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新闻 > 谁是便利店之王?阿里、京东、娃哈哈争夺战已打响
  • 谁是便利店之王?阿里、京东、娃哈哈争夺战已打响

    时间:2017-11-28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作者:

    在国内实体零售的寒冬中,便利店业态似乎成为了一股清流,保持着持续的增长。数据显示,便利店在 2015 年实现了超过13%的增长,几乎是 2014 年增速的两倍; 2016 年便利店行业销售额继续以13%的速度增长,达 1334 亿元人民币。

    一时间,便利店成为了创投领域关注的热点,“便利蜂”、“全时”等新兴便利店品牌应运而生。但时至此时,便利店是否依然是未来中国零售市场的蓝海呢?我们对比日本、台湾的发展情况,从便利店的历史、现状等方面来做进一步分析。

    中国便利店起步晚 发展空间广阔

    从东亚的经验来看,人均GDP达到3000- 5000 美元时是便利店的最初导入时期。便利店业态在日本和台湾率先萌芽。

    相比之下,中国便利店的起步时间较晚。经过1992- 2006 年的导入期后,便利店业态在我国取得了较快发展。《 2017 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 2016 年我国9. 8 万家便利店,商品年销售额超 1300 亿元,从业人员近千万。

    但从便利店规模占比来看,我国便利店业态的社零占比却只有2%,远低于日本近7%的水平,便利店业态在我国拥有十分广阔的成长空间。

    此外,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还有以下四大优势:

    1、经济水平向发达国家靠拢,中产阶级崛起

    2016 年中国GDP达 74 万亿人民币,居全球第二; 2015 年CHFS数据显示,中国中产阶级达到2. 04 亿人。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中产阶级掌握的财富规模均为便利店的发展提供了优质土壤。

    2、老龄化加剧,对便利店需求提升

    2014 年中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超10%; 2015 年中国有1. 31 亿老年人,比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 3 个国家——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老年人口总数还高。大量老年人的出现提升了对临近社区的便利店外食、鲜食、日用必需品的需求。

    3、单身比例上升,家庭规模缩小

    中国离婚率增速远超结婚率,全国独居人口占14.6%,家庭规模缩小,导致“单次采购量少,对外食需求大”的消费习惯变化。

    4、女性劳动参与率远超日本

    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远超日本,女性收入水平的提升,是便利店的庞大购买力来源,且对便捷鲜食,购物效率要求更高。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