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新闻 > vivo X21专访:巨量生产屏幕指纹实属不易
  • vivo X21专访:巨量生产屏幕指纹实属不易

    时间:2018-03-20  来源:IT168  作者:

    【IT168 访谈】2018年3月19日 乌镇,vivo智能手机举办“触幕 · 倾心”新品发布会,发布了vivo X21屏幕指纹手机和vivo X21两款产品。硬件上,新的骁龙660 AIE处理器、屏幕指纹解锁、更高色彩标准的全面屏加入让X21较以往产品有着更直接的体验提升,而软件方面,全新加入的Jovi AI助理和众多人工智能应用更是给vivo手机带来更多的联想空间。在发布会后,vivo公开面对媒体,关于产品的设计、体验、产能和行业等话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Q:vivo X21指纹版和非指纹版价差400元,这400元是不是就是成本的价差?这个成本对你们来说接受度怎么样?另外作为第一家这样做的企业,会不会导致良品率不高、导致一些库存的问题?

    vivo赵典:这个价差我们之前在两次发布会都讲过,屏下指纹背后付出很多努力,跟前端供应商合作到现在为止,已经长达快两年时间了,这个人力物力投入是非常巨大的。为什么需要自主建设工厂呢?如何能够测试快速指纹版本是否合格、是否能上项目呢?需要不断调试出一版后立刻生产、生产后立刻测试、测试得出结论后再不断往复,即使这样我们还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一版本现在已经相对成熟了,加上AI学习的帮助使用体验会越来越好,不仅安全,而且成功率、流畅度都会比较高。

    vivo 赵典

    Q:现在是“智能手机产业变革巨大机遇。”vivo今天讲了很多AI的内容,现在软硬一体,利用算法提供人工智能已经是比较普遍的方案了,那么我们在AI技术研发上,有什么障碍或者挑战?是怎么克服的?

    vivo韩伯啸:之前内部我们也做过消费升级时代技术发展内部报告,可以跟大家简单沟通一下。现在市场和技术有两个共同趋势:一个是现在消费升级,主力会逐渐转移到年轻人身上,这群群体其实对我们品牌来讲是机遇。同时在技术方面,我们在明年会进入5G时代。5G时代跟过去有什么不一样?第一个人类进入千兆互联的时代。从过去手机是人和数字世界进行沟通,变成了人和现实世界以及数字互通的渠道,也就是说它会有大量的信息,应该说巨量的信息。这里面所需要巨量的处理性能是目前传统的智能芯片不能支持的,不光硬件,也包括软件,以前的智能逻辑是无法支持的,必须是AI的人工智能。

    vivo韩伯啸

    刚才记者也提到关于芯片的问题,其实我们这次跟高通一起合作,主要是把原有的特别是图像处理包括图像接收处理和计算处理、GPU这块的东西单独拎出来做了神经网络式新的内部运算模式。相比起来目前行业的发展也有它本身的优势,我们行业现在有两种:一种是高通;另外一种是单独的模块。这两条路我认为在未来会逐渐融合成为同一条路,为什么呢?AI需要的算法、技术的支持不是一家企业能够完成的,一定是整个社会、不同国家、不同研究所用自己的想法去写AI的模型、做AI的训练。其实这个流程不是一家能完成的,所以说如果你只限定为一家自己的一套逻辑的话,可能你这个逻辑跑到平台上面性能非常好,但是可能算法非常少。

    这次高通的660 AIE是目前JAVA规范里兼容性最好的,美国的、中国的所有人写的AI算法全部都能拿过来算,也就是把所有的AI模型全部用来跑的话,那么660AIE性能得分反而是比较领先的,它的兼容性是非常非常好的。

    Q:我有两个问题想问:第一个问题咱们Jovi人工智能在软件算法和硬件依赖方面,哪方面更多?它们的比例是什么样的?vJovi其实是我们初代的人工智能模型,它未来迭代和演进路线是什么样的?第二个问题是咱们这次采用玻璃材质的背面,关于无线充电部分咱们的进度是什么样的?

    vivo韩伯啸:其实我刚才也说过了,我们可能在3-10年中长期的目标是让AI成为未来万物互联,人通过手机与自己身边所有环境和数字世界重新建立桥梁的关键,就是要靠AI去处理这样大的数据,这是未来的长期目标。未来Jovi会往这个方向发展。

    短期的话,它首先是以利用现有的人工智能模型和长期做智能手机这么长时间来对于消费者的理解、对于消费者需求的研究,初步做的主要是助手这些事情。我们现代人生活非常繁忙,不可能每个人都配一位私人助理,人工智能首先得以私人助理的形象出现,慢慢地它更多地介入你的生活,你会觉得离不开它然后逐渐成为未来人与世界和人与数字交流的核心。初期来看还是处于私人助理,让你减少生活中的烦恼、少考虑一些周边的杂事,不用总想着明天怎么订票、订票的时候会不会有问题或者路上会不会碰到什么样的车况,先帮你解决小的事情让每个人生活更自在一些,这是短期的计划。

    玻璃的话,大家也知道是为未来5G做准备。确实金属的风格也流行很多年了,时尚潮流总是在变化的、人总是会有变化的,过一段时间大家会觉得玻璃更通透,确实玻璃在色彩表现、质感表现上是有它自己优势的,这段时间大家会觉得这样的东西更加时尚、更加潮流,这是每一个厂商都会做的,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优点,这次我们用的是3D玻璃而不是2.5D的,玻璃会有缺点比如说会偏厚比金属型的厚一点,如果玻璃厚了的话整机会重一些。如果像以前金属裸机X20那样轻薄、手握感舒适的话要投入更高的成本热熔3D玻璃。

    无线充电这两年是有发展的,但是我不认为无线充电是特别新的技术。我们第一款X系列的手机叫X1,那款手机就是支持无线充电的,已经过去6年了。如果以这个速度来看,它相对手机行业里面出现的快充、5G、Wifi相比这不算发展得特别快,我们认为它有一些问题也有一些优点,还是结合消费者的偏好再在我们的产品上做选择,不是说技术上有什么难关。

    Q:我想问一下赵典“网红”,因为咱们刚才提到过有屏幕指纹识别技术以及X21也支持面部解锁,我们之后的产品会不会更加侧重于哪一个方向呢?还是说这两种识别方式一定会一起加大投入在研发上?

    vivo赵典:我们目前两个都有而且还做的很不错,未来我们做哪一个取决于我们做这件事情的初衷是什么。指纹现在大家的习惯还没改过来,非常方便而且确实很炫酷,短期看来它一直都是手机解锁的不二选择。在面部识别这块包括现在安卓安全性也都没有达到,如果说我们想去布局Jovi这些东西一定要着眼于更加丰富的技术上,比如说未来的AR技术以及跟虚拟现实相结合,就是更长远的技术。结构光也是非常非常贵重、精密的东西,肯定不会只用来做面部解锁这种简单的工作。

    Q:刚才提到AI很多应用需要借助于骁龙的660AIE版本,关于这个处理器vivo会不会有独占期?稍后一段时间内会不会看到其他厂商也会有?

    vivo韩伯啸:这确实是高通和我们一起规划合作的,不过量是比较少的,但主力会供应给我们产品。在新产品上面我们拥有千万级的使用量,所以目前在这个情况下会主供我们,其他家也会有一些但是量偏小,可能是十万级左右吧。

    Q:既然X21主打是屏幕解锁,为什么会有一个低版本是没有屏幕解锁的呢?这是出于什么考虑的呢?

    vivo韩伯啸:这个其实也是基于产能考虑的,屏幕指纹这块应该算是凝结了全世界最强的供应商包括美国的、中国台湾地区最强的IC和算法的供应商,韩国企业提供最好的屏幕跟一般的屏相比更薄一点、透光率更高一些,他们还不能贴合,裸机要送到中国南昌去贴。有四五家这个东西从美国或者台湾运到韩国去做一些初步的封装再运到中国去,我们车间的人在那边等着,所以这个生产效率较一般的产品是没那么有保障的。

    现在屏幕指纹的核心在整合供应链上面做IC的做不了贴合,做屏的按说目前做屏幕都是屏幕厂给贴合,也贴不了,还要专门找一家有最先进贴合技术的厂去贴合。这个东西做出来以后,IC做成什么角度?因为显示屏上面是有间隙的,射光和反射回去的光是有间隙的,跟屏幕里面的间隙怎么样对应才能把指纹的光和收回去的光做到最清晰的图像,这都需要不停调试的,安装厂商、装配厂商和生产厂商需要非常强悍的生产能力。我们有在工厂里面做了10年以上的老工人,大家都觉得工人在我们国家其实是最宝贵的财富,有高端智能制造能力的人,随时做调整。可能他今天临时手工要做几百台出来研究一下,感觉不行要换一下,大规模生产达到几千万级别的量确实是比较难的,也没有办法。我们现在也没有可对比的,只有我们一家在搞,上一次量产是六位数级别,这次是七位数级别的,是很大的进步了,比起1月份已经是10倍的在增长,但我们也要按照市场需求,预着做一个普通版本。

    Q:发布会上提到X21的屏占比达到90%以上,下面还有一点点小下巴。我看到SIM卡已经移到下面去了,阻碍去掉下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要去掉还要做什么工作?

    vivo赵典:比较简单,就是需要柔性屏幕,屏幕的底段需要弯折这样就可以彻底去掉下巴。但是只为这么一件事第一是成本非常高、第二是柔性屏产能也是跟不上这种量级的产品。

    Q:为什么vivo一直没有推出双摄?双摄一直两倍变焦

    vivo韩伯啸:因为两倍变焦效果不好,变焦做起码3-5倍的。两倍变焦的效果在卖场里面测试消费者没有感知,跟普通的没有差异,我们行业里面做了这么多都是拿数码变焦去模仿光学变焦。对我们来说在光学范围内2倍变焦确实效果不好,我们觉得应该拿出一个更成熟的、对消费者来讲有更值得让他为这个东西去买单东西的时候,才去做这样的一件事情。

    Q:我想问一下顶部额头异形屏适配APP这方面需不需要和APP厂商进行合作?另外进度会怎么样?因为我发现现在目前真机上面很多方面还是黑的。另外X21为什么没有做大小屏的两种设计?

    vivo赵典:异型屏适配这块是需要和第三方厂商进行接洽的,是一起来做这件事的,因为每一家异型屏的具体尺寸都有所不同,所以没有办法以统一的标准让他们去做,这也是导致进度缓慢最重要的原因。我们是春季最早发布的异性屏手机,几乎是最早的,我们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已经适配有50-60个APP以上,我们预计到这个月TOP100的应用都可以覆盖到,这是我们正在努力的目标。

    大小屏两个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全面屏的到来。还能跟以前小手机相同的手感就能用6.28的屏幕了,这时候为什么还需要大屏?另外大屏在达到一定尺寸以后,尤其是6寸以上边际效应越来越低,现在你说喜欢巨屏的消费者是越来越少的。整个中国市场也在回归对屏幕尺寸的理性,最终可能会稳定在某一个数值上下。

    Q: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AI的,今天发布会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围绕AI展开的。围绕高通的SDK还有双摄像头、Face++提供的东西有很多和今天提及的AI的内容是比较相似的。我想知道在JoviAI品牌提出之后,vivo怎么样能够继续在AI的方向保持自己比较独特的优势?

    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小问题,当读者问到我们关于X21摄像头方向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跟他们说呢?谢谢。

    vivo赵典:AI的问题前面也有讲,我们目前认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独立和兼容不断走向统一的道路。你也提到了,确实我们有Face++的技术我们也有百度的AI,我们融合了很多出色的AI模型、AI算法在我们的数据当中,这也是660AIE提供非常好的兼容基础才能做到的。刚才有说,如果你是自己写的、自己建立的AI模块,很大程度上是无法使用、无法快速、无法良好地匹配第三方AI模型的。

    摄像头排列的方向也非常简单,我们由于在屏幕手机中下部加入了指纹的光学传感器,使得电池向上移了非常大一块空间。如果我们摄像头继续横置的话,是完全没有可能排进去的,电池会减小。我们手机目前可能这代依然是最薄的手机之一7.37而且背部是曲面的,导致电池空间更加小,所以导致我们不可能牺牲电池或者干掉指纹,所以最终是摄像头方向做了妥协。

    Q:刚才在发布会现场的时候演示了一个功能,所有的APP可以免流量下载、免安装使用,这个功能是怎么实现的呢?它和微信小程序之间差别在哪?

    vivo韩伯啸:这个其实是安卓国内9家大厂商,明年会在北京做发布,你们可以关注一下。我们不会把这个功能归功于我们自己,确实从去年开始筹备的,我们几家大家一起合作改变安卓市场的生态。大家也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对安卓体验会有诟病,因为安卓第三方是管理比较混乱的,大家希望把安卓第三方能够让消费者体验更好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其实明天会有,包括名字可能也不叫免安装应用,没正式发布之前网上有些信息,我们也不方便用联盟官方的名字在这里。这个免安装应用跟过去传统的应用没有太大差别,为什么?虽然源代码是写在网页上面的,但是所用的框架是各个厂商一起努力用安卓的底层、安卓本身运行本地APP的框架来做的,用起来虽然说它不像本地APP那么完整、那么多功能、那么多界面,但是它包含主要功能的情况下用起来跟本地APP的体验很像,不会载入很长时间,我自己头一次接触也觉得很神奇,一年之内大部分应用都不用再下载了,除非是深度的玩家比如说你是豆瓣的豆友或者虎扑的网友,天天玩这种的,平时大部分的基本上都不用下载了,这个功能也是蛮神奇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