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国内要闻 > 【家书里的中国】请放心,我们在伊拉克绝对安全
  • 【家书里的中国】请放心,我们在伊拉克绝对安全

    时间:2019-09-25 00:00:00  来源:央广网  作者:

    编者按:尺素传深情,家书抵万金。家书,不仅是家人亲友间沟通信息、表达情感的传统方式,更凝聚着家国情怀,折射着时代变迁。家书纸短,家国情长。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从9月23日起推出特别策划《家书里的中国》,选取新中国建设者一封封感人至深的家书,发掘背后精彩故事,从中汲取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今天(25日)推出《请放心,我们在伊拉克绝对安全》。

    这封信来自于一名在伊拉克务工的纺织女工。1984年下半年,上海光明服装厂纺织女工俞剑红以劳务输出人员的身份,前往伊拉克巴格达缝纫总公司工作。此时正值两伊战争期间。1985年1月,俞剑红从伊拉克写信给父母,表达思念之情,并向二老拜个早年。

    写信人:俞剑红

    收信人:俞剑红的父母

    写信时间:1985年1月

    亲爱的父母大人:

    首先让我在此给你们拜个早年。祝父母双亲健康长寿!新年快乐!祝诸位兄弟春节愉快。

    收到这封信,你们感到拜年似乎早了一点,但我们这里不可失去春节前最后一次送信的机会。我们这里自从老的一批回国以后,三十多人人地生疏,语言不通,又没有翻译,外出不便,送信很困难。今天正好慰问团回国在此歇脚,趁此机会赶写一封家信,给你们拜个早年,略表女儿一片心意。

    12月25日收到父亲拖慰问团带来的信,我很高兴。在国外只要收到任何一封信都感到十分亲切。我们天天盼国内来信,掰着手指计算回信天数,这好像是每个人的通病。在信中父亲提到母亲的血压已有好转,女儿非常想念,不知血压升高起因何在?在家时没好好孝顺你们,有时还要给父母添麻烦,心理深感歉意。待到两年以后回国时,好好酬谢养育之恩。

    父母大人,我在伊拉克生活蛮好,还习惯。伊拉克这个国家新建设的地方是比较好,可是其它地方很落后。市场上绝大部分东西都是进口的,劳务进口特别多,朝鲜的、印度的、巴基斯坦的、孟加拉国等许多国家。

    中国在伊拉克的劳务全国各地人都有,远的来自黑龙江、四川,我们驻地就有四川乐山大佛来的人同我们一起住。他们在毛纺厂,工作比缝纫厂辛苦。

    车间里温度很高,有时达到摄氏28度左右,上海现在是三九严寒,我们在车间有时只穿一件衬衫。平时白天室外也有摄氏十几度,我还有件鸭绒滑雪衫足够足够防寒,请父母不用为我担忧,倒是你两位大人要多买些好菜好酒、水果吃吃。

    伊拉克市场上水果品种很少,只有桔子,价钱也贵。有时托四川组的人帮我们买些来,因为四川组在市中心上班,外出方便,托她们带些桔子、奶粉,使自己身体在两年内太平无事。

    父母亲,我们在伊拉克生活很简单,消息闭塞,国际国内形势都不知道。连伊拉克是不是还在打仗也不知道,因为我们在巴格达听不见枪炮声。据说前线离我们驻地只有200公里,可是看不到一点战争的迹象。听说伊方准备同伊朗和解,具体不得而知,不过请你们放心好了,我们在伊绝对安全。

    此致

    女儿剑红

    1985.1.18

    这封信目前收藏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馆。馆长张乐天教授说,这封信意义在于使得我们得以窥见改革开放最初先行者的奋斗历程。“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们国家刚刚打开大门开放的时候,其中的一项工作就是跟国外的劳务合作,每年差不多有两三万人规模。最初劳务输出由于通讯不发达所以信息传递很慢,那么这种远在他国跟亲人缺乏信息沟通,亲情的压力成为当时最初外出者一个主要的事情。我们国家的开放经历了一个过程,最初的开放,走出去的那批人,勇敢的但是也是艰苦的,也十分不容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这封信代表的是,改革开放最初‘吃螃蟹’的那批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他们曾经的辛苦,他们曾经在劳务输出中为我们赚取的外汇,所作的贡献都是我们值得铭记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