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 港媒:增加基層醫療服務 有效分流急症室病人
  • 港媒:增加基層醫療服務 有效分流急症室病人

    时间:2018-12-08 17:50:31  来源:香港《文匯報》  作者:

    香港新聞網12月8日電 香港《文匯報》8日發表題為“增加基層醫療服務 有效分流急症室病人”的文章,全文如下:

    公立醫院急症室收費去年6月由100元增至180元後,求診人次稍微下跌4.4%,但輪候時間變化不大,反映靠加價分流病人的做法成效不彰。當局需循多管齊下,包括研究擴大醫療券覆蓋範圍、完善基層醫療服務、加快落實自願醫保計劃等,更有效減輕急症室壓力,解決公私營醫療失衡的難題。

    急症室收費加價,目的是希望分流病人,紓緩公營醫療的壓力。但實施新收費後,首次求診人次過去一年減少9.6萬人,按年下跌4.4%,但緊急病人輪候時間為26分鐘,較加價前25分鐘增加1分鐘。即使急症室收費加至180元,仍與私家醫生收費有較大距離,當市民習慣急症室的新收費後,需求很快回升。加上綜援人士享有公營醫療免費優惠,大部分使用急症室的人士,不會因為加價而流向私家醫生。

    事實證明加價不能解決問題,當局就需循其他途徑分流病人,其中較對症下藥的一招,就是擴大醫療券的適用範圍至綜援人士。由於急症室輪候時間動輒六七小時,大部分有經濟能力的人士,通常小病都不會去輪候,急症室主要使用者是基層長者和綜援人士。

    政府2009年推出醫療券,並由去年起將合資格年齡由70歲降低至65歲。今年,每名合資格長者除了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金額外,亦可獲發一次性的額外1,000元醫療券,累積金額上限提高至5,000元。如果將醫療券覆蓋範圍擴至綜援人士,可以令部分非重症個案轉投私營醫療市場。

    或有意見認為,擴大醫療券範圍,等同增加綜援福利,會加重財政負擔,其實不然。因為現在綜援人士使用公營醫療本身免費,給他們發放醫療券,只是引導綜援人士去私家醫生求診。沒有醫療券,綜援人士集中去急症室求診,政府同樣需要財政補貼,甚至可能補貼得更多。

    去年急症室收費加價,醫管局主席梁智仁表示,急症室的單次服務成本已由2003年的570元倍增至1,230元。如果綜援人士患一般傷風感冒,政府以醫療券資助他們向私家醫生求診,就可減輕急症室的壓力,亦減少急症室的財政負擔。

    同時,政府應完善基層醫療服務,例如在各區興建包括門診和專科服務的綜合健康中心,協助病人分流,縮短輪候診症時間。另外,加強社區預防疾病工作,教導長者和兒童做好預防措施,逐步改變市民以急症室為首選求診服務的習慣。

    本港的公私營醫療系統發展失衡,應加快落實自願醫保計劃,鼓勵有經濟能力的市民使用私營醫療服務,亦可減輕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