计创亚洲之最

    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新建场馆。为在赛后实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等所有冰上运动的全覆盖,给民众提供更大的冰上活动空间,该场馆特别采用了全冰面设计,1.2万平方米的冰面也创下了亚洲之最。

    据国家速滑馆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晓南介绍,国家速滑馆将于今年9月完成主体结构,真正“拔地而起”。2019年10月可完成制冰工程,年底实现基本完工。届时,每一块冰面都将实现“单独控温”,可分区同时使用。同时,国家速滑馆还将是一座绿色环保的智慧场馆,场馆制冷产生的余热可以为运动员提供生活热水和冰面维护等,每年能节省180万度电。

    按照规划,2022年冬奥会后,国家速滑馆将对民众开放,成为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于一体的多功能冰雪中心。

    “水立方”一个月即可变身“冰立方”

    作为2008年奥运会期间水上多个项目的比赛场地,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水立方将化身冰立方,成为冰壶项目的比赛场馆。根据需要,游泳池区域将转换成冰壶场地,两侧新建临时看台超过4000个座位。

    据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奇勇介绍,为实现场馆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利用,水立方组建了科研团队,针对冰壶场地转换、环境除湿、体育照明、建筑声学等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突破研究,确定了比赛大厅游泳场地转换方式,将通过搭建冰壶场地支撑系统、铺设可拆装制冰系统,实现冬奥会冰壶场地功能,同时升级比赛大厅空调除湿、体育照明、建筑声场、机电设施等系统,逐步实现“冰水转换”,最终达到冬奥会冰壶比赛场地标准。

    他特别提到,冰壶项目对冰面的品质要求很高,为此场馆进行了多种转换试验,最终方案需要经过20多道工序,包括将泳池抽水,搭上钢架和支撑板,铺上保温层和防水层等,基本可以在一个月左右实现冰水转换。

    经过本轮改造,水立方将成为在冰、水业态间切换的场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冰上项目和水上项目同时运行的场馆,赛后可承接冰上赛事和教学培训,举办冰雪主题演出等。

    工业遗存建单板大跳台 将成冬奥会标志景观

    作为今年平昌冬奥会新增的正式比赛项目,单板大跳台滑雪也将出现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按照规划,位于首钢园区内的滑雪大跳台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单板大跳台场地。

    据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常务副部长刘玉民介绍,大跳台主体结构约60米高、160米长,其曲线设计以古代飞天为灵感。跳台建成后将背靠由工业冷却塔改造而成的附属建筑,以石景山、永定河为自然背景,实现工业遗产和冬奥会的赛事运行需求完美结合,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一大标志景观。

    冬奥会后,该场地可承办国内外大跳台项目体育比赛,成为专业运动员和运动队提供训练场地、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拔基地、赛事管理人员训练基地等,并作为向民众开放的冬奥会标志性景观旅游景点和休闲健身活动场地。(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