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蓉城科学之夜”有多奇妙?“上天入地”玩转黑科技
  • “蓉城科学之夜”有多奇妙?“上天入地”玩转黑科技

    时间:2019-05-21 20:15:03  来源:  作者:

    5月20日,备受关注的蓉城科普盛宴――2019年四川科技活动周启动式暨“蓉城科学之夜”活动将在四川科技馆拉开帷幕。此次“蓉城科学之夜”活动不仅是一次全民科普共享活动,也将是成都科技助力新经济、创新助推新场景、新应用的大集结。

    作为此次活动重要科普“压轴”活动的四川科技馆科普奇妙之夜活动,也进入筹备最后倒计时。5月18日,记者提前探访四川科技馆看到,现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筹备,同时,大多数科普互动项目已经开始迎接第一批科技活动周“科技迷”们的到来,而这些“搬”到四川科技馆里的新元素,也将是启幕在即的科普奇妙之夜――夜探四川科技馆活动互动项目。

      “上天入地”玩转黑科技 火箭飞机汽车齐上阵

    “开飞机感觉太爽了”“快绕过那个障碍物”……在DRE空中竞技运动区域,记者看到,活动体验区设置了空中跑道和不少障碍物,孩子们有的戴着VR以第一视角操控驾驶无人机,有的用面部识别功能指挥无人机上下左右移动,沉浸式体验带给他们强烈震撼的视听冲击和真实感。

    DRE是空中机器人电子体育运动项目,通过第一人称视角结合VR、AR、MR多种虚拟现实技术创造无限想象的沉浸式体验,并通过创新加入视觉识别、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大数据传输与处理等黑科技的AI人工智能的思维训练,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和竞技性。“我们的竞技不仅仅是在无人机的操作上面,而是从设计开始,在机械原理、编程等方面进行竞赛,帮助更多人了解科技原理和物理知识。”工作人员说。

    天上、地下,一分钟切换。体验到了在“天上飞驰”的淋漓,地上的无人驾驶汽车也同样充满吸引力。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普基地区域,两个孩子分别选择两辆无人驾驶汽车模型放到跑道上,看哪一辆跑得更快。记者看到,跑道中间有一根电线,正是它产生的电磁场控制着车辆前方的两个传感器,从而达到无人操控也能安全行驶的目的。

    飞机、汽车还不够刺激?没关系,现场还能亲眼看到“火箭冲天”。在航天科工军民融合(四川)科创基地展区,一套复杂的乐高积木成为亮点,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前来实践操作,用乐高积木完成火箭组装、吊装、发射航天全过程,戴上VR眼镜后逼真的视觉体验更是让他们感到惊喜。

    现代科技与古代科技碰撞 产生奇妙的视觉和触觉体验

    几根LED灯管,飞速旋转起来,就能看到色彩斑斓的图像或者是文字,是不是感到有些神奇?现场,一个“魔球”正在进行这样的展示。原来,“魔球”内的光源来自一列三色的LED灯管,在直流无刷电机的驱动下高速旋转,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快速移动的一列发光LED就形成了一个球面,内置的微电脑芯片按非常精确的时序在不同角度不断地点亮和熄灭LED,图文就会神奇地出现并悬浮在“魔球”内的视觉空间中,而实际上图文并不真实存在。

    “魔球”无疑是先进科技的展现,一旁的青铜器皿――鱼洗则展示着古代的科技智慧。记者看到,鱼洗盆内注入了一定量的清水,鱼嘴处的喷水装饰线从盆底沿盆壁辐射而上,前来参观的市民用潮湿的双手来回摩擦盆沿上的铜耳时,伴随着鱼洗发出的嗡鸣声,犹如喷泉般的水珠从四条鱼嘴中喷射而出,形成的水柱高达几十厘米。

    “双手来回摩擦铜耳时,形成铜盆的受迫振动,这种振动在水面上传播,并与盆壁反射回来的反射波叠加形成二维驻波,而振幅最大的点恰好在鱼嘴附近,最终的效果就像从鱼嘴中喷出水来一样。”现场讲解员介绍。

    会打太极拳 会助力康复 智能机器人点燃科技梦想

    小小的身体、灵活的关节、一本正经的动作,不时还冒出一两句话和你交流,智能机器人无疑是整个场馆最受欢迎的“大明星”。

    现场,科技迷们和机器人深入交谈,几个回合的对话下来,知识渊博的机器人不禁让自信满满的科技迷们败下阵来。中英文翻译、数学运算、古诗词背诵、百科知识问答……一点儿也难不倒它们。据了解,机器人内设伺服舵机,使它们具有强大的运动功能,而且运用了腾讯叮当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使语音识别率高达95%,网络资源丰富,知识全面,可以实现立体交互。

    此次科技活动周特别关注科技助力新经济、新场景、新应用,在此次互动展示中,专设的AI“成都造”体验区还有多个“技能”各异的机器人。参展的几款熊猫形状的机器人除了人机交互以外,还有紧急呼救、智能安防、远程报警、扫地等功能,并对有关大熊猫的知识进行普及,让更多人了解到国宝大熊猫的外观特点,四川及中国的传统文化。

    现场的5G康复机器人也让不少人看到了科技带来的奇迹。患者只要操作拐杖上的开关,就能形成站立、坐下及行走等控制命令,借助5G,无线拐杖的控制信号可以传送到配对主机,而主机接收到数据后,就可以根据当前状态进行步态规划,生成各个关节的轨迹参数,实现站立、坐下及行走。“机器人还搭载云脑,实时监测机器运行状态,收集患者训练数据。”

    记者了解到,科技活动周上还会有5G医疗展示、模拟灭火体验、模拟拨打火警电话等一系列项目,期待大家前往参观和体验。本报记者 吴怡霏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