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内蒙古新闻 > 看非遗 了解多彩民族文化
  • 看非遗 了解多彩民族文化

    时间:2018-08-18 22:33:35  来源: 正北方网  作者:

     

     传承人现场展示蒙古文书法

     

     小记者吴尚认真做笔记

      

    传承人展示广东剪纸

      

    土家族纺织手艺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8月16日14时,《北方新报》组织小记者来到内蒙古展览馆参观“守望相助——56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邀请展”。来自全国56个民族的171个非遗项目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他们还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观看他们现场展示的非遗绝活,感受各个民族珍贵的传统文化。

    56个民族非遗文化汇聚一堂

    刚走进展厅,小记者们便被这里浓浓的民族元素吸引了。“独龙族、保安族、德昂族、傈僳族……”小记者们小声读着展厅内关于各个民族的介绍,有许多民族的名字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展厅内随处可见穿着各自民族服装的非遗传承人,色彩鲜艳、风格各异的民族服装在展厅内格外引人注目。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览分为“根脉相连”、“锦绣中华”、“匠心筑梦”、“古道茶香”四个展区。“根脉相连”展区展示了各民族的传统文字和传统美学类非遗项目;“锦绣中华”展区则向观众们展示出各民族精湛的织造工艺和特色民族服饰;在“匠心筑梦”展区,一件件精美的雕刻、编扎、漆器作品让观众们体验到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到了“古道茶香”展区,观众们可以稍事休息,品茗、尝小吃,感受饱含历史的中国茶文化。

    对话传承人

    走进大厅,首先映入小记者眼帘的就是“广东剪纸”。广东剪纸主要由佛山剪纸和潮阳剪纸构成,展会现场展示的是非遗传承人邓春红的佛山剪纸。

    看着墙壁上琳琅满目的剪纸作品,小记者们赶忙向邓春红簇拥过去。邓春红从事剪纸制作已经有十六七年了,更是经常去学校里教授孩子们剪纸技艺。只见邓春红拿着桌子上的小样,微笑着向小记者们介绍佛山剪纸的风格细节。原来,佛山剪纸主要有四大类,即纯色剪纸、衬料剪纸、写料剪纸、铜凿剪纸,其中最为艳丽夺目的是铜凿剪纸。

    看着邓春红手里色彩明艳的剪纸,小记者们虽然兴奋,却对此有很多疑问。很多小记者问:“我们内蒙古也有剪纸,广东剪纸和内蒙古剪纸有什么不同吗?”邓春红告诉小记者们:“北方的剪纸比较大气一点,使用阴刻比较多一点,而南方的剪纸更加精巧,使用阳刻多一点。”这下小记者们就又不理解了,什么是阴刻,什么又是阳刻呢?“阴刻是以大面积的块面为主要构图元素,而阳刻是以细腻的线条为主要构图元素。”邓春红怕用语言解释不清,便拿出了两幅作品进行对比展示。

    弄清楚了阴刻阳刻,小记者们又对邓春红手中的铜箔来了兴趣。原来这铜箔是用来制作铜凿剪纸的,先用凿子在铜箔上凿出珠点,这些珠点连成线条,由此构成的图案上完颜色之后就能完成一幅铜凿剪纸了。小记者们还了解到,剪纸元素不仅仅用于剪纸,还能用于抱枕和扇子等日常用品。

    把“宝贝”带回家

    当来到汉族麦秆剪贴的展柜时,小记者们的注意力瞬间被精致的工艺品吸引了。“哇!圣诞老人!”“这个是狐狸”看着用麦秆制作的各式各样工艺品,小记者们发出惊叹,争相购买,要把非遗“宝贝”带回家。

    制作麦秆剪贴的传承人高秋娟告诉小记者们,这些工艺品都是用小麦秆制成的。她从事这项工艺品的制作已经有30多年了。麦秆最早的记忆来自山东和河南等地。麦秆剪贴的种类有200多种,多用于婚嫁、生日、祝寿、开业和乔迁等。

    另一边,汉族的面塑制作展柜前,也驻足了好奇的小记者们,看着色彩鲜艳、活灵活现的面塑,小记者们充满了疑问。“叔叔,这是用面粉制作的,干了之后会不会裂开?”“这个面人能保存多长时间?”来自乌鲁木齐的面塑传承人怀勇告诉小记者们,面塑是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在明朝时期,就有食用面塑和观赏面塑,面塑的面是用小麦面和糯米面以2:1的比例调和而成,由于糯米面具有黏性,所以做出来的面塑不会裂开,但会摔碎,而且面塑是可以一直保存的。小记者们对展厅内的手工艺品非常感兴趣,他们一边踊跃提问,一边在小本子上认真记录着。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各种颜色和种类的工艺品,左摸摸又看看,既对民族手工艺品的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体验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

    传统民居别具匠心

    在传统民居展厅内,小记者们被还原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筑模型惊呆了。“小记者们,你们知道三少民族是哪三个民族吗?”记者石尧向小记者们提出问题。小记者们相互探讨,一脸疑惑。记者石尧告诉小记者们“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少民族指的就是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大家看,我们身边的这个建筑模型就是达斡尔族的传统民居模型。”小记者们回头,看到达斡尔族的传统民居后,东摸摸,西瞧瞧。

    “这个房子为啥烟囱在两侧啊?”“这个房子为什么窗户这么多啊”小记者们踊跃提问,一脸好奇地望着解说员。“达斡尔族主要生活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冬季寒冷,窗子多有利于采光,而烟囱在房子两侧主要是减少火灾的发生,有一定的科学性。达斡尔族哈尼卡的传承人苏梅向小记者们解答了疑惑,小记者们豁然开朗。

    小记者们边走边看,看到具有别样风情的俄罗斯族“木刻楞”时,被这种木头建造方法所吸引。“房子用木头盖的,冬天不会冷吗?”8岁的小记者武才钧提出疑问。俄罗斯族列巴制作技法传承人兰月芬说:“俄罗斯族生活在额尔古纳附近,冬季十分寒冷,所以房屋建造可有绝妙之处,就是垫苔藓。苔藓垫在中间,好处在不透风,冬天非常暖和,而夏天又非常凉快。”小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

    参观完“木刻楞”后,小记者们看到了鄂伦春族与鄂温克族的民居模型“撮罗子”,这种圆锥形建筑物令人十分诧异,通过讲解员讲述,小记者们了解到这实际上是用松木杆搭成的圆形窝棚,也是帐篷,方便搬迁。

    参观完传统民居展厅,小记者们心满意足。“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这些房子,这次可以近距离看到它们的样子,觉得很开心,以后有机会希望能去当地看看。”小记者彭照轩这样感叹道。

    民族文化种子

    播撒幼小心田

    展厅内,小记者们还现场观看了傈僳族、瑶族、土家族、壮族等各个民族带来的织布、刺绣技艺,墙壁上悬挂的一件件富含民族元素的纯手工织品非常精美。传承人介绍,这些手工织品,短则几天,长则数月才能完成,所以价格也比较昂贵。

    “赫哲族用鱼皮制衣,鄂伦春族用桦树皮制作手工艺品,藏族唐卡意为‘布画’……”参观结束后,小记者们的采访本上也记录了许多,他们学到了很多民族文化的知识,文化种子悄然播撒在他们心田。小记者吴尚说:“参加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民族文化,在一个展览上能一次性看到56个民族的非遗文化,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我收获了很多。”小记者王子涵也感叹:“56个民族的文化真的是璀璨夺目,以前只在书本上略有所知,到现场实地参观了解后,我才真正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精美,令我大开眼界。”

    文/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刘惠实习生乔乐胡彦姣秦妤茜

    摄影/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辛永红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