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新闻 > 形成习惯:如何让用户心甘情愿地留下来?
  • 形成习惯:如何让用户心甘情愿地留下来?

    时间:2018-04-25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

    注:为什么我们会习惯性的使用某个产品?这种习惯性到底是如何养成的?为什么曾经盛极一时的产品有些健康成长而有些只是昙花一现?让产品健康发展的企业是使用了什么秘诀让用户心甘情愿的留下,如何让用户形成习惯,欲罢不能的?

    文/必然

    对于好产品?你是如何定义的?是真正的解决用户问题?还是让用户不自觉的上瘾?

    坊间有不少大佬不同的定义,但是我还是比较认可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定义,对于他对好产品的定义,很多人都知道他说了句“用完就走”,但是很少人注意后边还有一句:“走了还会再回来”.

    好比大家都知道毛遂自荐,殊不知自荐之后的自刎,所以我们对知识的汲取的同时也应该慎重清洗。

    言归正传,接下来我们就来揭示哪些让用户习惯甚至上瘾的互联网产品服务背后的逻辑。

    一般情况下上瘾指的都是负面影响,是不好的;本文所说的上瘾就是形成习惯指的是——正向的能够改善人们生活的习惯。

    一、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我们下意识做出的举动,比如我每天早上起床自觉地去洗脸刷牙,坐地铁时无意识拿出装在口袋里的手机然后打开微信刷一刷朋友圈,这些动作都是在无意识下完成,完全不用经过大脑思考完成的事情。

    这些事情已经在我大脑中形成完整的习惯回路,即使我一时克制住自己不去拿手机,但是在自我不提防的时候就又会拿出手机,很明显我已经对手机上瘾。

    习惯的力量

    科学家发现依靠节食减肥的人们,两年内几乎无一例外身体又回归肥胖状态!为什么会这样呢?

    使人肥胖的原因就是日常的饮食习惯,而依靠节食减肥是想通过改变日常饮食习惯,也就是改掉旧习惯培养新习惯。但是培养新习惯的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就是旧习惯。

    研究表明:旧习惯根深蒂固,即使我们调整了自己的行为,大脑中的神经通路还是停留在以前的状态,随时都可能被激活。

    对企业来说想要打造习惯养成类产品,企业务必要考虑两个因素:

    • 使用频率,即行为多久发生一次;

    • 可感知的用途,即在用户心中,产品有哪些用途和好处。

    当一个事物使用的频率足够高,可感知的用户足够多,它依然进入人们的习惯区间,学生时代老师跟我们说养成一个习惯需要 28 天,其实这是错误的。

    研究发现:习惯养成的时间与行为的复杂程度和对于该用户而言的重要性有关,另外不同的习惯的使用频率多高的问题,并没有具体的定论,只能说频率越高,演变为习惯的可能性越大。

    二、为什么要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上瘾?

    (1)节约推广成本

    流量红利已经没有了,互联网人群渗透已经非常彻底,未来流量获取成本肯定越来越贵,而维系一个老用户的成本远低于获得一个新用户的成本,让一个用户长期留存养成习惯的策略无可厚非。

    (2)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一款产品都遵循着从萌芽期、到成长期,再到成熟期,最后会随着用户生命周期的结束,产品的生命周期也随之阵亡。所以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上瘾,无疑不是一种延长生命周期的方式之一。

    (3)提高用户付费意愿

    用户对某一产品形成习惯之后,他们对该产品的依懒性增强,随之对产品价格的敏感性随之降低。比如:游戏行业,免费开发共用户来玩,等用户上瘾,开发出付费才有的差异感,用户还是愿意为此掏腰包的,而真正受益却来自增值收费。

    (4)助力增长

    用户一旦越是频繁的使用某产品,越可能上瘾,那么上瘾的用户不断地从产品中获得惊喜,由于社交心理的需求他们会把这份喜悦传达给旁边的朋友,不费一兵一卒完成社交病毒传播。

    (5)形成竞争壁垒

    一旦某个产品能够让用户改变生活习惯,那么再用其他产品的几率就会很小。从这方面来看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越早侵占用户心智越好,这就是为什么后来者的好产品,不一定总能占据上风的原因。并不是新产品比现有产品略胜一筹,就可以让用户一见倾心。

    三、如何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上瘾?

    接来下运用运用上瘾模型(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深入介绍如何培养用户对你的产品形成习惯,上瘾模型简单易行但是效果极佳,能够促使用户把他们的需求和你的产品紧密的关联在一起,上瘾模型是推动用户对产品形成依赖的有效途径。

    1.触发

    触发就是提醒人们采取下一步的一个契机,习惯养成并不会凭空出现,只会逐渐形成。

    有些触发非常明显,比如:早上的闹钟。而有些触发是肉眼看不到的,它是深藏在人们的潜意识从而来影响人们的行为,比如:由于知识的焦虑感使你正在阅读本篇文章,触发可以激活某种行为,触发分为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