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辽宁新闻 > 旗袍从盛京走向世界
  • 旗袍从盛京走向世界

    时间:2019-05-21 20:04:43  来源:  作者:

    1636年,历史上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天眷盛京”的沈阳城,率文武百官在德胜门外的天坛祭告天地:“勉徇群情,践天子位,建国号曰大清,改元为崇德元年。”随后,皇太极又陆续颁布宗室王公与福晋、诸臣顶戴品级服色等制度。旗袍,从此成为后妃、格格等旗人的法定服饰,满汉通用服装,也成为沈阳故宫凤凰楼和盛京城里最动人的一道风景。沈阳,也由此成为世人瞩目的“旗袍故都”。

    盛京美人 “争及罗裙一系来”

    旗袍,似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最初,旗袍是满族人不分男女老少、高低贵贱都穿的一种长衣。因为清代满族人实行八旗制度,凡编入旗籍者,都被称为“旗人”,于是他们穿的衣服也就被人们习惯地称为“旗袍”。满族人入关后,生活逐渐汉化,旗袍也按性别逐渐分化,男人的主要服装变为长袍、马褂和长裤,女人的主要服装则仍是宽腰直身筒子式的长袍,而这种女子服装的款式正是现代旗袍的“始祖”。

    今天,我们从沈阳故宫所收藏的各式清代旗袍里,可以想象出当年凤凰楼下和清宁宫前的旗袍风华——“大红宁绸百蝶花夹旗袍”“浅豆青色暗兰花纹直径纱旗袍”“绛色直径纱纳金团寿单旗袍”“湖色香云纱彩绣竹枝团寿单旗袍”“品月缎彩绣折枝桃蝶夹旗袍”等。这些琳琅满目的旗袍,一件件欣赏起来,犹如走进一座旗袍博物馆。

    近代以来,旗袍款式越来越紧瘦,长盖脚面,袖仅容臂,形不掩臂。旗女所着旗袍,到了清末已成为国人共同喜欢的一种服装款式。《奉天通志》所言:“富者新妇盛饰高头绣履,袍褂彩衮,钗钏约指、银爪翠当,时肖宫样;贫者荆钗布袍,较长鲜洁耳。”这种盛京城里着旗袍的风尚,也在《沈阳百咏》里体现出来:“卷袖衣衫称体裁,巧将时样斗妆台。谁知低护莲船外,争及罗裙一系来。”

    “旗袍故都” 源自盛京1636

    百年旗袍,演绎着中华女性唯美且深邃的经历。

    进入20世纪,随着民国初年旗袍在上海的兴起、改良,最终成为国民的国礼服。受到当时满族女子装束简练自由风格的影响,旗袍趋于简化。

    20世纪20年代中叶,在上海出现了一种新式的长至脚面的马甲,时髦女子一般将它罩在大袖的短袄外,从而取代了长裙的地位。后来人们将短袄的两只袖子移植到长马甲上,于是就生产了民国新旗袍的最初款式。

    进入30年代,出现了一种“改良旗袍”。这种旗袍去掉了以往旗袍所有不合理的旧式结构,采用了西式服装胸省和腰省的设计理念,突出了女子的丰胸细腰,使袍身更为合体,女子的曲线一览无余。

    改良旗袍的出现,奠定了旗袍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从此,旗袍改变了旗女之袍的旧有形式,形成了完美成熟、华丽性感的造型。在民国以后的女性天地和舞台上,旗袍成就了许多知名女性,如宋美龄、林徽因、胡蝶、阮玲玉、张爱玲等,她们以旗袍展现的身影,都成为那个年代女装的经典。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旗袍流行的主导转向了普通百姓。

    近十几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了大放异彩的旗袍,在国际时装舞台频频亮相,风姿绰约尤胜当年,并被作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

    于时尚风流中品味着历史的光影陈香。从沈阳发源的旗袍,以厚重成熟而充满活力的热情,在世界服装领域内展现着独一无二的挥洒自如,秀润流畅。当我们瞩望旗袍这道世界服装史上最靓丽、最有情致的风景时,一定不要忘了“旗袍故都”沈阳,不要忘了盛京1636。

    今天,首届中国旗袍文化节暨“盛京1636”第三届沈阳国际旗袍文化节正张开热情的双臂,欢迎您的到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