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新闻 > IP剧和综艺征伐江湖,为什么都要抢占微博高地
  • IP剧和综艺征伐江湖,为什么都要抢占微博高地

    时间:2017-09-29  来源:吴怼怼  作者:

    社交媒体热度反哺收视流量,体现创作方内功

    明星嘉宾亮相综艺节目能创造话题,引发讨论,提高节目的微博热度。他们在节目中扮演的角色时有不同,或为内容核心,或为吸引观众手段,但都是综艺节目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通过制定不同的嘉宾邀请方案,节目制作方既可以稳定已有观众群体,对可以拓宽受众目标。而对于新近推出的节目来说,邀请各行业知名嘉宾参与拍摄,还能提高节目自身的关注度。

    然而, 相对于浅层次的“站台”宣传, 明星显然能够发挥更加深层次的效应。比如《 爸爸去哪儿》成功的关键之一, 就是深入探索嘉宾的内心世界,进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粉丝族群质变:从亚文化圈子到构成产业链的枢纽》中提到过,微博上明星形象正很大程度上向着“普通人化”的方向发展,这使得粉丝和粉丝客体明星之间的距离一再拉近,明星通过对自己生活中插科打诨、鸡毛蒜皮的小事进行分享,还原了作为“真实的人”的形象。

    对于综艺和剧来说,情感挖掘使明星不再只是可以随意替换的布景,而是与节目内容融为一体,与观众形成情感互动。这也是吸引观众发表微博评论,形成互动传播的重要手段。如何深入挖掘明星效应,不只满足于“站台”宣传,是对综艺节目创作方“内在功力”的重要考验。

    另外,内功考验还体现在,很多时候节目的热度走向是随着社交媒体发酵同步进行的。《中国有嘻哈》开播的时候是被群嘲的,陈伟说“Diss我们的歌都可以出音乐专辑了”。随着节目陆续开播,关于Freestyle、明星制作人、HipHopMan的讨论越来越多,舆情开始反转了。据陈伟介绍,《中国有嘻哈》微博主话题阅读量第一季超过了 70 亿,讨论量是 2671 万,子话题也破了 25 亿热搜榜上榜次数。

    陈伟介绍,嘻哈在微博上的短视频总播放量达 80 亿。微博短视频的超高播放量不仅没有影响正片的收视,反而对其形成反哺,助推收视流量的进一步提升。总冠军PG-ONE最开始节目开播的时候是 36000 的微博粉丝,节目总决赛的那天播出的时候是 360 万的微博粉丝,TT节目结束的时候增长到 230 万。嘻哈的案例说明了短视频在微博的生命力,也再次印证了微博是明星效应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平台。

    无运营不IP,微博是内容连接的基础设施

    好的内容是征战江湖的利器,而整合营销是好故事的优势放大器。IP剧和综艺征战江湖的时候,总是要结交微博上的故事家和评论家。

    阿里大文娱市场高级副总裁杨振说,第一次创造属于导演、演员、制作人,内容的第二次创造应该属于所有的员工、粉丝和平台。广场旁边往往有剧场,用户在广场上看到故事家在讲《三国》的评书故事,评论家讲关张赵马黄谁是三国最强的五将,同时还会有广播员讲吴秀波主演的《军师联盟》就要播出,这时候你就会忍不住走进剧场看一看。

    《春风十里不如你》里面,张一山的手做了个“秋水誓”动作,经阿里大文娱和微博共同运营后,成为了持续一个星期的热点,微博网友甚至明星都在比手指。这些是属于微博特色的热点运营。

    无论是病毒式的话题设计还是视觉奇观式的营造,强剧情、强悬念的手法,从运营角度来讲都是拉新。对于网综来讲节目制作只是一半的工作,运营是占另一半。除了前述热搜和短视频,微博产品的整体迭代和内容营销需求是同步的。

    比如,《中国有嘻哈》与微博首次打通跨平台双平台投票的产品,在爱奇艺和微博上的投票双平台互相显示。在微博上点开一个视频,用户看够 3 分钟的时候下面就会出现一个黄色的标志上面写着“观看完整视频点击这里”,点击就拉起了爱奇艺的播放框,这都是双向互动。

    微博玩法还有很多,BAT各施奇招,其实也反映了IP内容竞争的白热化。对微博来说,是乐见激烈的竞争的。微博CEO王高飞说,微博的核心是做好连接和放大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定位还是会集中在和内容制作平台、播出平台合作,放大IP声量。

    微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为IP剧和综艺提供了时间最快、空间最广泛的同步讨论,用互动维系了用户的关注和热情,同时也满足用户对信息的甄别和选择。可以说,任何一个电视综艺的持续走红,不仅在于自身的突破,也在于借助微博等社交媒体实现了多向点对点的整合传播。在新的时代情绪下,用户审美越来越挑剔,全面娱乐效应是大势所趋。

    吴怼怼,虎嗅、钛媒体、界面、i 黑马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专注互联网和文娱行业个性解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