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新闻 > “对不起,你是好人”:别让产品死于用户体验太好
  • “对不起,你是好人”:别让产品死于用户体验太好

    时间:2017-11-27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这么做有两点好处:

    • 一方面,不少高消费预期的用户会直接在高价格时选择购买,合理利用价格歧视,获取更高的成交单价。

    • 另一方面,一些顾客在价格变动时,可以感受到更大的价格刺激,同时加上限时价格的稀缺性,促使顾客迅速产生购买行为。

    二、给用户一点限制

    用户总是希望能多一些选择的机会,多一些选择的权利,这会让用户感到自己充满掌控感。对他们来说,更多的选择,就意味着有更高的概率获得最佳的选择。虽然人人都说想要有选择的空间,但真正选择放在面前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难以做出决定,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哪个选择才会导向最佳的结果,患得患失。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优质体验”。

    就像现在很流行的一种沙盒类电子游戏,有别于传统游戏只有一个流程的模式,给予了玩家充分的选择权,玩家有机会选择多种方式、多种路线来进行游戏。表面上看,这种游戏是现在最热门的游戏。但在实际产看全球此类游戏的数据时,可以明显的发现,这类游戏的玩家通关概率远低于传统的单线程游戏。也就是说,很多玩家自己觉得自己很喜欢这种游戏,但实际上在游戏中面临多样的选择时,也会变得难以决策,所以放弃游戏。所以,别让用户选择太多,该限制的时候,就给予其一些限制。

    1、时间限制

    时间是一个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太长的选择时间会让用户更难以下定决心。美国的戴奇公司在发放某一产品优惠券的时候,同时印刷了两种不同的使用时限,一种限时 2 周,另一种限时 3 个月。在之后的数据统计中,他们发现, 2 周优惠券带来的顾客,居然比 3 个月限时的顾客要多很多。

    像图中这样的优惠券,抛开优惠力度不谈,时限长达两个多月,看起来用户应该拥有更多机会进行消费。但实际上,漫长的时间却阻碍了用户最终做出选择,即便是意向顾客,也不会因为这样的优惠券迅速做出购买决定。我们不能为了给用户“表面上的优质体验”而提供太长的时间、太多的选择。

    2、信息限制

    信息是用户决策的重要依据,给予用户更多的信息,貌似是一种提高用户体验的好方式。然而,给用户太多的信息,却容易让用户远离你的产品。回顾国内一些医院的电话、网络咨询服务发展史:最初,这些医院让专业的医生接听电话,与患者沟通,但这些顾客中,选择来院并消费的顾客非常少。之后,接电的人员变成了护士,经过电话服务的患者之中选择来院的人数有所提高。最后,医院雇佣了一些接电员,这些人没有什么医疗的专业知识,但比起医生来说,反而带却带来了更多的来院患者。

    表面上看起来,专业的医生比外聘的接线员更了解医疗知识,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但事实上,将太多的信息给予用户,相当于已经满足了用户“了解未知”的需求,用户也就不急着做出消费的决策。在做产品时,给予用户信息需要点到为止,能让用户感觉到“这个产品可以解决我的问题”就足够了。

    三、给用户一点难度

    太容易得到,就不会珍惜。这不仅适用于恋爱,同样也适用于商业。当用户太容易得到所需的服务时,用户心中对服务的价值评估就会降低,也就不会那么重视。适当给用户一些难度,会让用户更珍惜你的产品。

    1、优惠难度

    随便可以领到的优惠券,都不是好优惠券。大街上随意派发的优惠券,不知道有多少被直接扔进了街角的垃圾桶。有的公司甚至长年打着“半价、一折”之类的优惠名头,使自己的优惠变得丝毫没有价值。一些长期谨慎控制优惠力度的公司,却可以让自己小小的优惠变得很吸引人。例如海尔公司的核心家电产品,平时面对大众的价格很少有优惠,即使有,优惠力度也不会很大。所以,每当推出一些优惠活动时,更容易吸引用户的购买,即便他提供的优惠看起来没有其他公司的优惠吸引人。

    在网络环境中,优惠难度有更多的操控方式。像限时抢券、积分兑换优惠券等方式,让用户在获得优惠时需要有一定的付出,这样用户会更加珍惜不容易得到的优惠,也就更容易产生最终的消费。

    2、服务难度

    免费提供服务、提供大量附加价值,这如今已经成为很多新兴产品快速涌入市场的主流方式。确实,这是一个快速占据份额的好方办法。然而,这种方式的弊病也十分明显:一方面,用户会因为免费而普遍低估产品的价值;另一方面,当用户习惯了免费服务时,很难再把这些服务转变为付费服务。在规划产品时,要仔细考虑盈利模式、融资前景等因素,谨慎提供免费、超低价、过量附加价值的服务,以免最终落得只赚一场热闹的结果。

    人们不会珍惜那些轻易得到的东西,而是会珍惜自己经过付出所得到的东西。究其根本,其实人们所珍惜的不是外物,而是自己在过程中的付出。想让我们的产品更被用户重视,就要敢于适度给予用户一些挫折、一些限制、一些难度,让用户在通过我们的产品满足其需求的同时,有更高的参与度,也更难以割舍,而不是对我们的产品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