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东上海西成都南广东 开年发令枪为何纷纷瞄准营商环境
  • 东上海西成都南广东 开年发令枪为何纷纷瞄准营商环境

    时间:2019-02-14 18:12:25  来源:  作者:

    ――为什么很多世界500强不把中国的总部、主要的生产基地、先进的科学研发基地放在成都?为什么成都没有产生在全国,更不用说全球,有影响力的企业和企业家?

    ――“根本原因还在于,营商条件还不具备承载世界500强重点布局的环境和基础,市场体系还不足以支持企业在全球运作资源和市场。”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数日之内,“营商环境”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力的关键词。

    正月初六,中国政府网就以“营商环境”作为“国务院这一年”的关键词推出专题。

    正月初七,新年开工第一天,多个城市同时“发令”――

    上海市召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透露即将发布上海优化营商环境“2.0版”;

    成都召开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动员大会,被称为营商环境“1+10”文件的“大礼包”正式出炉;

    广东省省长走访企业,持续研究优化营商环境。

    再往前梳理,信号愈发明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国务院在2018年的多次会议上将“营商环境”作为关键词。

    从中央到地方,多地频频发力营商环境背后,是中国GDP突破90万亿,中国城市正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

    世界银行权威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排名一年内跃升32位,从第78位到第46位。

    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中国、世界城市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为何瞄准

    营商环境

    为什么营商环境如此重要,麦肯锡公司曾对此进行了专门分析,认为三个层次的驱动因素可洞悉其中缘由。

    第一,产业发展的规律从“特惠”转向“普惠”。过去,一个城市为了构建地区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通常会从经济发展需求出发“挑选”产业,对特定行业或特定产业链环节,给予财政、人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但对城市而言,准确预判下一个产业的爆发式增长点也并非易事。因此,与其挑选产业,不如遵循新时代的产业发展逻辑――从针对特定行业的“特惠型政策”转向服务所有产业的“普惠型政策”,营造一个鼓励多元产业跨界合作、不同主体突破创新的环境。

    第二,企业发展的思路从“挑选”转向“哺育”。过去,一个城市通常给予“大投资、大项目”更大的支持力度,鼓励大投资,但在新时代产业发展趋势下,也需要更为丰富的产业主体,例如垂直行业的隐形冠军、中小型创新企业,以填补产业空隙,为城市提供更多元、更具个性化的服务。企业的发展最终将会回归到服务人的本质,而未来的社会环境将更大程度地鼓励人的多样需求。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创造共生共赢的土壤,哺育各种规模、不同模式的企业共同发展。

    第三,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从“追赶”转向“引领”。中国长期受益于劳动力和成本优势带来的高速增长。随着经济体量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过去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被削弱,因此必须找到新的优势点,以全新的定位参与国际合作。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树立全球性标杆,是一个国家迈向引领者,参与制定国际准则的第一步。

    基于宏观环境、城市产业体系发展规律,以及企业发展的特点,在当下,打造高效、便捷营商环境的战略意义至关重要。

    全球城市

    都在发力

    如果将眼光放远,你会发现全球城市都正在营商环境上发力。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分析显示,印尼排名从2014年的第120名提升至2019年的73名。印尼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提升融资效率、提高政府效率和优化公共服务等三个方面。

    印度在过去5年间排名跃升了57位,从2014年的第134位升至2019年的第77位。印度从2014年开启了重振制造业计划,从基础设施建设和行政效率入手改善营商环境。

    中国GDP突破90万亿,中国城市正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世界银行权威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排名一年内跃升32位,从第78位到第46位。

    世界银行对中国的评价只是选取了上海和北京为样本城市,对于中国整体而言,大部分城市的营商环境还远远达不到这两座城市的水平。

    城市痛点

    究竟在哪

    对新一线城市成都而言,发展成绩算得上突出――世界500强有285家落地成都,位列西部第一,但如果你仔细分析会发现,绝大部分是分公司的经销处办事处,质量并不算高。

    11日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动员会上,成都直面问题:

    ――为什么很多世界500强不把中国的总部、主要的生产基地、先进的科学研发基地放在成都?为什么成都没有产生在全国,更不用说全球,有影响力的企业和企业家?

    ――“根本原因还在于,营商条件还不具备承载世界500强重点布局的环境和基础,市场体系还不足以支持企业在全球运作资源和市场。”

    2018年,成都GDP超1.5万亿元,世界城市排名跃升至第71名。与此相适应,成都营商环境大踏步前进。但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都总体上离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还有一定的距离。

    开年首枪

    各有干货

    密集打响的开年第一枪后,企业关注的将是,哪些城市真金白银地拿出了干货?

    上海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2.0版”,包含开办企业、施工许可办理、获得电力等25方面的内容,对企业办理频率较高的政务服务,方案在办理环节、办理时间等方面均给出了明确的数量指标;

    广东则要求省政府和各地、各部门将全面落实“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民营经济十条”等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世界500强企业、过千亿企业“直通车”制度,为企业在粤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

    江苏昆山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白皮书》,涵盖办理施工许可、开办登记、纳税、获得电力等环节;

    比较之下,成都版“大礼包”更为细致而面面俱到――这套被统称为营商环境“1+10”文件的“大礼包”正式出炉,从提升网络理政效能到减企业开办时间,从让企业水、电、气更便利,到提高市场开放度,涉及资源市场准入、服务效率、要素配置、市场监管、权益保护等涉企事项的方方面面。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尹沁彤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