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 以“三集中”改革推动乡村振兴 平原恩城镇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 以“三集中”改革推动乡村振兴 平原恩城镇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时间:2019-08-21 21:04:23  来源:大众网  作者:宋春晓 米瑶

    编者按: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是省委省政府交给德州的重大政治任务。如何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是时代考卷,更是政治使命。平原担当新时代使命,勇当探路者,做好答卷人,立足于农业大县这个“最大实际”,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为充分展现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平原创新与探索,大众网德州频道特推出“乡村振兴看平原”特别策划,多路记者分赴平原各街道、乡镇基层一线,蹲点采访,围绕“五大振兴”,积极挖掘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模式。

    以“三集中”改革推动乡村振兴 平原恩城镇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乡村振兴看平原”系列报道之一

    2016至2017年,恩城镇利用扶贫资金,建成冬暖式蔬菜大棚79个,自扶贫产业园建成以来,园区总收益240余万元。

    见习记者 宋春晓 通讯员 米瑶

    “以前一到下雨就犯愁,路很难走,自家顾自家,垃圾随便扔也没人管,现在你看看这环境多美,一点也不比城里差哩!”8月8日,面对大众网记者的采访,平原县恩城镇五里庄村民们毫不吝啬地夸赞村子的变化,记者现场所见,五里庄村每条路都铺上了柏油,路两边是花团锦簇,一排排白墙红瓦的民房整齐有序,洁白的墙体上绘有优美的诗句和雅致的画作,目之所及不见一丝脏乱。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平原县恩城镇既要“面子”又要“里子”,在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产业向现代园区集中,以及对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不断取得巨大突破。今年7月31日,平原县恩城镇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乡镇技术评估,至此,恩城镇成为全市第一批、全县唯一一个国家级卫生乡镇。

    恩城镇生态旅游扶贫项目依托扶贫产业园建设的连栋温室及采摘园,主要经营花卉配送、无公害蔬菜和水果采摘、民俗文化、生态餐厅及垂钓中心,发展特色旅游。

    “四种模式” 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发展产业是发展实现质的突破的根本之策。我们要因地制宜,把本地最擅长最拿手的做好做强”。平原县恩城镇党委书记孙建告诉大众网记者,“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让恩城镇的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产业走对路,乡亲才能富。近年来,平原县恩城镇把水果、韭菜、土豆、花卉列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加以推动,全镇农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产值迅速提升。在培优小屯百亩果园、秦庄三百亩韭菜基地、徐庄二百亩土豆、小洞四百亩扶贫产业园区等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闵庄和雷庄为代表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小洞和秦庄为代表的“党支部+基地+农户”模式、以小屯和南城社区为代表的“党支部+集体土地+种植大户”模式的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共计23家,流转土地5980亩。目前,恩城镇正在重点建设以水果玉米项目为代表的“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模式,项目建成后亩产可增收1000元,真正实现产业发展、土地增值、农民增收。与此同时,恩城镇全年再新增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15家。

    恩城镇南城社区属于恩城镇土地增减挂钩社区,此举共带动流转耕地2300亩,1600余农民上楼变市民。

    “两类社区” 推进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

    “像大庄、小庄、小屯这些村庄,都位于恩城镇比较偏的地方,像医院、学校这样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看病上学都很麻烦,今年我们计划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大庄、小庄、小屯、小褚、邹庄、申庄等6个村庄进行拆迁。”孙建在恩城镇地图前向记者介绍,将这些村民迁来南北城社区后,恩城镇可腾空土地1300余亩,近4000农民上楼变市民。

    涉及如此多村民,问题和麻烦自然也是层出不穷,“为了解决问题到位。我们利用2周时间对各村庄进行细致摸排,并逐项解决。”孙建告诉大众网记者。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赋予农业农村新使命,新的发展阶段则需要重新调整城乡土地关系。恩城镇立足“全国重点镇”“省级示范镇”,严格落实城镇建设各项政策,尤其是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落实方面,恩城镇已建成了两类社区。一类是于2014年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南城社区,属于土地增减挂钩社区,此举共带动流转耕地2300亩,1600余农民上楼变市民。另一类是北城社区,于2016年投资1.2亿元建设,是土地增减挂钩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的社区,共带动流转耕地700余亩,3000余农民上楼变市民。

    恩城镇北城社区于2016年投资1.2亿元建设,是恩城镇土地增减挂钩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的社区。

    “三种途径” 推进产业向现代园区集中

    先进理念、市场、技术条件交汇为恩城镇乡村振兴创造基础。

    要想把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单打独斗是不行的。为了形成较大的产业链,恩城镇通过“三种途径” 推进产业向现代园区集中。“龙头企业+结构调整”,今年,恩城镇引进水果玉米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占地60亩,年产水果玉米罐头10万吨,辐射带动规模化种植5万亩;“特色小镇+乡村文化”,结合乡村振兴,恩城镇从2017年开始发力,将啤酒特色小镇发展成为覆盖啤酒产业园区、啤酒花园旅游区、连片治理9个村庄、扶贫产业园区和生态旅游扶贫项目的国际化“啤酒文化”交流、展示、传播中心;“产业园区+科研院所”,以小洞村400亩扶贫产业园区为中心,将9个连片治理村庄纳入蔬菜种植园区,强化园区与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全市农业样板园区。扶贫产业园建成第一年,成效显著,每个棚租金1.5万元,共计84万元,去除费用后,余下53万元,人均分红达2000余元。

    “去年九月底过秋的时候,俺村的包村干部来俺家通知,说分红的钱已经打到卡上了,让赶紧上社里去看看,咱也不会就让孩子去查了查,俺家五口人,得了一万多块钱呢!”恩城镇东于村村民高友明高兴地告诉记者。2017年,高友明一家通过“入股”镇上的扶贫产业园,每年“分红”1万余元,再加上低保补助金和种地所得,一家人年收入达到两万三千多元,真正实现了脱贫。

    恩城镇盛堡啤酒小镇依托啤酒产业,充分挖掘啤酒文化,积极打造的集娱乐、休闲、美食、文化于一体的工业旅游观光小镇,实现了以商促城,以旅带城,以文融城。

    “三个结合”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乡村环境好不好、美不美,事关民生福祉。

    “出门就有小公园,白天孩子游乐,晚上大爷大妈们遛弯儿、跳广场舞,别提多开心了!”大众网记者来到平原县恩城镇五里庄,如诗如画的乡村图景处处可见,目之所及不见一丝脏乱,村民们端着小马扎、摇着蒲扇,在家门口的廊架下纳凉,或在河边古色古香的亭子中下棋闲聊,柏油路两侧是争奇斗艳的美人蕉和郁郁葱葱的行道树。

    从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到如今“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雅居美庐,满目叠翠”,近年来,恩城镇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现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的极大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恩城镇五里庄村是2017年恩城镇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精品村,基本实现村内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

    今年7月31日,恩城镇在国家卫生乡镇技术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全市第一批、全县唯一一个国家级卫生乡镇。创卫过程中,恩城镇投资20万元修建公共厕所4处,投资5.6万元安装道旗、粉刷房屋、制作宣传牌匾,投资12万元更换垃圾桶及清扫工具,投资30万元治理护城河污水、拆除违章建筑,实现垃圾清、污水治、违建拆;与美丽乡村相结合。整合各项资金近2000万元,以“三清五化”为标准重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改成,打造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社区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庄1个,省级美丽乡村连片治理项目村庄9个;与创新管理相结合,为更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恩城镇将环卫工作承包给山东舜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效果显著,极大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要坚持问题导向,逐步解决群众关心的人居环境痛点难点”孙建说,只有解决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村道硬化等突出问题,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