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 [记者再走长征路]送别
  • [记者再走长征路]送别

    时间:2019-06-15 00:00:00  来源:央广网  作者:

    编者按:长征是一场理想信念的远征,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6月11日起,“我们重新再出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征路万里行’移动直播报道组”,沿着85年前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的长征路线,途径13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历时近两个月的采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如今我们重整行装,再走长征路,也有我们的目标和担当。采访队伍的第一程,走过江西赣南老区。请听系列报道《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第一篇《送别》。

    央广网赣州6月15日消息(记者杜希萌李行健)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赣南是红色政权初生的地方,也是万里长征的起点。在这里,我们重温85年前的一场“送别”。

    民歌《送别红军》:“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1934年10月,于都县寒信村,驻扎在村中祠堂的红一军团战士打着赤脚,整编队伍,准备继续前进。村民肖昌传目睹这一切后,唯一的想法是――打双草鞋送红军。肖昌传的儿子肖南斗回忆:“我爸爸听说红军来了,红军来了好辛苦,没有鞋穿。他就叫了好多打草鞋的,这样讲,红军来了就好了,老百姓就好生活了。跟我(一起)做几天草鞋,送给红军。”

    而家住瑞金县洋溪村的赤卫队员刘石生则看到了临时中央苏区政府发出的扩大红军的命令。他选择和两名兄弟一起报名参军,仅几个月后,三人就跟随部队踏上漫漫长路。石生出发那一夜,身怀六甲的妻子点亮家中唯一一盏马灯,送君十里,为行军的丈夫照亮前路。石生的儿媳、81岁的老人钟基发说,婆婆只记得,石生是跟着红军北上:“我的父亲去当红军,白天晚上都是跟着毛主席(干红军),送信啊,送文件啊。跟到1934年,红军北上,我丈夫的妈妈就把这个马灯点亮了,送红军……”

    从提着马灯送走红军那天开始,石生的妻子常常向丈夫离开的方向眺望。但她不知道,丈夫的方向其实在南方。几年后,曾和石生一起参加红军的同乡带回一个消息,他与石生在红九军团远征至云南扎西整编时,曾意外重逢,而这也是妻子得到的最后一个好消息。

    1998年,石生的妻子过世,夫妻一别,已有64年。钟基发回忆,婆婆弥留之际,最放不下的,是这盏马灯。

    钟基发:他们一起的三个人都没有回来,牺牲了,都没有回来。看到这个灯,就看到了这三位红军。

    记者:看到这个灯,其实就想到了他们。

    钟基发:是,是,我的婆婆经常跟我讲,这个马灯要代代传下去,作为传家宝。

    记者:当时老人也是和你说过,要把这个灯传下去。

    钟基发:说过好多哦,我结婚的时候,就点亮了马灯,叫着“石生噢,你的儿子娶了媳妇了,你要放心啊,家里都过得好。”

    民歌《送别红军》:“紧紧握住了红军的手,亲人何时回故乡……”

    母送子,妻送郎,乡亲送别红军,战士别离故乡。这一场送别,没人知道方向,也没人了解前方还有多少崇山与险滩。在那时,石生和他的战友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跟着红军走。

    公开资料统计,当年仅有24万人口的瑞金,有11.3万人参加革命,其中有5万余人为革命捐躯。红旗飘扬,尽是烈士的鲜血。

    如今,石生家中靠东的那扇门上,一张光荣牌挂了许多年。牌子的颜色已与岁月一齐褪去,但两面红旗中间,“光荣烈属”的字痕依然能够辨认。钟基发说,“光荣”两字和马灯一起成了传家宝,家中的孩子出生,她都会点亮马灯,愿孩子们像他们的红军爷爷一样“光荣伟大”。

    记者:也会和家里的孩子说这个马灯的故事吗?

    钟基发:有啊,会说啊,从我的儿子出生,我们就会告诉他,这个灯是公公去(当)红军北上,奶奶点了这个马灯啊。

    记者:所以就像刚才说的,这个灯已经是传家宝了。

    钟基发:是啊是啊。

    于都、瑞金、宁都、兴国……行进四天,采访车队行程超350公里,走过的轨迹连成一条蜿蜒的曲线。而这仅仅只是红军长征的起点。

    85年前,红军战士突破敌人封锁,身后是难舍的故土,眼前是未知的征途。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也成为指引着红军向前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此后二万五千里的路。

    村口的大樟树下,钟基发老人唱起歌。这歌声,送别85年前的红军,也迎接着洋溪村的曙光:“哥哥出门当红军,笠婆挂在背中心,流血流汗打胜仗,唉呀嘞,唉呀嘞!”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