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新闻 > 博通1300亿美元收购高通,一场充满大饼和落井下石的“大戏”
  • 博通1300亿美元收购高通,一场充满大饼和落井下石的“大戏”

    时间:2017-11-09  来源:雷锋网  作者:

    博通 1300 亿美元收购高通,一场充满大饼和落井下石的“大戏”

    前天,一则爆炸性消息传来,上周五博通尝试收购高通的传闻成真——博通(Broadcom)提议以每股 70 美元现金加股票方式收购高通,交易价值为 1300 亿美元。出价包含 60 美元的现金和 10 美元的股票,比 11 月 2 日高通收盘价溢价28%。

    虽然目前尚未成交,但博通目前提出的 1300 亿美元方案,已经是美国股市科技股中最大的收购方案。而一旦收购成功,博通也将可能成为继英特尔和三星之外最大半导体制造商。

    但除了巨大的收购金额之外,这起有可能达成的交易为什么会让半导体业变天?这其中还有什么信息你必须知道?阻拦这起交易成功的因素又有哪些?坐稳了,雷锋网这就带你去探寻一番。

    一、高通你听过,但博通是干什么的?

    博通 1300 亿美元收购高通,一场充满大饼和落井下石的“大戏”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现在的“博通有限公司(Broadcom LTD)”并非 2016 年之前的“博通公司(Broadcom Corp)”,因为美国另外一家半导体公司安华高(Avago)在 2015 年中宣布以 370 亿美元( 170 亿美元现金、 200 亿美元股票)的价格收购了“博通公司(Broadcom Corp)”,安华高和博通公司的业务随即结合,并且最终改名为“博通有限公司(Broadcom LTD)”。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博通股票代码依旧沿用“AVGO”的直接原因。

    回归正题,那么博通究竟是做什么的呢?在博通(Broadcom LTD)最新一季的财报中,博通自己是这样描述的:

    我们是一家半导体设计领域的领导企业,专注于处理复杂数字和混合信号的设备、基于Analog III-V处理器的产品。我们的发展历史中一直伴随着创新,并且我们(现在和以前)提供了数千种产品,覆盖了企业和数据中心网络、家庭网络、机顶盒、宽带接入、电信设备、智能手机和基站、数据中心服务器和存储系统、工厂自动化、发电和代替能源系统、甚至包括电子显示器。

    这种大而全的定位描述或许看起来有点复杂,更准确的归类描述或许是博通在财报中对于自己业务的分块。整体来说分为四部分——有线网络基础架构、无线通信、企业级存储、工业及其他。 4 者在整个Broadcom中的重要性大概也是这个顺序。

    博通 1300 亿美元收购高通,一场充满大饼和落井下石的“大戏”

    或许你对于这 4 个发展方向还没有什么概念,那就再来看一下Broadcom在今年Q3 财报PPT中的一页,阐述的是目前这 4 个发展方向所对应的技术和市场趋势:

    • 有线网络基础架构:云、社交网络、视频流媒体高速发展;大数据应用日益广泛;家庭网络快速迭代;

    • 无线通信:先进LTE设备越来越多;每台手机占用的无线电波频率越来越多;移动设备连接需求增长,高速Wi-Fi网络;

    • 企业存储:数据中心,高速请求和带宽;云存储大幅度增长;数字世界指数级增长;

    • 工业与其他:工厂自动化程度加大;能源利用效率增加,新能源革命;新兴市场。

    根据博通 2017 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有线网络基础架构业务营收22. 08 亿美元,净利10. 15 亿美元,无线通信业务营收12. 83 亿美元、净利4. 92 亿美元。这两项业务加起来占了整体营收的78%,占了整体四项业务整体的利润的62%。

    事实上,有线基础架构和无线通信网络也是 2016 年安华高收购之前,博通(Broadcom Corp)的主营业务,而安华高自身也在有线基础架构和无线通信方面有着一定的涉猎。最终来自安华高的企业级存储、工业及其他业务被保留下来,而两者在网络部分的业务则来了一次“大整合”。

    博通 1300 亿美元收购高通,一场充满大饼和落井下石的“大戏”

    和美国总统特朗普“谈笑风生”的博通CEO Hock Tan

    这实际上也是那次合并发生的主要原因,正如当时安华高CEO、现任博通CEOHock Tan所说:“我相信我们(安华高和博通)可以增添更多价值,并且变得更加重要,因为我们的产品都处于同一领域,而且有着类似的用户群体。”

    从上一次的收购的意图,到目前博通的业务架构、乃至于目前对应业务的表现来说,你都可以更加直接地把博通定义为一家“有线/无线网络技术解决商”。

    二、你真的知道高通是干啥的么?

    博通 1300 亿美元收购高通,一场充满大饼和落井下石的“大戏”

    听到高通,或许有的人会马上说:“那不就是我手机里的那个处理器的牌子么?”这么说没错,因为高通一直都是“高性能手机处理器”的代表。从 2007 年至今,骁龙(Snapdragon)处理器已经成为了诸多手机性能的直接保证,这其中还有非常多的故事,但并不是全部重点。

    博通 1300 亿美元收购高通,一场充满大饼和落井下石的“大戏”

    高通的手机SoC芯片长期以来在性能上领先(图自Anandtech)

    因为高通最可怕之处是其在移动网络技术方面的成就:开创了了最早的商业化CDMA(2G)技术、随后在3G时代到来之后,又成功研制出CDMA2000、EV-DO等技术。在4G时代又推出了WCDMA、更高速版本的HSPA,甚至连中国自行推广的TD-CDMA技术也有部分来自高通。

    换句话说,在从上世纪 90 年代到如今将近 30 年里的 3 代移动通信技术演变中,高通一直扮演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系列)。

    更重要的是,这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中存在不少传承的内容,而高通就手握着这些关键性的专利,并且在这些已有的专利基础上不断研究新技术,形成新的专利。这一堆一堆不断更新的专利实际上也成为了一座又一座“大坝”,为高通带来了巨额收入。

    博通 1300 亿美元收购高通,一场充满大饼和落井下石的“大戏”

    高通历年收入组成,可以发现专利授权业务占比越来越高(图自Bloomberg)

    以本月初高通刚公布的 2017 财年(高通财年从上一年 9 月初到本年 9 月底结束)的数据为例,高通今年芯片产品的营收达到创记录的 154 亿美元,最终有 18 亿美元转换为净利润,而专利授权部分营收虽然只有76. 6 亿美元,但是最终净利润高达 65 亿美元。

    这样特殊的成绩与高通所采用的特殊专利授权模式也有直接关系,篇幅关系就不在这里展开说了,但你可以从坊间那句精辟的点评中体会——“买基带(手机芯片中的通信模块)送芯片”。

    高额收入也引起了很多手机厂商的不满,从国内的魅族到一骑绝尘的苹果,实际上都颇有怨言。在最新的iPhone X中,苹果甚至在美国销售的不同版本iPhone X中采用了不同厂家的基带(因为苹果并没有把基带装进SoC,所以基带和苹果A系列处理器可以灵活组合)。但最终的结果是,不采用高通X16 而采用的英特尔XMM7480 基带的版本,在外国媒体的专业评测中,不仅网络速度不如前者,同时还更耗电。

    博通 1300 亿美元收购高通,一场充满大饼和落井下石的“大戏”

    除了上面提到的技术差别之外,市场份额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今年 6 月,国外分析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就发布了他们统计的 2016 年基带市场市场占比。在全年总值 223 亿美元的全球基带市场中,高通占到了50%,远超第二位的MediaTek和第三位的三星。

    考虑到MediaTek主要占据的是中低端市场,而中低端市场本身设备数量就比较多,高通能够在基带市场中占到50%已经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据了。而且,这还只是 2016 的成绩,不是 2017 年的成绩,更不是高通未来的成绩。因为博通并不可能掏 1300 亿美元去买一个过去。

    那么高通的未来是啥呢?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加法——4+1,也就是下一代通信技术5G。

    博通 1300 亿美元收购高通,一场充满大饼和落井下石的“大戏”

    虽然早在 2008 年,韩国已经开始全球最早的5G技术研发,但因为4G技术的持续升级,5G技术也相应的晚来了一些。那么谁最有可能第一个拿出可以商业化的5G方案呢?没错,走的最快的还是高通。就在不到一个月前,高通在香港宣布了其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芯片组完成了全球首个5G连接,同时实现了千兆级速率并在28GHz毫米波频段上的数据连接。这款芯片的小型化工作也提前完成,甚至连5G技术测试的样板机结构也已经一并推出。

    博通 1300 亿美元收购高通,一场充满大饼和落井下石的“大戏”

    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芯片组

    这一进展是我们目前所能看到最“落地”、也是最“可商业化”的5G技术。而在这一成就背后,依旧是高通强大的技术和专利壁垒在支撑,随着5G时代的日益逼近,高通完全有可能再次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再次重演2/3/4G时代的戏码,利用基带技术在移动通讯市场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三、这次收购的另外一个主角:恩智浦

    博通 1300 亿美元收购高通,一场充满大饼和落井下石的“大戏”

    明明是博通和高通之间的收购,为什么又会把恩智浦扯出来呢?因为就在半年多以前,高通才以 380 亿美元的价格,向恩智浦(NXP)提出了收购。而且在博通对高通的收购中,前者也并未直接将恩智浦算为高通的一部分,而是独立开来,这其实明确地表达了一种可能:高通可能吞不下恩智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留到下文再说,但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一下恩智浦。

    在高通今年 4 月中旬发布的 2017 年第二季度财报当中,就专门提到了对于恩智浦的收购:“恩智浦是高性能、混合信号半导体制造商中的领先者,在汽车、应用领域广泛的微处理器、安全识别、网络需求处理和无线供电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

    博通 1300 亿美元收购高通,一场充满大饼和落井下石的“大戏”

    虽然看上去很多,但恩智浦实际上也有着自己的重点——汽车。根据去年 4 月恩智浦自己的分析日展示的资料(来自美国证监会公告),恩智浦整体产品营收中有41%来自汽车行业,之后才是来自“工业与其他”的24%、以及“移动通信”的15%。

    恩智浦一开始主要做的是汽车ADAS(高级辅助驾驶)功能所需的高性能处理器,但从去年开始已经开始高调进入自动驾驶系统平台市场,目前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NVIDIA。

    总的来说,恩智浦实际上手握着的是全面而强大的汽车行业解决方案,这在自动驾驶风雨欲来的前提下显得尤为珍贵。

    那么假如给这些专业解决方案加上网络呢?如果强劲的自动驾驶高性能处理器,和最强的移动网络基带生产商合并,是否就意味着这家将会主宰未来的自动驾驶领域呢?前面这个设想其实正是高通尝试完成收购的主要动力。而这现在也成为了博通收购高通的其中一个理由——未来的汽车市场实在太诱人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