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 改革创新强教育 奋发有为拓新局
  • 改革创新强教育 奋发有为拓新局

    时间:2019-05-05 09:10:45  来源:  作者:

    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李凤岐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姜四清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武涛

    高平市委副书记、市长 原健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 夏祯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吴俊清

    晋中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 张海荣

    山西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黄桂田

    知事识人 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李凤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组织部门推动教育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质量不断提高,为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一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理论武装。二是坚持高素质专业化,着力加强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三是坚持提升组织力增强政治功能,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出台我省贯彻执行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和加强民办学校、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实施意见。四是坚持重大工程牵引,着力加强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今年教育系统各类三晋英才3104人,占全省近1/4。支持高校全职引进多名高层次领军人才,通过“百人计划”引进41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2个团队,占全省2/3以上。高校用人、职称评审、收入分配“三项自主权”也得到有效推进和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与省委教育工委一起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组织保障工作。一是深入推进教育系统政治建设。组织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奋进新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全力提升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高校党员、学科带头人“双培养”机制,建强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职组织员“三支队伍”。三是改革加强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深化高校领导班子选任工作改革,建立健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5大体系,进一步优化高校领导班子结构,真正让热爱教育、懂教育的政治家担任教育系统领导。四是持续抓好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培训。突出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和履职能力提升,重点抓好高校“一把手”教育培训。五是创新用活人才引进培育政策。深入实施“三晋英才”支持计划,优化省级重大人才工程设计,聚焦高等教育“133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按需保障教育系统引进培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全力落实 着力补齐教育发展短板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姜四清

      认识再提升、举措再加力、标准再拔高,发展改革部门将全力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一是加强对教育重大问题的研究,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在“十四五”规划中突出教育优先发展。二是加强教育改革发展与三大目标定位、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军民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协调衔接,以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三是优先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把“大学城”建成太原都市区的“创新城”。
      二、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细化落实教育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推动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全到位。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三是加大教育收费管理改革力度,修订完善我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中小学课后服务相关政策。
      三、强化精准投入,着力补齐教育发展短板。一是继续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二是争取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扩容工程、城企联动托育工程在我省试点实施,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补强弱项。三是推进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山西师范大学整体搬迁工程等一批高校项目建设,支持高校优化区域布局,改善办学条件。四是依托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建设一批与我省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与产业、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成果转化机制,提升企业、高校产学研用合作水平。
      四、聚焦产教融合,着力提升服务转型发展能力。一是抓好试点建设,支持太原、长治、晋中、大同等省级试点先行先试。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办学。二是抓好实训基地建设,聚焦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两个重点,支持一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实训基地建设。三是抓好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双创支撑服务体系,推动我省高校创新创业迈向更高层次和水平。

    保驾护航 让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武涛

      全省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大教育投入,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一、坚持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
      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不断完善财政补助政策措施。积极落实各类生均拨款制度,确保各类财政生均拨款全面达标,并根据办学成本变动情况适时提高拨款标准。扎实推进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科学合理划分教育领域的省级与市县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基层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各级财政履行好教育投入和管理责任。
      二、坚持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一是财政投入继续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向教育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二是积极巩固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支持解决“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决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加快实施高等教育“1331工程”和率先发展试点,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产教融合。三是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支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支持改善高中办学条件,加快全省高考制度改革,加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费保障,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投入,按规定落实好教师待遇政策。
      三、坚持推进改革创新。
      一是建立健全财政教育资金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切实加快教育经费预算执行。二是全面对标一流,建立健全放开搞活鼓励创新的财政投入与管理制度。建立多元投入新机制。支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更好地服务于全省转型发展。赋予高校在办学与科研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继续完善高校人才引进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政策。三是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服务水平,保持财政教育政策的连续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对标一流 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创新规范发展

    高平市委副书记、市长 原健

      2016年以来,高平紧紧抓住作为全省学前教育改革试点的机遇,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教师缺”“管理差”等问题改起,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创新规范发展。
      一、舍得花钱建学校,让孩子上好学。
      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建立了“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的办园体制,着力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近年来,累计投入近6亿元,新建幼儿园22所,改扩建80余所,公办和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占比达94.6%,形成了“市直幼儿园为龙头、乡镇中心园为骨干、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
      二、用活编制配资源,让学校有老师。
      打破编制管理束缚,对县域幼儿教师编制统筹使用,着力破解学前教育编制荒。共调剂344名中小学编制用于幼儿教师,连续3年公开招聘幼儿教师70名,有效缓解了师资短缺问题。
      三、“县管校聘”抓延伸,把水平提上来。
      积极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向学前教育延伸,教师变“校管”为“县管”,让好园长、好教师能下沉到乡村,缩小城乡办学水平差距。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创造性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用党建引领教育发展。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基本功,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落实好教育改革中的“9个坚持”和开展教育工作的“9个要求”。二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继续抓好幼儿园教师培养和补充机制、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下活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这盘棋。实现每园每班配备一名公办教师,每年教师、校长交流比例不低于10%。三是加快教育城乡一体化。坚持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每一所学校。今年新开工建设5所幼儿园、2所标准化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中学和1所特教学校,持续优化学校布局与办学结构。

    凝心聚力 营造加快教育事业发展良好氛围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 夏祯

      这次全省教育大会,是省委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认真学习贯彻这次大会精神,重点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强化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必须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深化学习,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要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要强化研究,充分发挥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高校马院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要强化宣传,进一步增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坚持立德树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紧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条主线,在全体师生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找准思想理论教育和学生理论兴趣的共鸣点,把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和“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学习宣传,大力繁荣校园文化。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增强阵地意识,抓好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管理。
      三、围绕凝神聚力,大力营造加快教育现代化,推动我省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
      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方针和重大部署,宣传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各地各有关部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进展和成效,加强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舆论引导。要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营造尊重教师、关爱教师的良好风尚。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要紧紧围绕庆祝活动主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大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凝聚起加快教育现代化、推动我省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攻坚克难 书写教育改革发展新答卷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吴俊清

      这次全省教育大会是我省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确立了今后一段时期的教育新定位、战略新安排、改革新部署,全面开启了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新征程。
      聚焦使命担当,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教育系统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担负起发展山西教育事业的神圣职责。毫不动摇抓党建,使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坚守底线防风险,营造安全稳定的教育环境。
      聚焦立德树人,大力培育时代新人。教育系统要把紧人才培养“方向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健全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用活用好山西独特红色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筑牢思政工作“生命线”,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全力打造“金课”,坚决淘汰“水课”,提高课堂“抬头率”,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厚培现代教育“营养土”,积极发展素质教育,不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聚焦改革创新,充分激发生机活力。教育系统要以大讨论为契机,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创新再发力、工作再抓实。以问题为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以改革为动力,系统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开放为支点,撬动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借梯登高,借船出海。
      聚焦公平质量,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教育系统要直面民生诉求,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乡村弱、城市挤”和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整合资源力量,彻底扭转职业院校“多小散弱”局面,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变人才供需“两张皮”为“一盘棋”。服务转型综改,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速“1331工程”建设,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更好地满足三晋人民新期待和山西战略新需求。

    奋勇争先 写好晋中教育“奋进之笔”

    晋中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 张海荣

      我们要按照会议部署,正确判断冲刺优质均衡目标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以干不到一流就是落后的争先意识和领跑全省的气魄,写好晋中教育的“奋进之笔”。
      一、扭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放松。
      发挥好市委教育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的重要职能,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学习教育发展规划“双学”活动,不断完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教育事业成败的重要标准,持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牢固树立和践行“健康第一”理念,扎实开展中小学美育教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晋中特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扭住促进公平基本政策不放松。
      以普及普惠为目标,大力实施学前教育补短板计划;以优质均衡为目标,扎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以全纳教育为目标,健全完善残疾儿童、随迁子女、留守儿童、贫困生关爱体系,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以普职协调、特色多样为目标,全面创建国家、省级示范职业院校,切实办好普通高中。从今年起,用3年时间,投资120亿元上马218个项目,啃下教育资源不充足、不平衡的硬骨头。
      三、扭住提高质量核心目标不放松。
      从全球视野、全国格局中审视教育质量,以“国家标准”为支撑、以“晋中标准”为引领,实施“晋中质量标准提升计划”。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推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强化教师专业培养,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狠抓放管服效改革,探索建立“市级统筹、以县为主、专家治校、自主办学、管办评分离”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扎实推进小学阶段课业负担改革、初中阶段中考改革和高中阶段高考改革,完善各类评价办法,使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结果评价和政府评价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实现人才培养方向正确培养效果良好,办好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内外兼修 围绕“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大学

    山西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黄桂田

      山西大学将认真贯彻大会精神,扎根山西大地办大学,在学校发展上“创一流”,在服务转型上“接地气”。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面向山西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
      扎实开展思政育人改革。加强组织员、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三支队伍建设,构建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大思政课程体系。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优化专业结构,优选一流教材,重塑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在省内高校率先试行竞争性招生和博士生“申请—审核”制,扩大研究生招生“优才计划”。
      二、强化学科建设,奋力实现“双一流”建设突破。
      强化“2+4+X”的学科布局,支持物理学、哲学学科冲击一流学科,化学等四个学科打造学科高原,其他一级学科博士点打造特色学科,形成高峰凸显、高原提升、基础扎实的学科体系。集中部省合建经费和我省率先发展经费,力争物理学、哲学在下一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
      三、对接产业发展,为山西转型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积极构建面向山西产业发展的学科链、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建设物理学优势学科群,对接山西光电信息产业。建设哲学优势学科群,对接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立三晋文化旅游协同创新中心。
      四、深化综合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把综合改革作为推动内涵式发展的强大动力,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率先发展的“十二条”意见。完善集体决策机制。组建了学术委员会。整合校地、校企合作职能,成立国内合作委员会,为深度融入山西转型发展提供坚实保证。
      五、扩大开放办学,通过国内外合作提升办学实力。
      落实与北京大学的13个重点合作项目,大力开展与南开大学等合建高校的对接。把国际化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优势学科先行先试,积极引进国际一流人才,扩大留学生和师生出国研修规模。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