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宁夏新闻 > 【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彭凡: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 【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彭凡: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时间:2018-10-20 21:13:13  来源:宁夏新闻网  作者:

      

      人物简介:彭凡,1963年出生,四川宜宾人,研究生学历,正高职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首批塞上英才,宁夏工商联副主席,中国铸造协会名誉会长,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创新人才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01.jpg

      胸怀家国情怀 艰难打开国际市场之门

      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长城铸造厂诞生于1966年,由沈阳中捷友谊厂援建。建厂初期,长城铸造厂以铸件生产为主,实行计划经济,企业一直处在亏损边缘。改革开放以后,开始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那时,大家花费很多时间,在国内跑了二、三十家客户,最后形成了国内的客户市场。当时,由于刚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铸件仅仅是一个配套产品,价格也上不来。虽然我们在国内建立起了市场体系,产量也不断在提高,但还是不怎么赚钱,有时候还亏损。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前任老板孙总(孙文靖)毅然决定:走国际市场。

      20世纪80年代末,孙总带着铸件出口日本的愿望,去日本拜会日本塑形材协会负责人(相当于中国的铸造协会),谁知,当时那位日本塑形材协会的负责人对孙总说,“中国的铸件也就是做马葫芦盖(下水井盖)的水平,你们怎么能够做出口铸件呢?”这样带有轻视语气的话让我们很不服气。孙总这一代人非常具有民族情怀,一心想为企业、为国家、为民族做一些事情。所以心里憋着一口气回来了,下定决心做出口产品。

      我1983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长城铸造厂工作,那时候在车间当工程师。孙总要求从公司领导、总工到车间主任全部连天连夜工作,一线选最好的工人,都是劳模在操作。最终,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样品做好,送到日本后,他们都不相信,后来一次验收通过了,从此就开始走上了国际市场之路。现在我们企业还跨行生产燃气轮机、风电、水电、核电、火电、发动机零件、压缩机等大型高端装备的核心部件。

    02.jpg

    彭凡陪同外国客人参观共享集团铸造车间。

      历经发展变革 “傻大黑粗”变成“窈窕淑女”

      我们的企业和很多三线建设的工业企业发展一样,都从三线建设到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到走向全球市场,形成了一个以市场为主线的发展脉络。同时,我们从体制上也都从最初的国有企业走向合资企业,到现在改制为民营企业。

      除了市场发展、体制变化外,管理制度方面的变革也经历一段波折。以前国有企业的时候就是一些简单的制度管理。我印象中最深的几次变化,一个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我们公司开始实行严格管理,依法治厂。所谓严格管理究竟严格到什么程度,比如在公司抽一支烟,就要罚款1250元,叫5个250。当时的制度是抽一支烟,罚个人250元,罚单位4倍1000元。延续到后来,干脆把制度改成抽一支烟罚个人1250元。这项制度从20世纪90年代左右就开始了,那个时候1250元可不是小数目。所以我们一直坚持到今天,这就是严格管理的一个例子。

      随着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加快,我们面临着与国际市场对标。当时我记得一些外国的企业来审核我们的时候,一打分我们总是不及格。为什么不及格,刚开始不知道,因为打分不公开。到后来我们慢慢才知道,就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要建立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质量手册、程序手册,然后是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又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与国际标准对标,贯彻ISO9000标准,ISO14001标准,另外把公司的管理制度全部健全和规范,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管理体系。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已经朦朦胧胧地感受到世界正在发生一些变化,要有革命性的改革或颠覆性的创新,所以从管理上我们就提出进行全面数字化管理。公司建立了信息中心,在信息中心的基础上开发软件,采购软件等等,把公司的管理体系推向数字化。

      到2012年,我们提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当时提出的方针是“数字化(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制造、效率倍增”的转型升级方针,目标就是将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成为创新型企业和数字化企业。公司改变了组织机构,年度计划,做了战略规划方案。2016年2月,李克强总理到企业视察,看到3D打印、互联网+这些创新成果非常高兴,他说:“最传统的铸造企业,能够通过创新从‘傻大黑粗’变成‘窈窕淑女”,中国一定能够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03.jpg

    传统铸造车间。

      引领行业转型 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第一动力

      回顾企业这些年的发展,始终与创新相伴。当时我们意识到,如果3D打印技术运用到传统的铸造上去,可能将改变中国传统的砂型铸造手工作业的生产方式,改变我们的劳动条件、劳动环境、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会带来颠覆式的创新变化。了解到这些技术后,我们开始着力研究怎样把这个铸造生产技术应用于产业化。不仅把设备做出来,还要把3D打印的材料研发出来,把它的软件研发出来,把适合于我们铸造业的工艺研究出来,把3D打印变成生产线。

      我们在四川有一个工厂,是世界第一条铸造3D打印的生产线,大概有9台3D打印机能够运用到产业化生产,目前在银川建立了世界第一座万吨级的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所以,现在在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综合集成技术上,我们做到了世界领跑。

      我记得曾经讲过一句话,一年不创新企业就停产,两年不创新企业不发展,三年不创新企业有可能就关门了。大家都意识到,真正要让创新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关键是要建立一套持续创新的体制机制。比如今年,我们的科技创新大会奖金达到429万元,公司的质量奖励接近500万元,这样加起来有接近千万元用到了创新和质量上,来推动整个公司重视高质量和创新发展。现在我们公司申请受理的专利超过1800项,获得的专利已经超过700项,每年还在以400项的速度增长。可能再过几年我们在国内整个装备制造业,专利申报都会处在领先的行列。

    04.jpg

    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

      矢志改变行业 借助科技力量实现最初梦想

      从1979年考上大学,1983年大学毕业到企业后,感觉从没有歇息过,一直处在忙碌的状态。基本上每天都是很早起床,买个油饼或油条边走边吃就去上班了。在车间和工人师傅在一起,每天回家都在晚上10点以后。到后来自己逐渐走上工程师岗位,当车间副主任,到设计处当处长、部长,到公司的助理、副总经理和现在走上一把手的岗位,对我来讲,早出晚归没有停下过。从来没有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周末,中午从来不午休,30多年一直就这样,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要比别人多很多,但是自己也学到很多东西。很多东西都是在工作中去学习,自己去悟,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当自己觉得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咬牙坚持,坚持坚持再坚持,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希望,一些新的成果会悄然出现。

      对我来讲,做企业,是一种情怀和梦想。我们做的是有几千年历史的铸造产业,是最传统的装备制造业,这个行业要想把它做到世界级水平,有很多需要在工作中去思考去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生产环节,劳动条件很差,职工每天在传统的铸造车间工作,环境又脏又黑,手工劳动非常辛苦,头顶上吊车一过,吊运那些几吨几十吨的东西,“咚”的一声,心里就咯噔一下,这样的状态,那种感觉天天伴随着。十几年前,我心里就想这个局面就不能改变吗?能不能让我们的工人穿着白大褂,在空调环境,像在五星级宾馆这种感觉,天上再没有天车,能不能让我们的工人有尊严和舒适地工作。

      随着世界科技进步,特别是当前有两个技术领域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机会,一个就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第二个就是当今世界的科技创新,每天都有黑科技,像3D打印、智能机器人,每天都不断在产生科技创新成果,这些新的技术和我们这些传统的工业、我们的社会相融合,就变成了新动能。十年前,我觉得自己可能都看不到这些,现在由于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我们中国成为制造强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我对此充满信心。

    彭凡照片 (3).jpg

    彭凡获得2007年度宁夏经济人物。

      坚持三种精神 企业陪伴自治区共同成长

      共享集团目前是中国铸造行业的一流企业,在引领着行业转型升级。我觉得做企业、做实业归究起来就是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这些都要体现在企业和领导干部身上。能够把这三种精神长期坚持、坚毅、坚守、坚定地走下去,再确定一个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就一定能够达到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水平。

      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非常高兴企业能和自治区一起成长,当得知自己被评为“自治区60年感动宁夏人物”的消息后,我非常感慨,感谢党和政府以及宁夏人民对我们企业的厚爱和信任,能成为其中之一,真是没有想到。能够为宁夏的发展、为民族的发展、为推动中国走向制造强国做一些工作,是我们几代人的民族情节和梦想。

      我想,这样的荣誉不是仅仅给我个人的,更是给共享集团这家企业的。这些年,共享集团的发展得到党委、政府以及社会的认可和信赖。有了这份信赖,再多的付出我也甘之如饴。(宁夏新闻网记者 蒋萍 徐静/采访整理 马建宁/视频 本文图片均由共享集团提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