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万象 > 在西安,尖端军工技术遇到了民间需求
  • 在西安,尖端军工技术遇到了民间需求

    时间:2019-04-11  来源:中工网  作者:

    中工网4月10日西安电(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毛浓曦)当尖端的军工技术遇到民间生活需求,会发生什么?今天在西安半坡国际艺术区举行的2018陕西省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竞赛颁奖盛典给出的答案是:都是你想不到的千奇百怪、超级好玩!

    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与陕西味司农食品管理运营公司携手研制的“鲜食现煮自动贩卖机”――一个带有多个窗口、操作屏的“大冰箱”,输入名称,只需120秒,热气腾腾的面条、米粉或者是饺子即从窗口送出。实际上,这就是一个适宜放在超市、广场、街头的“热蒸现卖”的机器人。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发明的“小型六足放生无人平台”活像一只小狗,可以识别各种环境,实现爬坡、过草地、越沙漠、上下台阶、穿过砖瓦乱放的复杂地形,毫无疑问最宜替代人和警犬到危险、狭小空间去执行任务。“外骨骼助力机器人”,是中国兵器集团202研究所研制的“机器外衣”。这件可以穿在身上的23.6公斤的“骨骼”,可大幅提高人的负重、运动、耐久能力,保护骨骼和肌肉,在抢险、消防、搬运、助老助残、康复等方面有着广阔应用空间。“它能够承载50公斤行李,平地行走达到每小时4公里,可以灵活地行走、下蹲、起立、站立。“我们正在研制的新一代产品可以把自重降到15公斤。”还有一项名为磁共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的技术,可以让汽车、无人机、手机在运动中充电;一个“游泳机器人”,穿上后,即便你根本不会游泳,它也能让你在水上遨游;一款小到可以放在掌上的“迷你制冷压缩机”,实现了“小身材、大冷量”的技术突破,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改善未来生活的想象……这些超级好玩的家伙,多达近百。

    这项赛事由陕西省国防工会主办、中国兵器工业第205研究所工会承办,自2018年10月1日启动以来,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浙江、陕西的300多个企业、团队积极参与,实力比拼。此次大赛尤其在新概念武器和光电创意创新技术方面收到大量项目。如,军民两用无人平台技术、产品;无人平台载荷应用技术;无人平台外围设备及技术;生物仿真无人器及机器人技术、产品;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军民两用技术在大赛中亮点不断。

    3月19日,2018陕西省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竞赛在西安决出团队(个人)组十六强和企业组十六强。3月28日,陕西省国防工会发出表彰决定,授予“珍贵文物局部隔振装置”等6个项目,团队组一、二、三等奖;授予“多生物特征身份识别仪C100”等6个项目,企业组一、二、三等奖;授予“适用于无人平台的察打一体系统”等20个项目最佳创意奖,授予“全向探测高清度反无人机系统”等41个项目优秀奖,授予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等6家单位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据大赛组委会成员杨小龙介绍,上海瑞力资本将与陕西省军民融合众创空间合作,拟设立一支规模为5亿元的基金,投资科技创新项目;大赛获奖项目将由广发证券投资银行(西安)、广发证券军民融合基金和陕西省院所基金牵头负责投融资支持;由陕西省军民融合众创空间牵头负责产品推荐、成果落地转化,产品销售等服务。

    4月10日举行的颁奖典礼,对这些获奖项目和单位进行了表彰。陕西省总工会副主席(兼)、陕西省国防工会主席吴志毅说:“全省各军工企事业单位要不断深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职工,以能力建设提升职工,以竞赛平台成就职工,通过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助推全省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以追赶超越的新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