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成都设100亿新经济发展基金 拟上市245家企业
  • 成都设100亿新经济发展基金 拟上市245家企业

    时间:2018-11-10 18:32:50  来源:  作者:

    数说

    成都新经济

    战略目标

    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

    独角兽

    力争到2020年,引育独角兽企业累计超过2家,准独角兽企业累计超过50家,种子企业累计超过500家

    “7+N”空间版图

    7大产业核心区:电子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数字娱乐、新文创、大健康、新金融

    N个新经济产业功能区:各区(市)县结合自身产业禀赋、区位优势,依托66个产业园区,围绕新经济6大形态各领域和细分产业,确定本地新经济产业功能区

    青年人才

    2017年8月以来,成都吸引高学历青年人才超过24万人,全市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前三,“蓉漂”成为新的时代风尚,成都正成为众多青年才俊创新创业的首选城市之一

    新经济基金

    政府分别设立2亿元的新经济天使基金和100亿元的新经济发展基金,采取直投、引投和跟投方式,对企业发展的初创、成长、爆发阶段,提供全过程的融资服务,坚定企业在成都落地生根的信心

    上市企业倍增计划

    计划启动“交子之星”上市企业倍增计划,2018年至2022年全市拟上市企业245家

    今年5月,川港高层会晤暨川港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拉开了川港地方政府间全方位和机制化合作的序幕。很快,四川与澳门长效合作机制建立也将迎来新的进展。本周,川港澳合作周活动陆续启动,四川与香港、澳门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近年来,成都加快建设最适宜新经济成长的城市,新经济领域发展受到包括港澳在内的多方关注。

    去年11月成都召开全市新经济发展大会以来,成都涌现出新潮传媒、医云科技、1919酒类直供3家独角兽,新经济总量指数持续上升,呈现出开局良好的态势。今年1-9月,成都已有148家新经济企业获得投资150.56亿元;全市新增新经济企业29073家,增速达22.17%;全市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分别增长38.03%、45.01%和40.74%。

    “配菜”变“点菜”

    制定精准政策发展新经济

    发展新经济被视为成都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经济变道超车、重塑竞争优势的重大抉择。新经济意味着发展理念、产业形态、组织方式、制度环境、监管方法全新变革。为此,创新体制机制、创造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营商环境,成为推动新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去年11月召开的新经济发展大会上,成都准确定位了未来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发展新经济关键在制定精准政策体系。为了实现目标,成都在推动新经济政策上由“配菜”变“点菜”,有针对性地满足企业需求、解决现实问题。会后出台的《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新经济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聚焦发展新经济“六大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并围绕“六大形态”“七大应用场景”逐一出台配套实施方案,全力为新经济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将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深入推进实施“双百工程”,力争到2020年引育独角兽企业累计超过2家,准独角兽企业累计超过50家,种子企业累计超过500家。根据正在实施的《成都市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成都将给予独角兽或行业领军企业“城市合作伙伴”地位,在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发布城市机会清单、新经济产品和服务供给清单。《措施》分为通用政策和专项政策两个方面,根据新经济企业成长特性分层分级、精准施策,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强化对新经济企业的支持与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用政策适用于所有经认定的新经济梯度培育企业;专项政策分别适用于种子、准独角兽、独角兽或行业领军企业3个梯度。

    谋划“7+N”空间版图

    为新经济企业发展搭建平台

    今年7月30日,在天府新区兴隆湖畔,随着挖掘机一声鸣笛,吹响了天府新区打造“新经济聚集区、独角兽成长地”的进军号角,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的独角兽岛项目正式开建。未来,这里将建成全球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独角兽岛。根据计划,独角兽岛项目预计于2019年底完成一期建设,初步具备产业承载能力;项目二期工程将于2019年7月启动,2022年全面建成。建成后,这里不仅将成为成都地标性建筑组群和面向世界的标志性名片,而且将成为成都独角兽企业的聚集地。

    新经济活力区、成都科学城、天府鹿溪智谷、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和独角兽岛……以平台汇流量、聚资源、抓落地,成都发展新经济,十分重视搭建共赢合作平台。新经济发展“六大形态”“七大应用场景”,必须要有相应的空间载体来承载。《意见》提出,建设“电子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数字娱乐、新文创、大健康、新金融”7大产业核心区;各区(市)县结合自身产业禀赋、区位优势,依托66个产业园区,围绕新经济6大形态各领域和细分产业,确定本地新经济产业功能区。市新经济委主任张新宇表示,“在空间地理上,成都整体谋划新经济发展‘7+N’空间版图。”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自成都大力发展新经济以来,构建与新经济发展高度契合的多元应用场景,在全国首创提出应用场景理论,开展新经济细分领域应用场景及供给机制研究;启动新经济细分应用场景试点,建设“天府市民云”平台系统,开展共享停车试点,加快“无人便利”和“无人售卖”等“新零售”场景布局,推动“文创成都”上线。

    发展新经济,成都破除传统思维框架,鼓励创新创造,搭建了一批新经济平台,实现人才、资金、知识、信息等全球资源流动聚合。2018年,成都创交会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主会场活动先后举办,形成了成都创新创业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带动新经济快速发展。

    成都建设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按照新经济发展“顶级智库”、“发声器”、支撑服务平台的定位,联结鼎晖、达晨、红杉等顶尖投资机构,共同研究补齐成都在高端金融服务领域的缺失。

    成都建设新经济企业俱乐部,围绕打造开放式的政企、企企常态化交流发展平台主题,共组织10余期前沿技术分享、专家技术推介等主题活动,内容涵盖新兴制造业、智慧农业、生物医疗、3D打印等前沿科技领域。通过构建校院企地合作平台,推动校院企地签约260个项目,引导投资超2000亿元,引聚高水平人才超过10000名。

    实施“精准引才计划”

    打造“黄金眼”全球人才搜索系统2.0版

    在上月结束的2018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国内首家上市创业服务平台“创业黑马”旗下黑马产业研究院发布《2018中国新经济活力指数排行榜》,成都新经济活力领跑新一线城市,排名榜单第三,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

    在新经济活力指数排行榜中,成都表现优异,政策活力指标名列第一,产业活力、人才活力、人文活力3项指标也均进入前三。创业黑马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杨林林说,“从发展潜力和动力来看,成都在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上率先转型升级,新经济、传统经济相关产业基础良好,新经济发展政策环境在国内领先,创新创业势头强劲。相较于其他城市,成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城市吸引力持续增长,是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列全国第三的‘海归’创业最热城市。”

    数据显示,2017年8月以来,成都吸引高学历青年人才超过24万人,全市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前三,“蓉漂”成为新的时代风尚,成都正成为众多青年才俊创新创业的首选城市之一。

    今年4月28日是成都首个“蓉漂人才日”,当日发布了“成都2018人才白皮书”――《成都市人才开发指引(2018)》(以下简称《指引》)。“一个人才,只有在适合自己的地方和岗位工作,才能更充分展现自己的价值。”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苏鹏在发布《指引》时说,成都发布《指引》是按照人才层次和实际需求,紧贴成都的重点产业、领域(行业)人才需求,列出609类岗位清单和具体要求,为“城市引人”和“人择城市”提供最精准的指导。

    据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正聚力人才要素供给,实施“精准引才计划”,编制《成都市人才开发指引》,打造“黄金眼”全球人才搜索系统2.0版。同时,创新技术要素供给,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推进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

      力推“上市企业倍增计划”

    设立100亿元新经济发展基金

    本月初,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举行的“2018德勤-成都高新高成长20强”颁奖礼上,上榜“德勤-成都明日之星”的华栖云是一家成长中的互联网企业,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媒体云服务,今年8月宣布获得超过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像华栖云这样的上榜企业,多数来自新经济领域。华栖云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成都高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政务服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是新经济产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新经济企业具有轻资产、高成长性、高爆发性和高风险性的特征。要进一步提高成都资本密度,增大本土创投机构体量,增强资源整合能力。《意见》提出,创新政府基金投入方式。政府分别设立2亿元的新经济天使基金和100亿元的新经济发展基金,采取直投、引投和跟投方式,对企业发展的初创、成长、爆发阶段,提供全过程的融资服务,坚定企业在成都落地生根的信心。

    “今年以来,成都在谋划上市服务大动作。”成都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促进协同推进机制、召开金融联席会议、优化企业上市奖励政策体系外,成都还计划启动“交子之星”上市企业倍增计划,2018年至2022年,成都全市拟上市企业245家,“同时,成都将主动抓好企业境外上市机遇,研究出台支持成都市企业境外上市的政策,用好境内、境外两个金融市场。”

    成都晚报记者 滕杨 摄影 孙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