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新时代・脱贫攻坚榜样】从贫困户到村民致富榜样 钟昌海:办法总比困难多,肯干就能改变贫穷
  • 【新时代・脱贫攻坚榜样】从贫困户到村民致富榜样 钟昌海:办法总比困难多,肯干就能改变贫穷

    时间:2018-10-16 21:01:30  来源:  作者:

    四川新闻网遂宁10月16日讯(记者 赵权军 摄影报道)“人活着就有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定就能改变贫穷。”仅上过几天小学的钟昌海,不喜欢讲华而不实的大道理,更愿意埋头苦干。靠着自己的奋斗,他得出简单的结论:要改变贫穷,不能等、不能靠、更不能要,只要能吃苦,日子就会慢慢好转。

    钟昌海获得“脱贫攻坚榜样”荣誉称号。

    身患眼疾,腿脚不便的钟昌海白手起家,用政策补助资金购买鸡鸭雏鸟,不断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不仅解决家人生计问题,还让残疾的儿子利用电商平台,帮村民将山里的土蜂、土鸭、土鸡等特产卖到山东、云南等地。如此,经数年艰辛努力,原本家徒四壁的钟家人住上新房,水泥路穿家门口而过,钟昌海成了村里的致富脱贫榜样。近日,他还荣获四川省2018年脱贫攻坚奖“脱贫攻坚榜样”荣誉。

    从前:

    双亲去世后需举债才能安葬

    10月10日清晨,钟昌海先后接到市县镇等多个部门电话,催促他参加四川省2018年社会扶贫工作推进暨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他因年轻时弄断一只手,右眼因拯救一只野白鹤,而被受惊的白鹤给啄瞎了,致老人如今眼神不好。临行前,妻子胡素梅不放心,非要陪丈夫一起到遂宁参会。“你一人去,我不放心,你可是我们家的指望呀!”妻子眼巴巴地望着钟昌海说到。

    钟昌海,今年已66岁,但参会的两天他如坐针毡,因心里想着“我要尽快赶回去,家里还有一群牲口要喂,已残疾的儿子干不了!”当夫妇俩参加完活动后,即刻将获奖证书赛进帆布背包,匆忙搭乘一辆客车赶回家。到家后,钟昌海没歇上一口气,穿了水鞋就去看散养的鸡鸭鹅,以及五头肉牛的情况。“这样忙碌的日子,他已过了大半辈子,他(钟昌海)就是个操劳的命!”胡素梅嘴上抱怨丈夫,手里紧捧着丈夫的获奖证书,脸上难掩的笑容溢出。

    大约20多年前,钟昌海的父亲病逝,正当家人张罗父亲丧事时,其母因伤心过度也撒手人寰。钟昌海当时正值壮年,但双亲忽然相继离世,硬汉也留下泪水。“那时家里太穷了,没一分钱办丧事,只能向乡邻们借钱,但村民们嫌我家太穷,怕借钱后无力偿还而拒绝借钱。”钟昌海记得,那年的寒冬,他踏着一双破凉鞋,走好几公里去借钱,最终一退休工人见其太可怜,就将其退休金2000多元钱借给他。

    钟昌海借钱时,承诺3个月内还钱,他用这些钱顺利安葬父母后,马不停蹄地准备打工挣钱还债。为早日还清债务,他坚持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提渔网到琼江捕鱼,“每天只休息一两个小时,收网时都会累得睡着了。”他将捕的小鱼炸成鱼干,次日清晨到集市卖掉后攒够2000元钱立即还了债。钟昌海回忆说:“当时那段日子真的很苦,常常是因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肯干就能改变贫穷’,对吧?”

    钟昌海认为脱贫不能靠等和要,要脚踏实地干事。

      现在:

    琢磨养蜂技术实现脱贫摘帽

    据悉,钟昌海家住遂宁市安居区安居镇护村村,这里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农民靠种地和饲养生猪为生。钟昌海有两个儿子,长子失去双腿后,他就让念完高中的次子去学修车技术,“让他去学个技术在手,走到哪里都不会饿着。”钟昌海家的房子建于2012年,是典型的川中特色民居,但此前全家人蜗居在仅十多个平方的由石板砌成土房内。老房子经常漏雨,冬季寒风能穿透墙壁,吹得人直打哆嗦。

    那一年,因长子出车祸后回家需静养,逼仄的老房内却没一块合适的地方放置床铺。为解决家中的窘境,钟昌海自筹7500元钱,向亲朋借4万元钱,买来建房所需的钢筋水泥等建材,和妻子两人四只手在村道公路旁建起崭新的三间水泥房。如今,钟家的新房子,人畜分离,院子收拾得干净利落,锄头、拖拉机等农具归置得很整齐,一家人的出行工具是辆拖拉机。

    钟昌海介绍,最初这辆拖拉机是买给儿子代步的,“因大儿子念大学时出了车祸,造成高位截瘫,需用轮椅才能移动。”若距离远了就去不了,经家人商议索性买辆三轮车给儿子,后来钟昌海也用这辆车载着家中土特产去集市上出售。为还清因建房欠的钱,他加倍努力干活,“啥最苦最累的活儿我都愿意干,就希望能多挣点钱还债,还要改善家人的生活。”钟昌海说。

    然而,就在钟昌海建好新房后不久,原本在工厂上班的妻子失业了,且其一双腿因意外摔碎髌骨,生活接二连三的打击没能击倒钟昌海。为多赚点钱他用政府资助的资金购买一头肉牛,准备靠养殖发展家中的经济,如今家中已有5头肉牛,每只肉牛卖掉都能赚到1万余元钱。因家门有不少荒地,他就在家门口散养起几十只鸡鸭鹅,“鸡蛋不仅能满足家人食用,还经常拿到集市上卖钱。”

    遂宁市安居镇护村村支书田胜全介绍,2014年钟昌海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政府不断帮扶,钟昌海靠自身努力,终于在2016年实现脱贫摘帽,在2017年实现了纯人均4995元年收益。“钟昌海脱贫没靠任何人,他靠着脱贫政策和自身奋斗,渐渐过上不再为小钱发愁的日子。”田胜全说。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为让村民一起赚钱,他让儿子通过电商卖村民家的土鸡等。

      将来:

    靠养野蜂成为村里“技术顾问”

    “他不怕蜂子蛰,还经常帮人招收和驯化野蜂。”胡素梅自豪地告诉记者,丈夫身怀一项驯养野蜂的绝活,他靠着这项年轻时曾琢磨出的本领,通过大胆驯养野蜂,在家周边驯养了6桶野蜂。每年靠着养野蜂能赚到一两千元,再加上其余的种地收益,家人的日子逐渐好转。质朴的钟昌海没将驯养野蜂的技术独占,他经常帮助村民招收和驯养路过的野蜂。

    胡素梅说,曾有一次邻村村民家的橱柜内盘踞着一处巨大蜂巢,但村民畏惧野蜂的毒性,不敢轻举妄动,就找钟昌海帮忙“捉拿”这窝野蜂。钟昌海没配备任何防护设备,手中也没有戴手套等,直接用手掌伸进密集的蜂群,将簇拥在一起野蜂给分开,再轻轻拎起被蜂群团团包裹的蜂王,将其放置在提前准备好的蜂桶内。此时,其余蜜蜂见蜂王已离开,立即朝蜂王入住的新家涌,纷纷钻进了这只木制蜂桶。

    “现在凡村里有野蜂经过,村民都找钟昌海去帮忙驯蜂。”如今,被驯化的野蜂每年能产出30多斤蜂蜜,为将这些难得野蜂蜜变成资金,长子钟荣康学会用电商平台卖东西,利用QQ、微信等互联网工具推销自家蜂蜜。“为让钟荣康的微信朋友圈获得更多商家关注,卖掉更多的农村土特产,村里每次开会都会动员村民多转发钟荣康的朋友圈。”田胜全说,截至目前护村还有21户贫困户,预计今年拟脱贫的贫困户有10户。

    “由于野蜂蜜产量低,不少买家要提前排队订货。”为满足更多客户需求,钟昌海让儿子帮村民卖蜂蜜,还常用电商平台帮村民卖土鸡、土鸭等土特产。目前,山东、云南、广东等地的商家成为护村村民野蜂蜜的固定收购商。“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大家扭成一股绳才能共同富裕。”钟昌海说,脱贫不能靠等、靠要,要踏踏实实做事,才能改变家里的状况。

    榜样:

    “脱贫不能靠等靠要,要脚踏实地”

    田胜全告诉记者,护村幅员面积不大,全村住着近千名村民,村子属于非贫困村,缺少致富脱贫项目,但钟昌海的奋斗经历激励着全村其余贫困户。村委曾在多次村民大会上,让所有村民学习钟昌海吃苦耐劳,甘愿从零做起,最终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精神,让尚未脱贫的贫困户改变先前“等靠要”的脱贫陋习,脚踏实地干事情,多想办法挣钱改善家庭经济条件。

    田胜全举例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村以前有个懒人听到钟昌海的故事后,发奋打工,改变原有的懒散习惯。”这名贫困户名叫詹良先,曾因好吃懒做,家道中落,家中经济穷困,家人生活潦倒。最终,在钟昌海等人的感召和帮助下,詹良先改掉了以前的不少陋习,不仅将家里的事情打理得有条不紊,还经常去外地打工,目前詹家人的日子正逐渐好转。

    2018年10月11日,钟昌海在四川省2018年社会扶贫工作推进暨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荣获“脱贫攻坚榜样”荣誉称号,钟昌海抱着获奖证书笑呵呵地说:“今后要更加努力的工作,让家人的日子再上一个台阶,也多帮助村民一起发展经济致富,这样才对得起党和政府给予我的荣誉!”然而,在钟昌海心里早已有了盘算,他计划多养点野蜂和肉牛,以及家禽等攒点钱,为儿子们找媳妇,让孩子承担起家庭责任。他说:“即使生活再苦、再难,只要肯干就会好转。”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