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万象 > “北京榜样”主题活动举行 首次揭晓十名“特别奖”人物
  • “北京榜样”主题活动举行 首次揭晓十名“特别奖”人物

    时间:2017-09-21  来源:  作者:
    “北京榜样”主题活动举行首次揭晓十名“特别奖”人物十名“2017北京榜样 城市副中心建设特别奖”获得者

    中新网9月21日电 20日晚,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的“闪亮的旗帜--城市副中心建设中的北京榜样”主题活动在通州潞城建设工地举行,北京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城市副中心建设施工单位、通州区负责人以及建筑工人代表等500余人参加。当天也正是全国第15个“公民道德宣传日”。

    据了解,北京副中心建设者胡宪章、白岩、金国红、陆春雷、杨海啸、杨金锋、刘文捷、朱文键、刘亚军、张杰荣获“2017北京榜样•城市副中心建设特别奖”。

    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助力支持城市副中心建设,深化“北京榜样”活动,展示工程建设者砥砺奋进、拼搏奉献的风采,推动形成“以拼搏为美,向行动致敬”的浓厚社会氛围,凝聚建设高水平城市副中心的精神力量。

    自2014年“北京榜样”活动在北京全市持续深入开展以来,这是组委会首次集中设立十名“特别奖”。选树的人物以工程建设中事迹突出、精神高尚、群众认可、影响广泛的先进建设者为评选对象,自下而上,层层举荐,最终评选产生,涵盖了多个专业和领域,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此次,荣获十名榜样人物的分别是:勇挑重担、身先士卒,善打硬仗,被称为“民工头”的北京城建集团副中心A1工程项目负责人胡宪章;匠心独具、挖掘展示副中心文化内涵、在建设工地发现确定汉代路县故城遗址,并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市文物研究所副中心考古工作队总指挥白岩;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传承大国工匠精神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中心整体外部形象和景观设计师金国红;发扬钉子精神、当好工程建设排头兵、舍小家顾大家的副中心工程建设办房建工程一部负责人陆春雷;用责任担当和智慧书写速度与激情、创下“三天半一层”神奇速度的北京住总集团副中心A3A4工程项目负责人杨海啸;开创建筑行业安全培训新模式、为工人安全施工撑起“保护伞”的北京天恒建设工程公司副中心工程安全体验培训中心负责人杨金锋;打造智慧城市、为副中心工程建设插上信息化翅膀的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行政办公区一期智能化设计技术总负责人刘文捷;巾帼不让须眉、敢打必胜,屡创施工第一的北京建工集团副中心A2项目总工程师朱文键;秉持绿色施工理念、创新方法手段、降尘减排守望蓝天的中建一局副中心B1B2工程负责人刘亚军;情暖民心,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让棚改成为惠民工程的北京新奥集团通州分公司潞城镇棚户区改造项目负责人张杰。

    在活动现场采用播放人物短片、访谈、颁奖嘉宾为获奖人颁奖等形式依次展示了10位特别奖榜样人物的事迹,其间穿插文艺节目表演。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曹一楠、聂一菁和副中心C1项目技术负责人、中建一局的杨宝淇共同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一曲曲劳动颂歌的传唱,一幅幅劳动场景的展示,让人触摸到了城市副中心建设的脉搏,感受到了建设者之美。副中心5名建筑工人表演的小合唱《咱们工人有力量》触发全场工人齐唱,震撼人心,焕发出建设者排山倒海的力量。歌手汪正正一首《自豪的建设者》,表现出副中心建设者的劳动激情、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感染了现场每一个人。相声演员金霏、陈曦以一段风趣幽默的《我爱北京》,说出了建设者情系副中心,背井离乡,离开亲人,挥洒汗水无怨无悔的崇高情怀。诗词作家李舰波为活动创作了主题诗《我为北京添光彩》,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任志宏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李莉深情朗诵,字字如擂鼓击响,表达了副中心广大建设者向行动致敬,以岗位出彩、人生出彩、事业出彩助推副中心建设更加出彩的心声。

    最后,当10名获奖人物容光焕发地走上舞台,接受“北京榜样”上榜人物童松、张晓艳、张佳鑫、欧阳继华、李光武、许泽玮、高凤林、孔令俊、程刚、陈文森颁奖时,全场气氛再次达到高潮。空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独唱演员珊瑚献上主题歌《北京榜样》,声情并茂的演唱完美演绎榜样精神,台上台下唱响同一首歌,共同向榜样致敬。据悉此次主题活动将于近期在北京电视台播出。

    首都文明办办主任滕盛萍首都文明办办主任滕盛萍

    简要事迹

    为出精品打硬仗 精雕绿色“副中心”

    胡宪章,男,1970年11月出生,北京城建集团副中心A1工程项目负责人。

    两次组织建设市委大楼、打造诸多精品工程的胡宪章再创奇迹,率队在冬季用100天完成副中心近32万平方米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且一次性通过“全国建筑业绿色示范工程”验收。

    文保首期有突破 入选十大新发现

    白岩,女,1969年11月出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中心考古工作队总指挥。

    白岩集全国考古力量圆满完成副中心文保首期任务;发掘战国以来各类遗址千余座,文物万余件。她率队在潞城镇发现并确定了汉代路县故城的位置和范围,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5+2”又“白加黑” 协调管理建奇功

    陆春雷,男,1976年4月出生,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工程一部部长。

    “5+2”、“白加黑”是他的家常便饭;陆春雷强化管理,协调设计、总包、监理、勘察等各方会议达700余次,确保行政办公区各工程进度节奏分明有条不紊,按工期节点顺利完成。

    在纷繁中寻佳径 于细微处见匠心

    金国红,男,1972年10月出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中心整体外部形象和景观设计师金国红。

    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设计涵盖城市、建筑、幕墙、景观、照明乃至道路空间公共设施等,项目异常繁杂;经金国红整体统筹多项创新,多家设计单位统一标准协调互动,大大提升了设计效率。

    天下大事成于细 智能工地树典范

    杨海啸,男,1976年1月出生,北京住总集团副中心A3A4工程项目负责人杨海啸。

    杨海啸对项目实施管理智能化,现场配备监控机器人,建设PC端驾驶舱及移动端手机APP,安装在线扬尘实时监测系统、塔吊群塔安全控制、混凝土罐车GIS定位等;智能工地成全国典范。

    智能建筑见智慧 政务环境称一流

    刘文捷,女,1970年2月出生,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副中心一期智能化设计技术总负责人刘文捷。

    刘文捷在行政办公区智能化设计中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使智能化系统具备整体性、先进性、可靠性、集约化、可扩展性等,该规划设计创造了国际一流的智慧政务环境。

    技术管理一条龙 多项成果创第一

    朱文键,女,1967年12月出生,北京建工集团副中心A2项目总工程师。

    朱文键率团队积极运用BIM三维交底、建筑构件“二维码”身份验证、全面推广使用工程助手手机APP等新技术手段, 形成了“一条龙”管理模式;使A2工程成为样板,屡创第一,获多项荣誉。

    十五昼夜开先河 “一局先锋”无先例

    刘亚军,男,1974年1月出生,中国建筑一局集团副中心项目经理。

    刘亚军进驻B1B2工程现场后连续十五昼夜研讨出最优施工方案,为后期施工赢得时间做足准备。该项目一路领先,提前20天封顶,获诸多奖项;被中建一局史无前例地授予“一局先锋”称号。

    安全培训新模式 撑起生命“保护伞”

    杨金锋,女,1978年10月出生,北京天恒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副中心工程安全体验培训中心负责人。

    开创安全教育体验式培训的杨金锋,运用模块化菜单式搭建和“互联网+安全体验”的新模式,主持建设了副中心工程安全体验培训中心;如今体验式培训已在全国建筑领域遍地开花。

    一把尺子量到底 阳光拆迁创纪录

    张杰,男,1982年9月出生,北京新奥集团通州分公司潞城镇棚户区改造项目负责人。

    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阳光沟通机制,张杰在19天内让9平方公里10个村的近万村民都在拆迁奖励期内完成了住宅和大田签约,实现住宅和大田签约的“双百”新纪录。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