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内蒙古新闻 > 从“缺医少药”到“未病先防”
  • 从“缺医少药”到“未病先防”

    时间:2018-12-18 17:29:44  来源: 阿拉善日报网  作者:

    我盟患者通过盟中心医院远程会诊系统接受北京眼科专家诊治。本报资料图

    现代医院、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分级诊疗、远程会诊……40年前,这些医疗服务在大家心里是个遥不可及的梦。40年后的今天,这些不仅变为现实,而且已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62岁的宝音那森在我盟卫生计生系统工作了一辈子,2016年正式退休。改革开放40年来我盟医疗卫生领域的变化,他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1970年,他跟随自己的叔叔学习蒙医,背着简陋的医疗包行走在牧户家中,那时的职业,就是现在人们口中所说的“赤脚医生”。两年后,宝音那森凭着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热爱,考上了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做了一名医生。

    “当时我被分配到阿左旗人民医院当外科大夫。那时的医院,除了‘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三样以外,就只能做血、尿、便的化验,全院最贵的仪器是一台心电图仪和一台50毫安的X光机,硬件条件还赶不上现在的嘎查卫生室。”宝音那森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说,当时阿左旗只有三家医疗机构,分别是阿左旗人民医院、保健站和防疫站。最大的阿左旗人民医院也只有几百平方米,全院职工不到70人,医院有14个病室、50张床位,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外科手术,满足群众的基本就医需求。

    为了能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农牧民看上病,当时医院会经常组织医生下牧区巡回医疗。“1981年,我和两名同事下乡,中午从家乘车出发,晚上到巴彦诺日公匆忙吃了几口饭后又开始赶路,第二天早晨6点多才到塔木素。刚下车就遇到一名阑尾穿孔的病人,我们又用几个小时把患者转到塔木素卫生院,用来苏水对房屋简单消毒后开始做手术。那时还没有通电,苏木上的大夫打着手电筒给我照明,手术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完成。卫生院没有输液器,我们就用随行药箱中的注射器给病人打了止痛和消炎的针。第二天观察了一天,确认病情稳定后,我们又赶往另一个苏木。那时候,下乡一次来回得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宝音那森说,如果按现在的医疗流程和规定来讲,那时牧区卫生院有很多不合格的地方。但当时,那里却是农牧民生了大病才会去的救命场所。过去的牧民没有医保,往往都是“小病不管,大病靠抗”,实在撑不住了才会去看大夫,而牧区的孕妇一般也只能在家中完成生产过程,所以当时婴儿、孕产妇的死亡率特别高。

    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我盟医疗卫生水平快速发展,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农牧民就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特别重视,养成了无病预防、有病及时就医的好习惯。宝音那森说:“上世纪80年代时,只有在行政事业单位和部分大企业上班的人才有公费医疗,一般老百姓看病就只能花家里的积蓄。往往一场大病就有可能让人‘前一天万元户,第二天穷光蛋’。现在好了,农牧民有了新农合,看病报销有了着落。除此之外,这些年我盟实施医改,公立医院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医疗机构无论是硬件、软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

    如今,我盟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惠民政策落地生根,让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尤其自医疗改革以来,我盟各级政府累计投入基本建设专项资金12.13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总面积达19.15万平方米,新建扩建10家公立医院综合业务大楼,新建37个标准化苏木镇卫生院、53个固定标准化村卫生室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来,为9068户农牧民免费发放了“健康小药箱”,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0.8万份,对老年人、孕产妇、7岁以下儿童、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贫困人员等特殊人群和一般健康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健康干预等健康管理。全民医保制度基本建立,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医保筹资标准提高到693元,参保率达到97%以上,其中农牧民参保率达到98.2%。“小病无处看,大病看不起”的看病难问题逐步解决,2017年全盟农牧民医疗保健支出人均为1603.6元,比1986年的12.3元增长了130多倍。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