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政策托举多元服务 成都高新区打造“创业生态圈”
  • 政策托举多元服务 成都高新区打造“创业生态圈”

    时间:2018-10-16 21:01:30  来源:  作者:

    双创周主会场-成都高新区菁蓉汇

      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16日讯(记者 陈淋)10月15日,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主会场成都高新区菁蓉汇内落下帷幕。雨后天晴的成都,又迎温暖阳光,将这片土地的“双创热情”尽情释放。

    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初心使命,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自1988年诞生以来,就燃起了创新创业的火炬。

    人才扎根、资本汇聚、政策优惠,12.8万家创新创业企业便在这片沃土茁壮成长,也使成都高新区从一片片人迹稀少的农田发展为拥有百万人口的安居乐土。

    就业为民生之本,创业乃就业之源。“引进一批人才、创立数个企业、带动万千就业”的模式正在这里上演,无数创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区域就业的“倍增效应”。

    在成都高新区,高达500万创业奖励的“金熊猫人才计划”,不断升级的“创业富民计划”以及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诸多措施,让创业与就业双向联动、互为增益。通过政策驱动、创业带动、援助推动等方式,创业与就业工作全面推进,一个良性的“创业生态圈”在这里初步形成。

    天府软件园

      产业加速发力 助力青年创业就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时代,无论是孵化园、创业场,还是大学校园里都能看到寻梦、圆梦的创业者身影,而青年大学生是其中的主力。

    亮相今年“双创”活动周的“小贩”机器人就是来自成都高新区的大学生创出来的。“我们团队里大多都是成都电子科大的学生。”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CEO黄山介绍,“小贩”机器人的研发人员全部都是90后,多数来自于国内外知名高校。

    “公司从2017年成立以来,从立项到验证产品功能、试运行样品机、优化产品功能,到今年3月推出产品,我们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黄山作为团队带头人,为这批90后大学生的“靠谱”感到兴奋。

    从高校走向社会,团队成员都未感不适。“毕业前我们就想好了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黄山说,团队里有不少同学在大学相识,因为对机器人的热爱聚在一起,创立公司后有了共同目标,就一直走了下来。

    同样是电子科大的学生,蒋忠珍08年毕业后就和很多同学一样选择到天府软件园工作,并在此落户定居。“天府软件园从A区都发展到G区了,高新这10年真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在蒋忠珍工作的天府软件园内,入驻有IBM、华为、阿里巴巴、马士基、腾讯等2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还有极米科技、咕咚运动、百词斩等一大批新锐公司涌现。园区内活跃着600余家企业及6万余从业人员。

    “近几年,很多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公司纷纷将研发机构、总部设立在或迁移到成都高新区,他们有很大的人才需求。”锐仕方达(北京)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区域总裁黄斌介绍,公司成都办事处位于成都高新区国际人才城,这里共入驻知名优秀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与组织70余家。

    在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成都市人才开发指引(2017)》中,成都高新区急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根据国内知名猎头平台近日发布的《2017-2018年度猎头行业发展白皮书》,2017年,猎头做单最多和岗位需求量最高的行业均为IT互联网行业,成都猎头数位列猎头分布榜第四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和深圳。

    “作为成都的产业主阵地,成都高新区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新经济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企业总量超12.8万家,这里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成都高新区人才工作处相关负责人说。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国际人才城

      老外帮老外找工作 全球创客扎根成都

    信息化使全球资源加快流通,作为创新创业的第一资源,人才的全球流动也日渐频繁。

    去年开始,一家“老外帮老外”找工作的成都公司――老外HERE,以近乎“开挂”的速度频繁出现在全国及海外媒体聚焦下。这个创立于2015的人力资源公司,目前已将业务从原本的“帮老外找工作”,扩展到“跨文化交流”“国际文化活动”“海外招聘”“外籍人力资源”等多个领域。

    “成都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生活舒适、环境包容,政府的人才政策给力。来中国创业生活的优秀外籍人才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成都。” 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的英国女孩葛燕希(Daisy)介绍,2017年,“老外HERE”共收到外籍人才简历18300份,其中大部分是硕士以上学历;全年累计服务外籍人才357人次,涉及教育、互联网、游戏、消费类电子、生物制药、制造业等多个行业;为2家四川省“千人计划”企业提供外籍人才引进服务,为3家“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国际化战略咨询;举办外籍人才活动32场。

    今年7月,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公司创始人、CTO(首席技术官)威廉・列文博士随成都高新区“天府人才行动・海外行”活动,奔赴英国伦敦、爱尔兰都柏林、美国纽约和波士顿等多个海外城市为公司招聘。

    博恩思于2016年由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机器人中心科学家李耀博士与威廉・列文博士共同创立,是一家以人工智能医学为核心,致力于精准外科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及临床应用的创新公司。总部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及生物城,研发中心位于美国硅谷。

    “公司4月已完成1亿元A轮融资,我们需要更多顶尖人才。”威廉说,他在成都工作三年,这已是他的第二故乡。正是对成都的这份热爱,威廉・列文博士希望可以招聘更多的优秀人才,也将在2019年把“SIAM 美国工业数学年会”带到成都,“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引来更多关注的目光”

    作为成都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区域,成都高新区正多方位培育国际化创业土壤,高水平推进新川创新科技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国内唯一对欧综合合作平台“中国-欧洲中心”建设,还拥有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创新设立“外籍人士创新创业之家”,为外籍人士的生活、工作提供一站式国际化服务。

    包容、友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让成都高新区成为全球人才青睐的新地标。截至目前,包括迈克尔・毕晓普教授在内的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携团队落地与此,还聚集了海归博士(后)1200余名、中外院士19名。

    扶持百姓创家业 推动创业促就业

    人才优先发展为建区之本,生活城市建设为活区之源。成都高新区的蜕变不仅得益于全球英才的创新助力,更离不开当地居民的辛勤劳作。如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帮助草根创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是创业就业工作中的重点难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成都高新区全面开展创业带动就业。今年46岁的全大勇曾是一名返乡农民,2007年回乡创业到如今,他的成都俊杰速递有限公司年营业额已经达到1150万元。2015年,全大勇当选为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创业富民协会首任会长。说起今天的成绩,全大勇说:“这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当年的四万五让我走上了致富之路。”

    2007年,全大勇想开家快递公司,但“没钱没地”的他只能小打小闹,“就8个人,用自行车和摩托车送件。”公司一度处于停滞状态。2008年,成都高新区“创业富民计划”启动,全大勇通过申请获得了创业富民小额贷款4.5万元。“我买了第一辆货运汽车,街道还免费提供给我70平米场地,生意逐渐好了。”全大勇介绍,高峰时期他们每天的派件量达到40000件、揽件量15000件。公司业务的扩展让当地失业农民也获得了再就业机会,截止目前,全大勇共录用辖区失业农民51人。

    从4.5万起家到1150万的年营业额,全大勇人到中年借力发力,圆了自己的创业梦,也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在成都高新区,像全大勇这样的创业农民并非个例。

    在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很多人都知道顺江社区有个钟德洪“大好人”,专帮“双困”家庭。钟德洪原是一名普通建筑工人,因意外事故导致下半身肌肉萎缩。2008年,在“创业富民计划”的政策扶持下,钟德洪和一些残疾人朋友,开办了成都递梦保洁公司。截至目前,递梦公司已接纳30多名困难人士就业,安排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解决了他们的再就业难题。此外,钟德洪还帮助其他的残疾人士创业就业。目前,他们已经帮助其他4名残疾人开办了两个残疾人创业项目。

    “像全大勇、钟德洪这样,只要是在成都高新区从事个体经营、服饰、餐饮、物流业、商业服务等创业项目的群众,有想法肯干事,都有机会申请创业贷款”成都高新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成都高新区通过《创业富民计划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创业富民计划的实施办法》等政策,已累计发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4000余万元,帮助1300余名辖区居民圆了创业梦。

    政策托举多元服务 打造“创业生态圈”

    支持青年大学生积极创业、引导国际人才广泛就业、帮助生活困难群众再就业。成都高新区通过有针对性的创业鼓励政策,不断提升公共创业就业服务能力。“一核多级”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体系已在成都高新区建立。

    在大学生创业就业方面,以成都市就业创业示范基地(高新区)为核心,辐射天府软件园(创业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市创业学院等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基地;同时还建立了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载体。2017年初,《成都高新区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支持校地协同创新创业。截至目前,已建成包括成都高新区青年(大学生)创业示范园、软件园创业场在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载体超2万平方米,共吸纳聚集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1200个,累计带动大学生就业超过6800人。

    面向全球人才,系列人才政策与配套服务不断加码。今年4月,人才政策全面升级,“金熊猫”人才计划50条对外发布,设立创智、创业、创意、创造四大人才项目。除了针对高层次人才最高500万的创业奖励外,还有“金熊猫”一卡通服务制度,在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障、政务服务等方面,对高层次人才提供“绿色通道”,享受精准定制和自选菜单式人才服务。

    在基层,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率先在全市打造第一家街道级“肖+众创空间”,入驻企业近200家;合作街道打造“创业富民计划2.0”,累计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2600万元;芳草街道“政社合作”更是作为双创服务社会化样板,引领示范作用显著。今年5月《成都高新区关于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实施办法》出台,通过设立“创业吸纳就业奖励”等方式,促进就业,基本形成对各类群体全覆盖的就业政策体系。

    “我们在各个层面整合资源,让多元的服务主体共同发力,创业者多层次、多元化且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得到了满足,一个覆盖全方位、全流程服务链的创业生态圈,已在成都高新区形成。”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中,成都高新区通过打造“创业生态圈”,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吸纳全球英才来成都高新区施展才华,鼓励各类群体干事创业,全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自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