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新闻 > 复盘2017阿里双十一1682亿背后的营销隐秘
  • 复盘2017阿里双十一1682亿背后的营销隐秘

    时间:2017-11-17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

    变现篇

    聊完了双十一如何获取流量以及流量的分发优化,我们来看看当流量到达会场后,如何变现,如何刺激用户消费、扩大客单价、常见的促销玩法,等等问题。

    1)购物津贴

    今年的双十一新增了购物津贴这个新概念,其实等同全网跨店购物券,只不过没有张数概念,而是以津贴总额显示在买家的账户上。津贴会在双十一预热期间通过游戏等多个渠道发放,使用方法是每满 400 元减 50 元,上不封顶且支持跨店支付使用,并且可以和店铺的优惠券叠加。

    2)预售定金

    预售定金是双十一惯用的提前锁定消费者的方法,其主要采取的策略是增加用户的沉没成本,当用户付出的越多,用户粘性就越强。另一层面看,通过前期的流量积蓄,用户到双十一当天支付尾款形成交易的集中爆发。

    3)群买返

    群买返即拼单返利,买家在APP里建群,合买一家店产品到一定金额,商家返现金券(仅限双十一当天使用),类似拼多多的玩法。

    4)分享冲榜

    分享冲榜——分享商品赢取奖励,每天冲击影响力排名,赢取现金红包,这也是一个新玩法。有必中红包,瓜分百万红包,现金红包各类,主要还是刺激用户分享商品,进而拉新。

    5)红包

    今年的红包形式尤其多,主要分为火炬红包、明星密令红包、品牌红包、捉猫猫红包、搜索红包这几种。

    用户点开天猫APP可以点燃“我的双十一”,通过“分享”按钮邀请好友帮助点亮红包,瓜分2. 5 亿元红包。好友互点红包、红包互抽等方式激发用户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升用户活跃及留存率。

    虽然红包金额不一定大,贵在新颖有趣,通过设计一些任务或是各种小游戏来让你参与其中,当你为这个优惠券花费的精力越大,自然越不舍得浪费这张优惠券。

    再有像红包充值赠送,充值可获得稀有火炬红包,大大增加了用户期待感,还有像天猫超市卡的充值满赠现金红包,而这部分充值金额相当于被提前锁定消费。

    6)实时榜单

    实时榜单实际上满足了新用户以及一些不知道买什么,买什么比较好的消费群体,充当了一个引导推荐商品的角色。

    实时榜单也是根据用户的消费行为点击、兴趣导向个性化推荐,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比如:人气排行版、折扣排行榜,趋势榜,xx用户刚加入购物以及TOPX,无形之中加速购物决策。

    7)花呗提额

    双十一期间花呗为用户准备好临时提升额度,“到店用花呗赢双 11 免单”,及“花呗分期免息”,都在为双十一刺激用户消费做经济上的保障。

    当天上半场

    1)当天前N秒半价+总额前N名抽奖

    双十一当天0~ 1 点很多商家放出前N名半价产品,前 11 秒四件 5 折,前 60 秒四件8. 8 折,总额前N名抽苹果笔记本,折扣力度、噱头、火药味空前,基本上这几秒的折扣是商家为了会场赛马大放血拿出来的,关键是为了进入高级会场,获得更多流量支持。

    2)限时大面额优惠券

    天猫官方会组织部分大商家在整点发放大面额的无门槛优惠券,这类优惠券面额高于店铺券,而且可以和天猫购物津贴叠加。总之是不间断的刺激消费。

    当天下半场

    从下半场开始,为了给疲软的下半场打一针鸡血,天猫会给予更多的消费刺激,比如下单返红包,抢限量半价, 2 件7. 5 折,限量大额券,现金红包等。

    1)现金券

    现金券无使用门槛,仅限双十一当天使用,过期作废,每个剁手党获取的现金券的面值取决于平日的购买力和双十一当天上午的购买金额。

    2)下单返红包

    下单返红包,购物前x名还能抽取大奖。

    3)双十一惊喜红包

    4)我的双十一战绩

    下半场,天猫放出“我的双十一战绩”,数据展示剁手金额、区域贡献,区域排名,利用消费者攀比、凑热闹的心理,将购物的氛围再次扩大化。

    以上,则是笔者观察到的本次天猫双十一完整的流量变现操盘细节。关于此次天猫双十一营销,总结起来,是一场品牌参与度高,营销层次丰富,运营节奏成熟的活动。但也因天猫按照以往的活动习惯一以贯之,实际上并无太多创新。

    从数据上看, 1682 亿,这个交易数字比去年增长了 475 亿。如果加上其他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总体而言,流量总量并未减少,还在增长。但电商行业竞争的增速超过了流量的增速,流量已经越来越贵。

    今年双十一的电商流量向品牌倾斜,可以明显看出,大品牌因为在用户心中有较好的认知与口碑,开始坐拥收割流量红利,同时在品牌高转化的支撑下,大品牌正在决定流量的市场价格,小玩家已经无法承受流量之贵,在流量上正节节败退。

    未来会怎样?明年作为双十一的第 10 年,又会在营销层次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平台和品牌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博弈?我们且拭目以待。

    作者:StarYan先生,鹅厂运营汪,互联网圈十八线作词人,以字自省笃行,欢迎相约交流,微信公众号:MRstaryan。

    本文由 @StarYan先生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 协议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