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原油期货 > 杨玮彬:玉米市场苦尽甘来,供给侧改革显成效 | 市场解读
  • 杨玮彬:玉米市场苦尽甘来,供给侧改革显成效 | 市场解读

    时间:2019-01-17 18:00:50  来源:  作者:

    杨玮彬 | 国贸期货资深分析师

    新南威尔士大学金融分析硕士。郑商所2017年度全国首批期权高级分析师,大商所2017年度十佳(期权)投研团队核心成员,中金所特邀记者,2018年度期货日报第11届最佳期权分析师,也是郑商所期货讲堂主要讲师之一。在《期货日报》、和讯网等专业性的报刊媒体上发表过多篇投资分析文章。致力于商品期货及期权研究,专注于为产业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与个性化交易策略方案。

    摘 要

    ?.2019年玉米市场展望:玉米库存消费比或降至近几年低点,预计长线玉米价格走势仍以震荡慢牛行情为主,预计2019年玉米期货价格的运行区间1800-2300元/吨;对于2019年的玉米淀粉价格保持谨慎看多,预计2019年玉米淀粉期货价格的运行区间在2200-2600元/吨。

    ?.供需基本面:供给方面:2018年玉米种植面积调整力度有限,新季玉米单产减少。临储拍卖成交巨量,累计投放玉米2.2亿吨,成交10012.18万吨,成交率45.5%;需求方面:猪瘟、禽流感疫情频现,养殖规模萎缩使得饲用需求下降。但深加工产能扩张拉动工业需求;库存方面:未来供需缺口或显现,年度库存同比下滑。

    ?.政策面:新《玉米》国标将作为强制性标准实施,有利于粮食收购规范化管理,未来玉米的升贴水价格标准将更公平公正;中美间的高粱关税摩擦反复,2019年或增加农产品(000061,股吧)进口;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推广乙醇汽油使用,这将会延伸玉米产业链,加快我国玉米去库存,未来我国玉米也将面临供求关系的扭转;玉米进口配额管理将在2019年继续实施。

    ?.操作建议:单边策略:若C1905合约继续企稳向上,可选择在2月开始择机逢低做多C1905。如果C1905合约未能有效反弹且转为下跌趋势,可在4月参与些空单;而C1909合约价格暂以弱震荡对待为主;套利策略:在1季度后,寻找做多5-9价差的机会,即做多C1905,做空C1909;淀粉-玉米价差难有大幅缩小的态势,仍将在400-550之间波动,谨慎看空淀粉-玉米价差。

    ?.风险关注:国内政策调控,其中包括中储粮轮换补库,深加工企业补贴、玉米种植补贴、临储拍卖政策等;中美贸易摩擦最终的谈判结果;玉米供需格局变化及博弈;天气、物流、环保督查、进口替代品、新一年产量的炒作等外在因素。

    一、玉米市场2019年展望

    (一)长线玉米或呈现震荡慢牛走势,淀粉价格保持谨慎看多

    在过去的2018年,是我国玉米走市场化加补贴政策实施的第三年,在经历了改革第一年(2016年)玉米价格的大幅跳水,以及第二年(2017年)筑底反弹后的低位徘徊,在第三个年头,玉米市场供需形势发生了变化,由历年供应过剩,转变成产需出现缺口,供给侧改革成效显现。进入到2019年,2018/19年度市场供给充足,供给一部分来源于2018年2.6亿吨的产量,另一部分来自2018年临储玉米结转库存4500万吨,加上2019年临储玉米的7900万吨库存,预计2019年玉米市场的总供给将超过3亿吨,而国家统计局对于玉米的修正需求量也在3亿吨左右。因此,2019年的玉米市场将呈现供需平衡的态势。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小麦临储库存已超1亿吨,临储稻谷库存量则更多。由于库存时间较长且超过五年,2019年实行定向拍卖的可能性较大,价格或偏低。目前稻谷和小麦替代玉米饲料在技术上相对成熟,一旦稻谷和小麦展开定向拍卖,将对玉米饲用需求有所打压。(关注公众号《大宗内参》,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2019年,玉米的饲用消费可能偏清淡,但下游深加工企业产能和消费量将持续增量,预计2019年全国玉米淀粉总供给量达3120万吨,同比上升16.68%。同时,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淀粉糖和造纸等需求全面爆发,预计2019年全国玉米淀粉总需求量3061万吨,同比上升16.88%。价格方面,玉米淀粉是受原料玉米价格影响较大,原料成本基本占定价的90%。因此,玉米淀粉的价格走势以玉米为重心,与玉米价格高度正相关。

    总的来说,2019年玉米市场充满挑战,保持谨慎看多的思路,预计2019年玉米期货价格的运行区间1800-2300元/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2019年美国谷物进口放开,将冲击国内玉米市场供需格局,对玉米价格将形成不小的冲击。此外,玉米库存消费比或降至近几年低点,预计长线玉米价格走势仍以震荡慢牛行情为主。而对于2019年的玉米淀粉价格保持谨慎看多,预计2019年玉米淀粉期货价格的运行区间在2200-2600元/吨。

    2019年需重点关注如下4个方面:第一,国内政策调控,其中包括中储粮轮换补库,深加工企业补贴、玉米种植补贴、临储拍卖政策等;第二,中美贸易摩擦最终的谈判结果;第三,我国进口美国玉米、高粱、大麦、DDGS等产品的情况;第四,玉米供需格局变化及博弈;第五,天气、物流、环保督查、进口替代品、新一年产量的炒作等外在因素。

    (二)潜在投机机会

    1、单边策略:C1905、C1909

    C1905交易策略:2018年12月开始,C1905合约价格呈现震荡回落态势,且跌幅较大。技术形态上已经有所破坏了上行通道,但进入到2019年盘面开始企稳。如果后期C1905合约价格能够震荡回升至1900附近,那么上方仍有想象空间,可以保持逢低做多的操作思路。如果C1905未能有效持续反弹,且弱势震荡下探1830,那么C1905合约价格很有可能转为下跌趋势,整体可以偏空对待。我们通过近两年玉米5月份合约的走势不难看出,C1705和C1805合约都出现上涨的月份为2月和6月,这里排除了05合约换月的5月份,出现下跌的月份为4月和9月。因此,如果C1905合约继续企稳向上,可以选择在2月开始择机逢低做多C1905。如果C1905合约未能有效反弹且转为下跌趋势,可以选择在4月参与些空单,但仍需要根据届时的供需基本面、政策等情况来把握方向及节奏。

    C1909交易策略:玉米9月合约的关键时期在2019年第2、3季度,政策性拍卖启动、新一年度播种面积炒作、天气、运输等因素必将给玉米市场带来剧烈波动。因此,C1909单边操作上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扰动,整体跟随C1905合约价格走势,但涨跌幅度取决于市场对于远期的预期,建议关注未来供需基本面变化及政策情况。从目前来看,C1909合约价格暂以弱震荡对待为主。

    2、套利策略:跨期、跨品种套利

    (1)跨期套利(C1905-C1909)

    从玉米的种植和收获的规律来看,玉米的种植时期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到7月上旬,收获时期为8月下旬到10月下旬。其中,春玉米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进行播种,经过一定的生长周期,在8月下旬收获,9月份上旬基本完成收获;秋玉米的种植时间为6月下旬到7月上旬,大约在10月下旬收获。因此,在这几个时间段,玉米的供给量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影响消费和预期,使得玉米价格呈现季节性波动特征。

    4月至8月份之间,玉米处于成长阶段,市场对于玉米的需求主要为陈粮,这个阶段为玉米的去库存阶段,此时玉米价格主要受库存和陈粮质量主导,陈粮的质量以及需求的平稳使得玉米的价格主要以震荡调整为主,大幅度波动概率较小。目前,C1905和C1909价差为-30,未来可能继续修复,即价差往0靠拢后继续扩大。根据近两年5-9价差走势来看,可在1季度后,寻找做多5-9价差的机会,即做多C1905,做空C1909。或者在做多1905的过程中,若届时市场波动较大,且面临较多风险点,可以通过C1909的空头做保护。

    (2)跨品种套利(CS1905-C1905)

    从玉米的下游品种来看,玉米与玉米淀粉的相关性超过0.9,为正向高度相关,而淀粉的弹性要大于玉米。因此,在上升趋势中,可选择多淀粉空玉米,而在下升浪中可选择多玉米空淀粉的策略。

    现货方面表现为上中下游之间的博弈,上游农户存在惜售心理与售粮压力,中下游则重点关注补库心态。淀粉-玉米价差继续位于历史高位,主要由于市场对于后期华北-东北玉米价差扩大的预期,即后期东北产区玉米下跌之后,华北玉米由于存在供需缺口预期相对抗跌。而成本差异会导致华北地区淀粉企业出现亏损,开机率出现下滑,从而带动行业供需难以大幅改善,淀粉定价或转向成本更高的华北地区。一旦玉米价格重新坚挺走强,价差将迅速缩小。但从目前来看,淀粉-玉米价差难有大幅缩小的态势,仍将在400-550之间波动,谨慎看空淀粉-玉米价差。建议关注后续国家临储拍卖、环保与补贴等政策,在不同时间节点寻求两者间的强弱关系,从而做多偏强的一方,做空偏弱的一方。

    二、2018年玉米市场行情回顾

    (一)玉米期货行情回顾

    从2018年全年的走势看,玉米期价整体呈现上扬的走势,价格重心不断上移,并于11月初创下年度高点。从玉米主连的走势看,本年度期价起步于1829元/吨,最低打至1727元/吨。从5月份开始,期价重拾升势,开始了全年的上涨之旅。12月份,玉米期价震荡回落,回吐四季度涨幅。从大趋势来看,自2016年9月末期价见底以来,期价一直维持缓慢攀升的态势,在政策的主导下,预计这种涨势将会在2019年延续。2018年,玉米期货价格走势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7年12月到2018年3月):2017年末,玉米种植面积继续调减,且玉米临储拍卖成交5740万吨,使得玉米供需格局由过去的供大于求转向紧平衡。2018年1季度,连续的阴雨天气使得华北产区玉米霉变加剧,加上中下游企业北上购粮,市场粮源主要来自东北产区。此外,吉林和黑龙江省粮食局分别发布的加工企业补贴通知,增加了下游消费企业采购新粮的积极性,助推玉米价格在2月中下旬到3月初上涨。但随后由于中央一号文件再度强调玉米市场去库存的政策目标,使得临储拍卖提前进行,而在陈玉米供应增加及新玉米批量上市的利空因素影响下,玉米价格在3月初开始回落。

    第二阶段(2018年4月到6月初):4月4日,陈玉米拍卖政策落地,陈玉米的拍卖数量继续压制着港口玉米收购报价,贸易商、饲料及深加工企业也积极参与拍卖。玉米拍卖单周投放量在5月份基本维持在800万吨附近的高位水平,市场陈玉米供应不断增加,使得拍卖成交量有所回落。但由于粮质差异,拍卖溢价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6月初,我国玉米的进口受到配额限制,但国际市场的高粱、大麦价格偏高,使得我国进口高粱、大麦等玉米替代产品并无价格优势,对玉米价格构成有效支撑。

    第三阶段(2018年6月中旬到11月底):玉米进入生长期,7月初黑龙江省绥化产区频降大雨,当地玉米受灾严重,玉米近月合约期价领涨。而受雨带北抬和台风“玛利亚”的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出现两次明显降水过程,局部产区作物倒伏。7、8两个月,东北部分地区高温天气持续,降雨与往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市场开始炒作由于夏旱、伏旱带来的减产利多影响,玉米主力合约期价震荡走升。8月2日开始,各地接连爆发非洲猪瘟疫情,市场对于玉米远期消费下降的担忧骤增。但考虑到疫情主要影响远期消费及养殖户补栏,中小养殖户采取压栏来抵御猪瘟风险,并未对玉米短期消费形成实质影响。而10-11月主要产区的新季玉米延迟上市,使得市场囤货热情高涨。尽管临储玉米拍卖巨量,但用粮企业对新粮收购积极性不减,玉米期货价格再走升,来到年内高点的1970元/吨附近。

    第四阶段(2018年12月):12月1日,中美双方在阿根廷G20峰会上达成共识,停止新的加征关税。市场对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有所缓解,且我国有计划扩大大豆、玉米等农产品进口,其中还包括进口DDGS、小麦。在此利空影响下,玉米价格承压回落,回吐四季度涨幅,主力合约期价在年末整体弱震荡收官。

    (二)玉米期现价格行情回顾

    2018年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为C1805、C1809和C1901,各个期货合约与现货价格走势的相关性很高,基差大部分时间维持在合理的区间内。2018年,市场相比于上一年度波动加剧,主要波动来自事件型驱动,其中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天气炒作、非洲猪瘟突发等,期货价格的波动明显大于现货。从玉米现货价格走势来看,2018年一季度现货价格整体走高,3月开始回落整理,三季度开始企稳回升,全年现货价格整体稳定向上。

    基差方面:2018上半年基差多为正,现货强于期货,在3月份达到峰值195,此时拍储玉米即将进行。而下半年基差多为负,期货强于现货,9月初达到谷值-134,此时面临新玉米上市。利用基差的走势可以做好期现套利,峰值和谷底以及0轴附近都是参与的时机。期货市场的走势主要是对于突发事件性的预期,若期货的走势要快于现货,这些时间段往往是现货产业套期保值的时机,等市场消化了事件性的预期,或者预期并没有成为事实,基差将会回归合理的区域。

    三、供需基本面分析

    (一)供需格局改善,产需缺口增加

    供需平衡表对于产业链上的企业或者投资者来说十分重要,供需平衡表包括播种面积、产量、进出口、消费等基本信息,不仅体现了过去和现在供需的情况,而且预测了未来供需的形势。总的来说,玉米供需平衡表就是通过一张表来告诉市场主体,玉米是多了还是少了。而中国农业部发布的农产品供需平衡表,逐渐成为农产品市场的“晴雨表”。我们将近十年玉米市场的供需数据做对比,来深入解析玉米供需结构变化情况。

    我国是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常年播种面积3500万公顷,年产玉米约2亿吨。主要分布于东北(辽、吉、黑、蒙,40%)及华北(京、津、晋、冀、鲁、豫、苏、皖,30%)地区,两湖地区有少量玉米。2007年开始临储收购,导致进口倒挂,国产玉米量价齐升,2015年达到极值。2016年临储收购政策取消,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同时逐步调减玉米播种面积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基调,玉米产量回落,供给压力减弱。

    2018/19年度,预计我国玉米产量2.22亿吨,进口500万吨,消费量2.47亿吨,其中,玉米饲用消费1.57万吨,主要是对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反倾销立案调查,以及对美国高粱进口下降,将提振玉米饲用消费。因此,我们不难看出,2018/19年度产需缺口继续扩大,库存结余变化量减少约3000万吨。

    (二)供给端: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进,阶段性去库存成效显著

    1、2018年春季考察:大豆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不及预期

    2018年5月21日至5月26日,我们参加了大连商品交易所举行的东北大豆、玉米产区春季考察。考察期间我们实地走访了这些地区的种植户、油厂、深加工企业、贸易商、当地政府,大豆玉米产业链的相关人士进行深入交流,对当地玉米的种植生长、种植意愿、大豆改种意愿、玉米收购现状等问题进行了解。主要有以下4点结论:

    (1)大豆种植补贴和轮作补贴公布的时间较晚,考察地区的玉米改种大豆的比例较小,种植结构变化不大;

    (2)种植成本较去年有所上涨,整体上农资费用普遍上涨约20%-30%;农场地租较为稳定,社会地租上涨较为明显,涨幅在2000-3000元/公顷;

    (3)大豆收购价格和需求较去年下降,收购价格在1.75-1.85元/斤之间,农民、贸易商手中还有大豆余粮,在10%-20%之间。玉米和水稻的需求和收购价格比较稳定,玉米收购价在0.7-0.8元/斤之间,没有余粮;

    (4)土壤墒情较好,个别地区还有干旱现象,但是整体气温较去年有上升。

    (1)玉米种植面积调整力度有限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虽然政府鼓励农户种植其他谷物和大豆,但是2018年我国玉米产量仍然高达2.57亿吨,仅比2017年的产量2.59亿吨减少了0.67%。2018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减少0.6%,相当于6.32亿亩(4200万公顷),而大豆播种面积为232万亩,增加了1.9%。2018年初,我国政府推出紧急措施来提振国内大豆产量,来应对美国大豆征收报复性的高额关税。我国还在努力减少玉米的产量,继续消化陈玉米库存。但由于大部分地区的玉米种植收益仍然高于大豆,玉米播种面积的调整力度在2018年相对有限。2018年东北玉米购销火热,玉米价格同比大幅上升,使得今年农户种植玉米的热情高涨。但在玉米的生长阶段,产区的天气并未一帆风顺,干旱、强风、强降雨极端天气轮番上阵。4,5 月份吉林公主岭地区及黑龙江哈尔滨至绥化一带经历严重干旱,其他地区亦有不同程度的旱情,6,7 月份东北大部地区又遭遇强风强雨及冰雹天气,玉米产量经受考验。

    (2)新季玉米单产减少

    根据调研及实地测量的数据来看,新季玉米单产有所下降,但考虑今年吉林以及黑龙江地区玉米面积是增加的,所以新季玉米总体产量下降有限。其中,辽宁沈阳周边玉米减产情况较严重,但铁岭地区玉米减产轻一些。吉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增加5%左右,单产下降15-20%,预估产量下降10%左右。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增加10%左右,单产下降10-15%,预估产量整体持平。

    2、临储玉米拍卖成交量上亿吨

    4月4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消息称,为做好玉米库存消化工作,根据当前玉米市场供求状况,国家有关部门定于4月12日启动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首次投放约700万吨。自2018年4月12日至10月26日,我国临储玉米共拍卖28周,累计投放玉米2.2亿吨,成交10012.18万吨,成交率45.5%,远超去年5739万吨。其中,进口玉米成交6725吨,国产玉米成交10011.39万吨。临储玉米结转库存已由之前的1.78亿吨大幅降至为7846.88万吨。根据国家粮油交易中心网站消息,11月起暂停临储玉米拍卖。截止目前已经出库工作已经完成91%,未出库玉米仅剩865万吨。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临储玉米成交出库,但仍约有一半左右的临储玉米并没有实际进入市场,而是在中间贸易商手中,进而成为秋季粮价不断攀升的诱因之一。

    2018年临储拍卖整体成交率有所下降,但拍卖量是近5年最高值。与往年不同的是,2018年1-3月国内玉米产区平均批发价是0.9元/斤,同比涨了18.5%。为了保障玉米市场的平稳运行,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于4月12日启动,比去年提前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市场上优质玉米价格坚挺,且每周投放800万吨左右的数量,持续大量的投放保证粮源的供应,这样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同时又维持了市场价格的相对平稳。相对以往几年来看,2018年的玉米阶段性去库存成效显著。

    (三)需求端:饲用需求下滑,工业消耗增加

    从玉米的下游需求看,2017/18年度需求总量23519.9万吨,其中主要来自饲用(60%)和工业(30%),其余方面需求占比较小,而且变化不大。因此,我们重点分析饲用和工业需求两大方面。

    1.饲用需求:猪瘟、禽流感疫情频现,养殖规模萎缩

    饲料用玉米主要用于猪料及禽料,水产料和反刍料使用玉米量很少。因此,生猪存栏及禽类存栏直接影响我国玉米需求。

    猪料方面:2018年的国内非洲猪瘟疫情继续蔓延,且疫情持续时间长,屠宰场加强生猪检查,使得各地生猪流动受限,养殖户集中出栏。疫情的加速恶化和蔓延令中小养猪户退出市场,一体化规模养殖顺势扩张,由于短期恐慌导致存栏下降。从存栏数据来看,生猪存栏量仍处于低位,能繁母猪存栏量创下新低,养殖业产能恢复缓慢。非洲猪瘟的蔓延加剧了饲养风险,生猪的流通受限打压了下游的需求量,养殖户养殖信心也受到打压,出栏积极但补栏意愿不强。

    禽料方面:整体需求一般,自2018年8月以来,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及江苏地区均出现了致病性较高的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令整个禽类市场承压,养殖规模萎缩存栏减少,对玉米的需求量也随之下降。

    2.工业需求:深加工产能扩张拉动需求

    工业消费是玉米的第二大消费,玉米深加工主要包括淀粉加工和酒精加工,其次是味精、柠檬酸、赖氨酸和苏氨酸等。玉米价格市场化后,玉米深加工企业在东北主产区转移和新建产能,加工能力显著提升。2018年国内玉米淀粉企业玉米加工量约为2400万吨,较2017年2111万增加284万吨,增幅为13.45%。2018年淀粉深加工利润经历了上半年的低位徘徊,下半年波动上涨的态势。2018年新陈粮交替时期,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火热,市场供应宽松,收购价有所下调,用粮企业利润增加。后期受玉米原粮价格的高价支撑,利润空间受到打压,进一步抑制需求。

    从近10年来看,2000年后由于深加工行业性价比高,但生产工艺的要求有限,国内玉米淀粉产能快速扩张。2008年后,国家开始收储玉米,带动玉米价格连续上涨,玉米淀粉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许多小厂关闭。但2016年后,国内玉米启动市场化改革,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利润的复苏使得小厂又重新起来了,深加工企业利润回温带动玉米消费高速增长。另外,2018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有序扩大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燃料乙醇或将形成深加工产业链未来的投资方向。2018年国内现有燃料乙醇产能为322万吨,比上年增加75万吨。其中玉米燃料乙醇产能270万吨,比上年增加60万吨。需要注意的是,燃料乙醇的生产,也可被价格更为低廉的陈稻谷替代,需继续谨慎关注。

    (四)库存:未来供需缺口或显现,年度库存同比下滑

    2018年国内玉米市场去库存力度坚决,2018年度临储玉米库存拍出1亿吨,而玉米价格依旧保持坚挺,玉米消费需求非常强劲。临储玉米库存仅剩7800万吨左右,预计2019年将拍卖殆尽,届时我国玉米供需缺口将会显现,未来玉米价格有望继续走升。

    北方港口方面:截止2018年底,北方港口玉米总库存333.3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35.4万吨下降102.1万吨,降幅在23.45%;南方港口方面:截止12月28日,广东港玉米内外贸库存84.5万吨,较去年同期83.2万吨增加1.3万吨,同比增0.02%。预计2019年一季度港口到货集中,或推升库存增长,2019年上半年玉米供给整体较为充足。

    四、政策面分析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而玉米作为国家重点调控的粮食品种之一,其价格走势也受到了政策调控影响。纵观2018年的玉米价格走势,我们不难发现,玉米期货价格年内最低点出现在“拍卖季”,高点出现在3、9和11月,其中,东北地区玉米价格高点和低点之间最大价差逼近400元/吨,价格波动幅度与2017年接近,但其背后少不了政策面因素的影响,我们主要从如下4个方面的政策变化来重点解读。

    (一)新《玉米》国标将作为强制性标准实施

    《玉米》新国标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8年7月13日发布,2019年2月1日作为强制性标准实施。新标准做了如下两项的调整:

    第一项调整:容重等级差统一为30g/l。2018年版玉米新国标提高了容重要求,调整等间差为30g/L,具体容重指标为:一等≥720g/L,二等≥690g/L,三等≥660g/L,四等≥630g/L,五等≥600g/L,等外<600g/L;2019年版玉米国标容重一等≥720g/L,二等≥685g/L,三等≥650g/L,四等≥620g/L,五等≥590g/L,等外<590g/L。

    第二项调整:浮霉点霉不算霉变。新国标取消了生霉粒指标限制,增加了霉变粒指标,要求霉变粒含量≤2.0%。

    新的《玉米》国标实施后,在东北高寒高水分玉米收购中,检验水分15%以上必须用“水分测定水浸悬浮法”;18%水分以上测容重,必须使用“容重测定水浸悬浮法”。这将有利于粮食收购规范化管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种粮农民和收储企业的利益,未来玉米的升贴水价格标准将更公平公正。

    (二)中美减的高粱关税摩擦反复,2019年或增加农产品进口

    2018年,美国掀起的贸易摩擦引发全球贸易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这一年“25%”关税令商品价格波动加剧,我国针对美国高粱关税的反复也暂告一段落,但仍给未来走向留下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来回顾下2018年中美关于高粱关税事件的时间轴:

    2月4日,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

    4月18日,对原产美国进口高粱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裁定的保证金比率178.6%;

    5月18日,商务部又发布关于终止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反倾销反补贴的公告,终止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依据商务部2018年第38号公告征收的反倾销临时保证金如数退还。

    8月23日12时01分起,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约16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8〕7号)对包含美国高粱(10079000,其他高粱)征收25%关税。

    从我国对于美国高粱乃至其他农产品的政策频繁调整也可以看出中美贸易关系变化的轨迹,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缓和,2019年我国逐步放开美国农产品进口的可能性逐步上升。在国内玉米价格近两年价格重心上移的背景下,高粱、大麦作为玉米饲料的替代开始在玉米替代品市场占有一定比例替代关系。一般情况下,高粱价格低于玉米100元/吨即具有替代优势。对于高粱能否替代玉米,从营养角度主要有两个顾虑,一是能量方面不足,另一个是抗营养因子单宁对动物的影响。但随着国内外研究的不断深入、饲料技术不断成熟,高粱与玉米间的替代性还是很高的。目前各饲料企业的技术看法不一,配方中的替代比例也不一样。根据配方不同,替代比例在20-40%之间不等,一些企业表示在禽料汇中替代比例可做到30%左右,鸭料至40%左右,猪料中相对替代比例较小。总的来说,未来高粱进口若增加,势必令国内玉米价格承压。

    (三)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推广乙醇汽油使用

    随着矿物质能源的大量开采以及需求的不断增加,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为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发掘洁净、可再生新能源一直是各国追求的目标,同时也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2018年8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扩大燃料乙醇试点省份,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1个试点省份外,进一步在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省份推广。

    乙醇汽油是用玉米、木薯、农作物秸秆等生物原料生产的汽油,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乙醇汽油转化技术为以玉米、木薯等为原料的1代和1.5代乙醇生产技术,其中玉米货源充足,原料供应持续性强,是全球通用的最理想的乙醇汽油原料,也是我国最成熟的乙醇汽油转化技术。乙醇汽油的生产能够大量地消化玉米库存,这在第一代乙醇汽油推广计划中已显现。

    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乙醇汽油每年所消耗的玉米产量不超过2500万吨,而按我国玉米产量2.2亿吨计算,也就是说乙醇汽油产量即便是在2020年达到了预期数值,所消耗的玉米占总产量的10%左右。因此,玉米消费的大头仍是饲料和工业加工需求,乙醇汽油的推广会延伸玉米产业链,加快我国玉米去库存,未来我国玉米也将面临供求关系的扭转。

    (四)玉米进口配额管理将在2019年继续实施

    12月22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2019年进出口暂定税率等调整方案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2019年关税配额内的玉米、小麦、稻谷和大米进口关税为1%(仅指大宗进口种类),关税配额外的为65%,普通进口税率则为180%。此前,政府明确2019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量维持上年水平,其中玉米720万吨,国营贸易比例60%。因此,2019年我国玉米进口不会有太多增量,市场对2019年整体政策发展持观望态度,2019年我国进口美国谷物及相关产品数量仍有待确认。

    五、衍生品工具助力玉米企业风险管理

    (一)衍生品工具在产业链上的充分运用将是大趋势

    纵观大宗商品的采购及销售模式,我们不难看出,如今的商品贸易更具灵活性。过去的模式往往采用一口价定价,在一定时间差内通过低买高卖来获得价差利润。而现在的模式中穿插着风险定价,基差点价等众多有别于过去的创新型模式。在农产品行业中,相比油脂油料行业对衍生品的广泛运用,玉米产业链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随着相关衍生品合约、规则的不断成熟,加之产业政策和形势的一系列新变化,未来玉米产业链充分利用衍生品将是大势所趋。2019年1月3日,证监会批准大商所开展玉米期权交易,正式挂牌时间是2019年1月28日,这也预示玉米期权时代开启。未来的玉米市场将更加考验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用好衍生品工具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基差交易顺应市场变化

    基差交易是现货行业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衍生出来的一种定价模式,目前农产品板块里,大豆产业链的基差交易运用的最为普遍和成熟。随着玉米临储政策调整、市场风险管理需求增加以及玉米衍生品的日益成熟,玉米产业链的基差交易也将得到广泛运用。

    对于玉米贸易商:比如,由于8月份东北产区干旱,玉米减产预期较强,玉米期货远期合约价格上涨。玉米1901合约期现价差为150元/吨,对比持仓成本,1个月资金加仓储成本大约20元/吨,4个月持仓成本为80元/吨。企业可以购买并持有玉米现货,然后在期货市场卖出1901合约,直到1月合约交割。期现价差扣除持仓成本后的利润相对稳定,不用承担现货价格上涨和下跌的风险。

    对于玉米淀粉深加工企业:企业可以将下游产品果糖卖给食品饮料企业,果糖的原材料是淀粉,以前果糖价格按现货玉米淀粉价格加上加工费来卖,现在有了淀粉期货后可以卖更远时间的货。比如,如果卖5月份货物,可以将玉米淀粉1905合约价格作为一个指标来参考,然后加上基差进行销售,从而锁定远期加工利润。

    总的来说,买卖双方可以利用基差贸易这种方式管理好各自的利润,从而获得平稳的发展。从短期来看,基差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当地现货市场供需的实际情况;从中长期来看,则需要关注供需关系所呈现出的规律性与季节性变化。从过去传统的套期保值到基差交易,玉米衍生品和现货行业的良性互动将在2019年持续发展。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宗内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pictureIds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