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新闻 > 微信 All in 之下,小程序玩家们的第一个“双十一”
  • 微信 All in 之下,小程序玩家们的第一个“双十一”

    时间:2017-11-17  来源:钛媒体  作者:

    类似的讯号还体现在小程序从年中以来的数次重大更新。

    拿双十一前的最近一次更新来说, 11 月 2 日,微信官方宣布,小程序支持与内嵌网页的相互跳转,这意味着原本局限在微信体系内的小程序,正式开放了与外部互联网信息的流量入口。

    类似的更新还有: 9 月 8 日,开放微信搜索框下方的小程序快捷入口; 8 月 5 日,小程序可关联公众号增加至 50 个; 6 月 21 日, 10 个同主体小程序和 3 个非同主体小程序之间支持互相跳转; 4 月 22 日,小程序可被添加至公众号文章中。

    群、公众号、H5、聊天页面……尽管坚持了发布之初“去中心化”的策略,但微信内部,小程序已经无处不在,而随着触点越多,小程序被消费者的打开频率也会相应叠加。根据 SEE 团队统计,以小程序在微信聊天页面内的“服务通知”一栏为例,这个提醒消费者订单、红包、评价的入口,以往在 APP 推送的打开频率不过15%,短信提示打开率不足5%,但在微信页面内,打开率高达60%-70%。

    公众号、群聊、微信聊天页面……小程序已经在微信内部无处不在。

    公众号、群聊、微信聊天页面……小程序已经在微信内部无处不在。

    “目前电商行业的获客成本大概在十几块钱,但不论是拼团、直播、拉新,小程序的获客成本都远低于这一数字。”蘑菇街小程序市场负责人王飞对钛媒体记者表示,也正因为小程序的轻量特性,蘑菇街也在今年 6 月开始逐渐抛弃了 H5 和网页,转而在小程序内率先尝试直播、小店微商城等功能。

    而在硬币的另一面,微信利用小程序对创业者的开放与扶持,与微信本身对商业化路径的探索需求不无关系。

    对于微信来说,拥有 9 亿日活用户与 350 万的公众账号只是开始,如何将“流量”与“内容”转化为“消费”,成为微信对存量资源商业化的目标;另一方面,随着微信支付与支付宝在线下的竞争白热化,小程序电商形成的线上商业闭环,也得以将单纯的“支付”转化为可持续产生的“服务”,从而复制阿里巴巴用电商推广支付宝时的流量优势。

    谁能取得“风口”的入场券?

    微信小程序生态的愈发开放,让这个尚处在蓝海的市场隐隐有着成为“风口”的趋势,社交电商的每一环节——店主、主播、开发工具、服务平台,都在用更配合的姿态,试图拿到风口中进场的首批入场券。

    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么幸运。

    一位不愿意透露名称的自媒体博主对钛媒体记者透露,之前也尝试过跟风做小程序电商,但团队都是做内容运营出身,擅长“写段子”,不懂怎么去进货、找渠道、处理售后,几个月下来,发现不但没有盈利,原有的粉丝还因为公众号的商业化转型出现了流失。

    “微信对小程序的确很重视,但要想做电商,零售相关的经验还是很重要的,我们的团队没有电商基因。”这位自媒体博主总结到。

    而在辅助商家的那一端,诸如 SEE 和有赞这类平台方,也正在加速吞食小程序开发者的市场份额。今年年中,两家公司几乎共同推出免费版小程序开店工具,一方面为了笼络商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击退其他试图入局的竞争者。根据公开数据,目前与 SEE 合作的自媒体数量已超过 3000 个,有赞平台上的线上、线下注册商家数量已经达到 300 万。

    诸如 SEE、有赞、上线了等小程序第三方开发平台,正在用更快的速度与商家联结以占领市场份额。

    诸如 SEE、有赞、上线了等小程序第三方开发平台,正在用更快的速度与商家联结以占领市场。

    “目前市面上浑水摸鱼的人有不少。如果单单给商家做一个展示型的小程序,这跟 10 年前的官网没啥区别。”冷面对钛媒体记者说到,在他看来,小程序不能仅是“一张皮”,商家布局小程序时应该注重三个阶段的能力:

    基础:展示、

    进阶:营销、成交、

    高级:联动门店、(到店自提、同城配送、会员卡通用、储值卡通用、线上线下营销活动)

    另外,冷面也会在辅导商家时警惕他们不要“唯小程序论”。对于商家来说,营销的本质是要聚焦在有用户基数的社交、咨询平台。除了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小程序、以外,微博、支付宝生活号、今日头条、什么值得买,都是商家可以按需布局的渠道。

    不是谁都能够分得腾讯对小程序的扶持红利。SEE 和有赞扮演的是自媒体的服务方,在万旭成的分析中,这是在用社交电商的方式把万千个微信群、公众号、聊天页面像毛细血管一样连接起来,这符合腾讯去中心化的坚持,而诸如蘑菇街、拼多多此类在微信小程序中运营得不错的中心化电商,背后也都有着“腾讯系”的投资。

    那么,在微信官方看来,什么样的小程序是可被鼓励的?

    “我们希望优质小程序可以在微信内合适的流量入口展现,并且更多地形成用户间自发的传播及推荐使用。”在微信团队给钛媒体记者的回复中,再次强调了流量入口的重要性,这也进一步说明,尽管微信对生态的封闭已经步入“前紧后松”的状态,但对于诸如此前出现过的匿名聊聊、星座识人等可能出现“流量泄洪”的应用,依然会采取严肃处理的方式。

    不过对于小程序电商的商业化潜力,微信官方还是给予了认可,并表示“还有更多可挖掘空间”。

    “好的小程序不仅可以让用户’用完即走’,也可以让用户’用完再来’。就电商行业而言,不管是电商平台,还是品牌电商、自媒体包括传统公司,都可以通过小程序电商来进行探索,前提是必须抓出用户的需求,充分利用小程序能力,吸引新客、留住老客。”微信团队表示,而在未来,微信内部还会围绕对小程序用户画像的挖掘,个性化推荐数据的应用,电商社交玩法的拓展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功能以及产品发掘。(本文首发钛媒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