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新闻 > 从卖房创业到融资5亿,缤果盒子:我们是被逼着走到今天的
  • 从卖房创业到融资5亿,缤果盒子:我们是被逼着走到今天的

    时间:2018-03-02  来源:野草新消费  作者:

    六亿融资后的野心与格局

    1、一门烧钱、资金密集型的生意

    目前这个阶段,我们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有一些成本去做战略性的亏损,来教育市场和做整个业务的配套。它不仅仅是个生意,更是一个事业,投资人也理解。这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资本支持的原因,如果光是自己这点钱很难做好,也承受不了局部的战略性亏损。

    2017 年我们进行了两次比较大的融资,一次是 1 亿,一次是 5 亿,相比于同类,之所以获得资本青睐,我相信首先是我们把这个事想的比较清楚,起步比较早,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目前布点的成熟度和技术的领先性,我们领先市场至少半年。

    获得 2017 年第一笔融资时,我们受到的关注就很多,当时甚至有些机构在抢。我跟GGV聊完后,下楼就收到GGV合伙人徐炳东的微信,他说缤果盒子是最近半年见过最让人兴奋的项目。

    简单来说,这个生意很大,而他已经看到这个生意可以爆发成什么样。两周左右,他就给我Offer了。

    后面我们又融了 5 亿元,其实在在中间的过程中,我们就是简简单单地相信这件事,稳步推进,让消费者用更低的成本、更便利的方式买到产品。因为这个生意是烧钱的、资金密集的,融资是为了越来越验证我们的想法,也可以让我们适当地犯错。

    现在我们大的逻辑是验证过了,更需要验证的是管理,这样做是不是最高效的,还能不能做更好?它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2、自身的风险和巨头的竞争

    现在还有不少投资人认为,中小企业不要轻易尝试无人便利店,我想的是,你不要希望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喜欢你,这是常态。

    从传统零售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可能风险很大,但现在还没有人敢说自己掌握了全部真相。所以,我们也是在求证自己的想法。在这条道路上,有一点我很自信,当你可以用比别人便宜很多的成本,把一件商品送到消费者手里时,是很有价值的。

    也有人质疑,如果巨头进入我们该怎么办?但如果我是巨头,关注一个行业的话,我会让这个社会牛逼的人先跑出来,再买它、参股它,事实上阿里和腾讯都是这么做的。

    京东内部有两个团队在做这块的事情,每个团队十几二十人,对于京东来说,这是一个新赛道,它也在试错,他们内部不仅仅有协同、还有竞争,当他们在内部跨部门要资源的时候,未必比外部发展的好。

    到目前这个阶段,我们也会和BAT沟通、合作,这个世界越来越讲究结合,不像几十年前你死我活。我们从来不排斥和任何人合作,如果有巨头想要投资我们,我们很欢迎,但我们要保持自己的竞争力,把业务做好,才有本钱和别人讨价还价。

    与无人货架、互联网+传统便利店的比较

    1、无人便利店更具有可持续性和延展性

    2017 年下半年,无人货架非常火,无人货架和无人便利店虽然都有无人的概念、元素,但真不是一样的东西。

    可以很明确地说,无人货架热带动了整个无人的概念,但并不会由此带动无人便利店的投资。相反,我们的投资人花了很多时间在研究无人货架和无人便利店的区别,最终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无人便利店可能更具有可持续性和延展性。

    无人便利店跟无人货架相比,实际上是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原来在非开放小区,人流量少的地方,没有 24 小时便利店,现在我们铺了盒子就可以为你服务。

    当然现在也有新型的便利店,通过互联网+传统便利店的方式,在原有的场景中改善体验,提升效率,但商业模型主要还是靠熟食、鲜食来带流量。

    目前,传统的便利店标品已经很难吸引消费者进店了,传统便利店+互联网,带来的增效也许是10%或者20%。但我们不是这样,我们是创造了一个新物种,除了存量市场,还要扩大增量市场,由于渠道越来越发达,效率的极大提高,会让你的需求得到释放。

    所以,当以后所有小区楼下都有盒子,这个盒子都提供足够多、丰富的商品给消费者时,你的需求就会被激发,这是一样的道理。

    2、有人与无人的本质差异

    新零售大家现在强调的比较多的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无人便利店的“无人”概念曾经遭到了诟病。对于无人便利店,我首先认为不是因为无人而便利,是想要更便利必须无人。

    有人和无人并不会改变你是否便利的结果,比如有时候你希望有人给你温暖,有时候你很烦,不想见到人。消费者去便利店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搞清楚。其实无非是三点:

    第一,这个商品是不是你想要的?

    第二,价格是不是合适?

    第三,最终你要考虑哪个便利一点、哪个更快一点?

    决定性因素不是有没有人,而是因为我们要更便利所以必须要无人,比如我们去你楼下购物,开一个 24 小时便利店,如果有人,至少要派 3 个人轮班,这 3 个人每个月是 1 万元的成本,会让你买一瓶可乐贵几块钱,如果不卖那么贵,就不能存活。

    最后其实我们的核心就是,你要买这个东西就对了,不管有没有人。我不相信背后刚需驱动的东西需要改变。不管是有人还是无人,都有场景需求,但社会发展的趋势有一个,就是高效替代低效,无人便利店正好符合这一趋势。

    笃定效率提升与“不要焦虑”

    在过去一年变化中,让我们更加笃定的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改变,去提升零售的效率。零售革命本质上是一场效率革命,体验可以差异化,未必有一个完全的标准,但效率提升是唯一标准,效率提升就是用更低的成本把这件事完成。无人便利店的组织形式我认为是更先进的,起码对标品、标准化程度高的生鲜,用无人化的方式销售值得尝试。

    2018 年,缤果盒子的心愿就是把几个样板城市的精细化运营做好,其次,点位增加和每个增长点位运营数字的提升,都会是我们未来一段乃至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目标。

    经过这一年,我同时最想对同行的创业者说,“不要焦虑”。

    马斯克在他放在太空上的屏幕写的就是“不要焦虑”。我觉得任何事情发展都是有周期性的,现在的问题只是周期越来越短。为什么我说风口追不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追风口的创业者能够追成。我们也是被逼着走到今天,就是一直寻找光明,一直在想怎么活下去,一步一步试出来的。

    *本文系野草新消费原创,作者张晓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