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万象 > 北京“高烧”不退迎“加长版”三伏
  • 北京“高烧”不退迎“加长版”三伏

    时间:2017-07-12  来源:  作者:

    中新网北京7月12日电(记者 尹力)近日高温成为京城天气舞台上当仁不让的“主角”。7月12日是农历“入伏”首日,北京在持续“高烧”中迎来加长版三伏天。当日京城仍处于高温黄色预警中,预计至14日,最高气温都将达到35℃以上。

    进入7月以来,京城频现高温日、雷雨天,气温高、湿度大让民众饱尝“桑拿”之苦。针对今年以来最强的一轮高温天气过程,北京市气象台于7月9日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后于11日更新发布预警称,预计至14日,北京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达35℃以上。

    连日来,“热”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根据最新气象预报,未来10天,中国中东部地区将迎来今年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高温天气,最强时段,预计全国高温面积可达364万平方公里,将覆盖21个省份。 2017年7月10日,游客冒酷暑游览天安门广场。当天北京迎来“上蒸下煮模式”,最高气温达到36度。北京气象台高温黄色预警仍在持续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017年7月10日,游客冒酷暑游览天安门广场。当天北京迎来“上蒸下煮模式”,最高气温达到36度。北京气象台高温黄色预警仍在持续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连日的高温预警之下,北京的热力也在不断升级。作为炎夏“始发站”,12日入伏的热度有增无减。当日接近11时,南郊观象台的气温已经达到32.4℃。最新数据显示,当日截至17时,全北京有43个气象观测站的最高气温已超过37℃。

    如此炎热的天气还将持续多久?最新气象预报显示,15日将有雷雨来京解暑,终结持续一周之久的高温天气,届时最高气温也将回落至32℃左右。

    5月25日,北京高温,行人在北京前门大街行走。当日,北京发布今夏首个高温预警,午后户外温度高达35度。 中新社发 熊然 摄资料图。 中新社发 熊然 摄

    “头伏饺子”是老北京的传统食俗。入伏当日,不少京城老字号推出新口味,让食客在头伏吃好还去暑气。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今年的头伏饺子除了传统馅料之外,还推出了牛肉凉瓜、鸡蛋苋菜、笋丁、香菜等“小清新”口味的新品。

    气象专家表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为“三伏”,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今年将迎来为期40天的“加长版”三伏,从7月12日开始,直至8月21日才算“出伏”。

    7月28日,中国多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数百中外游客前往朝阳公园海洋沙滩节在水中尽享夏日清凉。当日, 北京发布今夏第二个高温橙色预警。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民间盛传“入伏”之日是中药“贴敷”以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当日,北京部分大医院及全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开展了贴敷诊疗服务。中医专家提醒称,“三伏贴”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方法,民众需根据自身状况谨慎使用。(完)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